春华秋实,大江南北,稻谷飘香,秋粮满仓。今年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希望的田野上,一列列“粮龙”驰骋而过,为秋粮运输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紧密对接粮食运输需求,科学安排运输计划,加强运力保障,优先组织安排运输,千方百计服务国计民生,为端牢“中国饭碗”、守好“大国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铁动力”。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在粮食这类大宗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畅通道保运输,助力端牢“中国饭碗”。铁路部门结合粮食运输特点,充分发挥全国铁路“一张网”“一盘棋”优势,在保障运能、强化联动、加速装卸上出实招,大幅提升粮食运输效率;积极推广“散粮入箱”运输方案,采用集装化运输模式,降低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湿损及污染风险。
——挖潜能提效率,绘就最美丰收画卷。在徐州,铁路部门创新采用开顶式集装箱运输新方式,在集装箱顶部设立可以自动控制的滑盖,并配备伸缩溜筒,粮食装车做到零污染、零损耗,减少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在大同,铁路物流中心营销人员加强走访,积极向粮食企业宣传铁路优惠政策,深入生产一线细致调研,量身制订最佳装车运输方案;在武汉,铁路物流中心驻马店营业部通过提供优惠运价、降低物流成本、破解装运难题等“一条龙”服务,开展粮食增运攻坚。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彰显了中国铁路的责任担当,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铁路不仅是物资流通的桥梁,还是脱贫地区蜕变的催化剂。
宁夏原州,万亩冷凉蔬菜示范项目和“百美村庄”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多元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消费帮扶的典范。
河南栾川,“无轨站”通过公铁接驳方式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铁路小镇”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栾川印象”品牌享誉全国。
陕西勉县,铁路部门助力发展种植养殖、茶旅融合等示范产业,打造乡村列车服务品牌,组织开行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利用中欧班列将农产品远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帮助秦巴山区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新疆和田,铁路助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产业;发挥铁路行业优势,组织铁路旅游援疆行动,开行“京和号”旅游列车、中欧班列等,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泰宁,昌福铁路穿境而过,铁路部门通过组织“百趟专列进泰宁”等活动,推动当地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以“铁动脉”“铁力量”“铁担当”为帮扶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铁路部门把脱贫地区铁路建设作为主战场,着力提升铁路网通达性、均衡性、可及性,为促进脱贫地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少边及脱贫地区铁路建设投资达4.9万亿元,累计投产新线4.97万公里,140多个脱贫县结束了不通铁路历史,目前铁路网+无轨站已惠及760多个脱贫县。
高标准优化运输服务。田野山间,公益性“慢火车”不仅满足着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传递着温暖与希望,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它成为展销特产和文化表演的舞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铁路部门创新实施“精准运输+公益性‘慢火车’+旅游帮扶”的运输帮扶模式,持续提升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质量,用心打造“乡村振兴列车”服务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发送脱贫地区旅客9.9亿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路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3亿元,精准实施1000余个帮扶项目,帮助培训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人才等13万余人次。
来源:人民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