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场巨变悄然而至。
1991年8月19日,苏联人发现,所有电视频道突然中断,改播《天鹅湖》。无数手持伏特加酒杯的手僵住了:出大事了。
《天鹅湖》,在前苏联,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隐喻。
是的,就这那一天,苏联政变了。
8月19日凌晨,苏联国防部长办公室的灯光没有熄灭过,亚佐夫元帅一夜未眠。按照他的的命令,当天清晨,坎捷米罗卡师的一个坦克团、塔曼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团、图拉空降师的一部分,以及其他小股部队,进入首都莫斯科,随即接管了电视中心,塔斯社、政府大楼、电报电话局等重要目标。
天蒙蒙亮,雾气弥漫,大批坦克、装甲车和满载士兵的重型卡车迟缓地向市中心挺进,履带沉重地碾轧着路面,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随即,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世界: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不能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
苏联红军再一次插手了内政。
这一次,他们执行的是“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目的是挽狂澜于将倾,保红旗不倒。之前,在克格勃ABC秘密据点,被戈尔巴乔夫解职的8个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
8月18日,亚佐夫率领三名军官冲进戈尔巴乔夫的别墅,宣布暂时停止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权力,同时将其软禁。
但亚佐夫的心情是复杂的。
之前,因19岁的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小飞机,穿越了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苏联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导致时任苏联国防部长被解职,二战老兵亚佐夫接任了国防部长。他运气不好,两年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发生骚乱,亚佐夫派兵驱散,造成流血事件,军队成了替罪羊,亚佐夫饱受指责。
这一次,历史又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实,苏联红军干预内政建立和扶植亲苏政权是有传统的,不稀奇。上世纪50、60、70年代,军队先后受命出兵,平息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入侵阿富汗等等。
但这次不一样,莫斯科是首都,他们面对的是说着俄语、喝着伏特加的自己的同胞。向同胞开枪,会是什么后果?亚佐夫和军方不敢想象。尽管亚纳耶夫告诉他们,对国家崩溃的政策愤怒到极点的人民,会兴高采烈地迎接出现在首都街头的军队,形形色色的民主派都将溜走,在人民、党和共青团积极分子以及军队的热烈支持下,祖国获得拯救。
但8月19日一整天,莫斯科是平静的,尽管苏联红军拉起了警戒线。
剧本没有按亚纳耶夫的设想上演,莫斯科市民们没有兴高采烈夹道欢迎军队。
市民们走上前质问士兵:“你们跑到城里来干什么?”、“你们拿着枪干什么?是不是想要开枪?”
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举着一个纸牌,上面写着“孩子们回家去”,落款是“战士母亲协会”。
有位老太太质问一位在街头的年轻士兵:“你到这里来,你告诉你妈妈了吗?你妈妈知不知道?”
临近上午11点,坦克、装甲车和空降兵部队已占领接近白宫的要地。白宫是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所在地,叶利钦已从居所驱车到达这里。政变分子没有对他采取任何行动,通信也没有中断,只是派了些人跟踪他。
中午,叶利钦走出白宫,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上一辆坦克,向市民和军人发起了演讲,号召莫斯科市民聚集到白宫周围抵制政变。在演讲中,叶利钦多次使用“军政府”一词,士兵和军官们汗颜了,因为“军政府”这个称呼对军人是带侮辱性的,等同于叛乱。
这时候,亚佐夫元帅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不断向下属命令:“不容许发生流血。”
因为在保卫白宫的人群里有妇女、儿童和老人。
到了下午,形势明朗了,苏联红军站到了保卫白宫的一边,尽管“紧急状态委员会”多次催促亚佐夫下令采取行动,驱散白宫前的人群。但他不想成为人民的敌人,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
“我不能派小伙子们去对付那些醉醺醺的人。”
“告诉他(克留奇科夫),军队不再玩这个游戏了。”
8月20日,俄罗斯议会大厦前聚集了数万群众,他们构筑了堡垒,誓死保卫议会,莫斯科市民的抗议声掩盖了坦克的轰鸣声。
两天后,苏联红军撤出了莫斯科。
随后,戈尔巴乔夫联手叶利钦加快改革,宣布苏联共产党为非法组织。
四个月后,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落下,代之以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
2004年,亚佐夫80岁生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给他授勋。普京说:亚佐夫当年保持克制,不向人民开枪,是苏联红军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