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田立德研究员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发表论文“A reconstructed PDO history from an ice core isotope record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4-00814-y)。文章针对青藏高原内陆冰芯定年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利用了频率分解的方法,通过对比冰芯同位素记录与南方涛动指数(ENSO Index)时间序列精确对比,建立了冰芯δ18O记录的过去300多年来年际尺度高分辨率时间序列(1677-2011 CE)。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在过去三个世纪的频率变化,揭示了PDO内部频率向高频转移。同时,文章提出厄尔尼诺事件频数的增加是导致羌塘冰芯δ18O在过去一个世纪剧烈上升的主要原因。冰芯中保存的氧同位素(δ18O)可以作为过去气候变化或大气环流变化的自然指标。青藏高原冰芯研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精确定年的困难,阻碍了从冰芯保存的气候档案中检索气候信息。冰芯定年常用的方法是数年层法,然而,包括羌塘冰芯在内的大部分内陆冰芯,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冰芯积累过程中的δ18O信号没有明显的季节频率,给利用数年层法精准定年造成了困难,到目前为止,年际分辨率的冰芯定年结果依然难以实现,阻碍了对冰芯δ18O记录的解释。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对羌塘冰芯前50米δ18O深度序列(D1-D5)进行频谱分析,利用多窗谱分析法(MTM)识别δ18O深度序列所记录的三种重要信号模态:ENSO模态、两年模态和一年模态,其中,ENSO模态表示冰芯记录的ENSO周期信号,两年模态和一年模态为冰芯积累过程中的δ18O信号的两年周期和一年周期。接着,该研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提取三模态对应的本征模态函数(IMFs):ENSO模态(IMF2)、两年模态(IMF3)、一年模态(IFM4)。该研究的定年方法是将冰芯三种模态信号与ENSO Index进行极值匹配,从而将冰芯δ18O深度序列转换为时间序列。冰芯ENSO模态(IMF2)与ENSO Index在频率波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图1),通过调整ENSO Index时间间隔,可以确定冰芯年层的对应样品。利用该定年方法,确定了羌塘冰芯0-50米的335年δ18O高分辨率时间序列。该研究通过提取羌塘冰芯δ18O序列(1677-2011 CE)的25-35年滤波和50-70年滤波,重建了PDO在过去三个世纪的频率变化(图2a)。对PDO重建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在1900左右气候发生突变。在1700-1900年期间,50-70年的周期性占主导地位,而在1900年以后,25-35年的周期性更为活跃(图2b)。PDO在过去三个世纪展现出一个明显的频移。这种频率的转变被认为与全球变暖有关,海洋分层加强,罗斯贝波加速,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向高频转移。云南大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世杰为论文第一作者,田立德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1144,42271143)、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B40000000)和云南省科技厅(202201BF070001-021)等项目的共同资助。论文信息:Shijie Li,Lide Tian,Zhongyin Cai,Di Wang,Lili Shao,Xiaoyi Yang,Shangjie Wang,Feng Liu,Pengbin Liang.2024.A reconstructed PDO history from an ice core isotope record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https://doi.org/10.1038/s41612-024-00814-y)
图1羌塘冰芯D1区间匹配定年。δ18O深度序列(a,灰线)及其对应的三个模态:一年模态(b)、两年模态(c)、ENSO模态(d)以及ENSO Index(e),红色线(a)为D1区间的定年结果。
图2本文PDO重建序列(1677-2011 CE)与其它PDO重建序列的对比(a);PDO重建序列小波分析(b);PDO重建序列与器测PDO序列的对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