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讨会
10月30日上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王春林,《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四川省作协名誉副主席马平、贺小晴,巴金文学院负责人干海兵及原院长赵智,四川省作协创研室办公室主任徐良,四川省评论家协会顾问、评论家刘火,四川省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白浩,《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刘小波,《民族》杂志社编辑熊理博,以及乐山市、崇州市、都江堰市、绵阳市作协负责人等40多位文学界、评论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齐聚四川省文化馆,就绵阳市安州区文化馆安昌河长篇系列小说“信仰三部曲”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创作特色等展开深入探讨。到会专家一致认为,“信仰三部曲”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卓越,更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上达到了新高度,展现了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为四川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当日,《中国新闻网》《搜狐网》《封面新闻》《四川在线》《四川画报》《红星新闻》等数十家媒体对研讨会进行专题报道。
二
作者介绍
安昌河,本名何长安,男,汉族,四川绵阳安州区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13期高研班毕业,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现就职于绵阳市安州区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学辅导和民俗文化研究。在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活中,发表和出版了近500万字的文学作品,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我将不朽》《亡者书》《断裂带》以及短篇小说集《忧伤的西瓜》等,取得了突出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安昌河是四川省创作势头强劲的青年作家之一,他的创作自成风格,声誉日著,已引起当代文学批评界的关注。
长篇小说是文学之重器,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文学记录的是历史,书写的是人民,彰显的是精神。当前正是新时代文学蓬勃发展和锐意攀登的历史新阶段,厚积薄发的“信仰三部曲”无疑是新时代文学的精品力作,也是当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文学实践的一部分。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苦难深重的农民、新中国成立前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年代进城的青年男女为对象,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独属于作者的“爱城—土镇—秦村”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信仰与理想的深情呼唤,展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中人性光辉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悟。
三
名家评论
安昌河“信仰三部曲”于今年4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刘小波随即在《四川观察》发表《信仰的发生、丧失与重建——评安昌河“信仰三部曲”》评论文章,现全文转载如下:
信仰的发生、丧失与重建——评安昌河“信仰三部曲”|
刘小波
作家安昌河的“信仰三部曲”是一部主题多元而宏大的作品,既是一部蜀地乡土史,也是一部百年中国史;无论是主题上对历史的记录、对乡土的呈现、对人性的剖析,还是技法层面各种叙事手段的延续与开拓,都显示出作家自我超越和突破。尤其是直指信仰这一问题,书写用生命捍卫信仰的故事及信仰丧失与重建的问题,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
“信仰三部曲”由《千日旱》《血与骨》《山桃红》构成,3部作品时间偶有重叠,但大体上分别对应不同的历史时段,构成百年中国历史书写这一宏大的主题。
《千日旱》讲述革命前的暗夜,以佃户安子谦的遭际为主线,串起村民、财主、军阀、乡绅、帮派成员、革命者等各色人等的命运。作品书写蜀地乡村,再现20世纪四川盆地那场干旱引发的灾难,对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惨状进行了细致刻画,倒叙了革命者与反动势力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也为革命者的出场进行了铺叙。到小说快结尾时,革命者才出现,安子谦苦苦找寻的女儿若兰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血与骨》主要描绘土地革命时期,土镇青年安辰极如何领导一群志向远大的青年,为推翻反革命政权而英勇斗争的历程。在革命遭受挫折后,安辰极依然坚守信仰,为理想英勇献身。一方面是对父辈的回溯,另一方面是对革命先烈的重构,对如何走上革命这条道路进行了详细呈现。
《山桃红》以“我”的视角回溯父辈、童年生活及逝去的大半生,时间上对应改革开放以来直到当下这半个世纪的历程。这部分充分描写了经济变革浪潮中个体命运的沉浮,兼及个体与家庭的冲突与和解,个人与时代的抗争。
三部曲着重探讨信仰的问题。
《千日旱》描写了两种信仰。普通人的信仰是辛勤劳作,是活着,安子谦一直坚韧地活着,一次次见证死亡,家人、族人、同村人,还有无数陌生人。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下,社会变成人间地狱,持续的干旱让村里人外出逃荒,仅留下几位老人。在堪比地狱的极端条件下,安子谦依然活着。小说强调的是,此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坚韧与活着的信仰。
还有一类是革命者的信仰,小说后面出现了革命者形象,他们为信仰无惧生死。这部分主要讲述革命者撒下信仰种子的意义。安若兰的革命经历,基本都是由他人讲述,直到小说结尾,负伤的她回到老家,可以想见她所经历的苦难,她用生命捍卫了信仰。
《血与骨》继续书写革命者的信仰。这是小说对信仰阐释最为集中化的部分。安辰极是一个衣食无忧、拥有万贯家财的人,却走上了革命之路。在革命初创期,因为对反动势力估计不足,加上叛徒出卖,安辰极领导的暴动失败,大量革命者牺牲。虽然失败,但安辰极没有投降,用生命捍卫信仰,在受刑中进一步宣扬革命理想,影响了更多人走上革命道路。
小说用大量篇幅书写为让安辰极活命所采取的各种努力,但最终他选择了牺牲,以此捍卫信仰。最后的呼应是开棺验尸,验证了安辰极的牺牲就是历史的真相,所有谣言不攻自破。对安氏家族的书写,尤其是对祖辈发家史的描写,也已暗含对道义坚守、对信仰的笃定认同。
《山桃红》也写到基本的生存信仰,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生命总是能延续下去。不过,《山桃红》中信仰的含义更广,既指向正义与公平,做人的尊崇和骄傲,对生活的虔诚等,也包括如何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抽象问题。无论是叙述者“我”,还是桃、红、树、弯刀、蓉等其他人,都面临这一严峻的问题。
小说下部以纪录片的形式,冷峻拍生活原本的面目。不过,在这一部分,侧重书写的是信仰的丧失,各种欲望合力摧毁信仰,经济大潮下,物欲、情欲、权欲涌来,黑恶势力等的出场只是将这种信仰的丧失具象化了,还有更多的是隐藏式的。当把这些人的行为和前两部中的革命者联系起来,堕落变得更显而易见,信仰的重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信仰是作家着力书写的主题,但作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也彰显出作家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小说涵盖对历史真相的打捞,对革命精神的回溯,对如何传承这份精神的深度思考。
“信仰三部曲”书写革命,更多的还是书写革命精神如何传承与弘扬的问题,《血与骨》和《山桃红》都关涉当下的信仰问题。《血与骨》中,作家反复书写各种祭祀悼念活动,并精细刻画场面,革命精神的传承不只是程序上的,更多还应是内心的认同与实践的对标。
整体而言,三部曲采用双线并行的模式,历史和当下交织,历史与当下的有效互文,烈士陵园的迁建,工业园区的建设等事件频频出现在小说中。为一条路的命名争执,究竟是真正的纪念和缅怀,还是在争夺消费历史,消费英雄的利益?安昌河的写作保持着高度的反思。
安昌河的创作技法可圈可点。小说中处处充满着隐喻,《千日旱》中那头自始至终都在村里盘旋的野猪,甚至文本还有野猪的视角,一个村子仅剩下一个老人和一头野猪。小说结束时,安子谦设计烧死野猪,取得“人猪”较量的胜利,但并没得到预想的野猪肉食粮。还有,最后要錾刻的那块石碑也有隐喻性。
小说视角选择很特别,《千日旱》有动物视角和作家视角。《血与骨》的叙述者有“我”,还有另外一位人物“安昌河”,但小说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全知视角在讲述。历史的谜团愈演愈烈,最终真相浮出就更有震撼效果了。《山桃红》的视角同样如此,既有作家本人,也有叙述者“我”,还有另外一个作家树,以及作为《爱城表演》的导演何山的“我”。
作家将独特的历史观融进小说,区分了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历史。安昌河在这部小说中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很多革命经过进行了还原。对很多历史事件,没有过多描述,只是原文摘录《土镇工农革命军春荒暴动纪实》的内容。小说书写安辰极、安重根两代英雄的故事,但大量卷进英雄后代的家务事,如“我”的暴力让儿子腿受伤了,在国外治疗时接受“逃兵”的资助,让英雄内心蒙羞。
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安辰极假死,成为利益交换的筹码。在多方势力的合谋下,以替身的形式偷换出来,而且用上“种痣”这样的古法。到最后,不止是英雄们早已被深埋地下,子辈也都陷入昏迷,孙辈们面对这些往事,又该做出何种判断?小说多个地方将所寻找的事情真相当作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没有所谓细节的真相的,但英雄与先烈是真实的,不容任何玷污与质疑。
作家一直努力打捞历史的真相。《血与骨》中,革命者后辈对那场暴动各执一词,都拿出大量证据,却都无法说服对方。真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小说中的安昌河是作为一个搅局者的存在,他并不是叙述者“我”,而是作为一位作家,一个旁观者,一位见证者而存在。他对历史提出诸多质疑,并以文字形式呈现。正是他的存在,对真相不断探寻,最终才让真相得以浮现。
这部分对安辰极如何走上革命之路进行了详尽书写,包括最初所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早期的地下革命工作,再到拉起队伍,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心路历程,包括所犯的错,多次遇险与脱险,最后暴动失败被捕,一次次面临酷刑折磨,小说对此有极为细节化的呈现。
《血与骨》有两条相交织的叙事线,一条是革命史,另一条是当下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另外一条线是后辈对历史真相的找寻,各种谣言纷飞。
安辰极被捕后,小说转向琐屑化的书写,各方势力在准备着一场巨大的交易。他们找到替身李马,做好一切准备。但安辰极还是选择赴死,最终开棺验尸,DNA比对,确定是安辰极,一切谣言不攻自破。安辰极用生命捍卫信仰,并一直影响到当下,成为后辈引以为傲的英雄。
信仰与背叛,民族大义与儿女私情交织,时代的裂变映照着信仰的发生、消失与重建。安昌河之前已出版相当数量的小说,建构他的独特文学世界,主题上多少也有重叠与延续,但这些创作似乎都是在为这部作品积攒力量。“信仰三部曲”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新的开始。无论是写乡土,讲历史,还是描摹当下,这部作品都已开启新的篇章。
四
图书推荐
“信仰三部曲”(《血与骨》《千日旱》《山桃红》)
作者:安昌河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供 稿:《四川群文》编辑部办公室 理论和文学研究中心
编 辑:李 婷
校 对:《四川群文》编辑部办公室
审 核:涂 佳 熊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