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沙汀文脉,繁荣文学创作——安昌河“信仰三部曲”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政务   2024-10-30 20:05   四川  


2024年10月30日上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昌河长篇小说《千日旱》《血与骨》《山桃红》(以下简称“信仰三部曲”)作品研讨会在四川省文化馆举行。本次活动以“赓续沙汀文脉,繁荣文学创作”为主题,由四川省文化馆、四川省作协创研室、巴金文学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宣传部、绵阳市安州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绵阳市安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绵阳市安州区文化馆具体执行。来自文学界、评论界、出版界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共聚一堂,就“信仰三部曲”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创作特色等展开深入探讨。

四川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吕骑铧,中共绵阳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张学民,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温芬,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熊强,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兰,绵阳市安州区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浩,绵阳市安州区文化馆馆长石薇,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四川扬天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刚虹(作家沙汀之女)等领导嘉宾出席研讨会。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王春林,《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宋嵩,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马平,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贺小晴,巴金文学院原院长赵智,巴金文学院负责人干海兵,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办公室主任冯良,四川省评论家协会顾问、评论家刘火,四川省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白浩,《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刘小波,《民族》杂志社编辑熊理博,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林雪儿,崇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杨虎,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主席黎明泰,成都市新都区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冯飞,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任继红,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资富,《剑南文学》编辑张玉博,绵阳市安州区文联主席宋玲,绵阳市安州区文联专职副主席张敏,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与艺术出版中心主任王其进等专家学者围绕作品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长篇小说是文学之重器,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文学记录的是历史,书写的是人民,彰显的是精神。当前正是新时代文学蓬勃发展和锐意攀登的历史新阶段,厚积薄发的“信仰三部曲”无疑是新时代文学的精品力作,也是当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文学实践的一部分。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苦难深重的农民、新中国成立前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年代进城的青年男女为对象,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独属于作者的“爱城—土镇—秦村”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信仰与理想的深情呼唤,展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中人性光辉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悟。

研讨会由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兰主持,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温芬致欢迎词,认为安昌河是一位有追求、有水平的作家,他的作品深扎绵州大地,仰望灿烂星空,关注人民的悲欢离合。

四川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吕骑铧在致辞中表示,安州是安心之地,既有古海遗珠,又有古刹遗存,同时是沙汀的新乡,安昌河的梦乡。群众文学最富生命力,安昌河的作品是典型代表,“信仰三部曲”非常接地气,深受大众喜爱。他指出,群众文学是群众文化的核心,是群众文艺的灵魂,群众文艺创作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一切创作从群众出发、一切创作为了群众。他强调,各级文化馆要完善群众文艺工作机制,发挥群众文艺机构引领作用,健全群众文艺创作机制,建立专业文艺帮扶机制,加强群众文艺宣传推广。

王春林指出,“信仰三部曲”是相对独立的三部作品,并从人性、审美、历史三个角度展开叙述。这三部作品让我联想到中国作家阎连科的《年月日》、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和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信仰三部曲”既是写实的,又是寓言的,包含着浓烈的抽象色彩,书写了信仰与人性的纠葛与冲突,交织着善与恶的思考,是具有相当思想艺术高度的文学作品。

陈涛作为安昌河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的班主任,一直关注安昌河的创作。安昌河是一位从底层成长起来的作家,曾经挖过煤、卖过豆腐,曾经苦难的生活都成了他的创作营养。安昌河是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的代表作家,他像一个魔法师,不断为我们带来文学的丰富可能。《山桃红》中,他聚焦三个家庭,借以三个孩童的成长,生动呈现着转型期社会图景下,个体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解读现实,面对欲望,安放内心,从而最终完成理想的坚持与温情的守望。

岳雯认为,四川有极其宝贵、纷繁复杂的文学素材,安昌河是其中的受益者,《血与骨》思辨力量最强,叙事有推动力,以两条线索展现了传统和现代中的挣扎。安昌河对历史提出了新的思考,不加怀疑的信仰是虚无的,敢于怀疑才能确定信仰的有效性。《千日旱》创设了一个真切的现实主义情景,但主要表达的是人怎么去处理善和恶的问题,这让我想起赛珍珠说的:“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他们知道屈服,他们在大风来临之时躬身,但他们永不毁灭。”《山桃红》讲的是人性,通过人物视角的转换体现出人性的复杂,构成了一部人性善恶的交响曲。在“信仰三部曲”中,安昌河尝试了不同的叙事手法,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

宋嵩认为,“信仰三部曲”中写得最好的是《血与骨》,塑造一个生动坏人很容易,塑造一个让人信服的好人很难。安昌河塑造的安辰极这个英雄和传统的英雄不一样,是一个有缺陷的英雄,这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杂文《战士和苍蝇》:“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用这句话概括《血与骨》是非常恰当的。

马平通过安昌河的名字、安昌河的手艺、安昌河的标识三个方面评价了安昌河的作品。安昌河以一条河流为名,显示出他的气度和极具生命力的创作野心。安昌河是技艺高超的手艺人,善于放大料,出力作。这些年文学界讨论川派小说的声音不绝于耳,安昌河始终是川派小说的一个标识。

赵智在发言中表示,安昌河是巴金文学院的签约作家,其创作历程离不开巴金文学院的助力,也为巴金文学院争得了荣誉。四川有非常强大的乡土文学传统,安昌河心里有一股精气神,在赓续沙汀文脉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探索与突破。“信仰三部曲”的问世是本年度四川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

干海兵表示,安昌河在邮票大的故乡里耕耘出三部重磅力作,是一个有写作理想或者说有写作野心的人,他的写作并不是取悦于读者,而是传递一种思考。通过这些载体,在混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一种雄厚的气魄。

刘火认为,“信仰三部曲”是史诗级的作品,三部作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叙事角度,《山桃红》是一种成长叙事,代表着向往;《千日旱》是一种灾难叙事,代表着怀疑;《血与骨》是一种革命叙事,代表着坚定。

白浩认为,安昌河的作品圆润成熟,创作生命充满了可能性,值得期待。《血与骨》《千日旱》具有传奇性,是对历史的重塑。《山桃红》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作品后半部分的深邃思考是建立在丰富生活的基础上的,是对国民性、民族性的深切反思。

刘小波认为,《血与骨》写的是信仰的发生,是革命的信仰,《山桃红》写的是信仰的丧失,是生活的信仰,《千日旱》写的是信仰的重建,是生存的信仰。安昌河是一个反思性很强的作家,革命精神的传承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安昌河在挑战读者的阅读难度,他设置了悬念,张力和震撼效果逐渐凸显。他的写作有自己个性化的印记,之前的作品都是在为这三部曲积蓄力量。

绵阳师范学院教授、评论家郭名华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山桃红》的笔法和以往相比,更为洗练,小说采取了悬念的写法,故事情节很抓人,有着很高的叙事技巧。

林雪儿、黎民泰、任继红、李资富四位作家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林雪儿认为,《千日旱》写出了土地上的良心和村庄的魂,作者通过安子谦这个人物展现了一个村庄的信仰。黎民泰认为,安昌河将自己的写作与民间文化进行了融合,又有自己的风格,他的故事源于他的血液,他的家乡。任继红认为,“信仰三部曲”书写了怎样面对苦难,怎样面对爱与恨,怎样面对死亡,怎样面对毁灭与重生,它的最大价值是对人本身的关怀。李资富认为,安昌河在“信仰三部曲”中书写出了孤独、回归与信仰,《千日旱》是农民安子谦的孤独,《血与骨》是革命英雄的孤独,《山桃红》是一群人的孤独;书写出了伟大的母性,这种母性源于母亲、国家和大地。

编辑代表王其进认为,“信仰三部曲”饱含着安昌河对土地无限的热爱,对信仰无比的坚定,对人性无畏的呈现。安昌河的写作不媚时俗,不随大流,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他的写作继承了沙汀、艾芜等前辈作家的语言特点与写作风格,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印记,以百年的史诗气度,重振和涤荡了川派小说。

绵阳市安州区青年作家代表邱子卡结合自身创作经验,表示安州区具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安昌河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广阔的视野,值得青年作家学习。

“信仰三部曲”作者安昌河在致谢环节感谢了出席研讨会的嘉宾,并回答了嘉宾的疑问:这三部作品之所以叫“信仰三部曲”,是因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信仰,我们不是靠动物本能活着的,我们是靠“看见前方,选择相信”走完一生的。这个世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向上的,是真善美。不管是士兵还是农民,是穷人还是富翁,是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绝症患者,还是奔跑在赛场的运动员,只要胸口里还有一口气,眼睛里还有一丝光,我们都能感受并且相信那巨大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我们的信仰。安昌河表示,小说家需要有耐心,像修行,像朝圣。而好的编辑需要比读者甚至是比小说家自己先看到他的可能性,让他在孤独的创作之路上感受到关怀,听到掌声,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向前。

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兰在总结陈述中指出,安昌河“信仰三部曲”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学魅力,本次研讨会实现了文学思想的深度碰撞与交融。今年是著名作家沙汀先生诞辰120周年,安昌河“信仰三部曲”作品研讨会的召开,既是为深切缅怀沙汀先生,也是希望通过支持以安昌河为代表的安州文学人才,赓续沙汀文学精神,进一步推动四川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信仰三部曲”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卓越,更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上达到了新高度,展现了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同时,作为安州籍作家,安昌河的“信仰三部曲”有力延续了包括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和现当代作家沙汀在内的安州乃至四川的文学传统,为四川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信仰三部曲”(《血与骨》《千日旱》《山桃红》)

作者:安昌河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安昌河“信仰三部曲”由《千日旱》《血与骨》《山桃红》构成,是作家安昌河潜心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苦难深重的农民、新中国成立前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年代进城的青年男女为对象,构建了独属于作者的“爱城—土镇—秦村”精神家园。


供  稿:理论和文学研究中心、《四川群文》编辑部办公室
编  辑:李  婷
校  对:《四川群文》编辑部办公室
审  核:熊  强  涂  佳


四川省文化馆订阅号
四川省文化馆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机构,系全省群众文化组织指导中心;群众文化培训、辅导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和创作中心;群众文化数字文化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