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如何构建绿色供应链
制造企业如何构建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是制造业界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在中国相关政策、国家标准和发展方向的要求下,中国企业如何构建这一复杂体系?本文主要以全球绿色智能制造领先企业——施耐德电气搭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了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战略、举措与关键技术,以及衡量 “绿色供应链”效果或水平的指标。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中国双碳目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欧盟碳关税等国内外政策背景下,投资者、客户、消费者和各行业对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与日俱增。面对市场要求与日益严苛的政策法规,企业供应链减碳和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构建端到端的绿色供应链是大势所趋,更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推动制造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再以全球构建绿色供应链的标杆企业——施耐德电气的相关实践为案例,介绍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关键举措与技术,以及衡量 “绿色供应链”效果或水平的指标,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绿色供应链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健康安全的理念贯穿始终[1]。在产品设计维度,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资源消耗,通过模块化、易维修、易回收的设计增强产品的循环属性,从源头降低产品的环境足迹;在原材料方面,采购并使用绿色材料或再生材料,同时追踪上游供应商的减碳行动与环境绩效;在生产运营中,通过电气化、数字化以及工业4.0等技术手段,提升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制造;在运输与交付当中,构建绿色包装、仓储和物流体系;在产品使用与报废阶段,提供维保服务以延长寿命,同时打通逆向物流,建立产品回收体系,废旧产品返回生产厂赋予二次生命,或委托第三方对废旧产品进行资源回收,物料进入社会大循环。至此,端到端的绿色供应链形成闭环。
从“十三五”开始至今,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制造供应链相关理念,制定并实施了相应政策、国家标准以及实施落地的指南。
如2017年,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率先完成制定了我国首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家标准GB/T 33635-2017《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该标准明确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的、范围、总体要求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的策划、实施与控制要求,是指导企业构建和管理绿色供应链的纲领性框架。随后推出的多个国家标准有GB/T39259-2020《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物料清单要求》、GB/T 39258-2020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采购控制》、GB/T 39256-2020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GB/T 43145-2023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逆向物流》,对绿色供应链关键环节的管理要求进行了完善和细化。
经过数年的广泛研究和探索,2024年4月又有两项绿色供应链相关国家标准(GB/T 43902-2024《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实施指南》以及GB/T 43903-2024《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信息追溯及披露要求》)发布,旨在进一步在操作层面引导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两项标准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2]。
未来,会有更多政策、标准出台以推动和深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从重点企业开始实施,在多个行业领域发挥核心企业的领军作用,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从而全面实现中国制造产业链的绿色化、可持续化升级。
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绿色智能制造领先企业,在搭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将以施耐德电气为案例,从战略制定、主要举措、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等方面,介绍企业如何构建绿色供应链。
1.明确战略
企业需要意识到,构建绿色供应链具有多维度的裨益,初期为其投入资源能够带来持久的正面回报和影响力。绿色和可持续的供应链能够提升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创新力与韧性,降低公司在治理与合规层面的风险与挑战;而与供应链上下游以及生态圈伙伴的良性互动,能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带来附加价值,进一步扩大正向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其进而作为沃土与基石,促进企业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社会的长足稳健发展。
施耐德电气的宗旨,是通过赋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资源创造影响力,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为此,施耐德电气一直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核心,主张在自身运营层面以身作则,推进绿色制造以及供应链的端到端绿色转型;同时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产品与解决方案,赋能客户与合作伙伴。施耐德电气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零碳就绪”,到2040年将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包含碳抵消),到2050年将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
2.主要举措
施耐德电气认为,制定有雄心的顶层战略,基于此而衍生出易量化且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对于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至关重要。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打造绿色供应链,集上下游之力推动整个价值链与生态伙伴共同走向绿色和可持续。
早在2005年,施耐德电气就推出衡量自身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量化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每季度发布由第三方审计的《可持续影响指数报告》来评估可持续发展表现,并且每三年或者五年更迭一次,通过设定更高的目标,不断提升和超越自己。2021年,施耐德电气发布了最新的“2021-2025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 计划”。通过完成11个具体目标,促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高效利用资源、诚实守信、创造平等机会、利用几代人的力量,以及促进本地的发展,最终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六项长期承诺的持续落地。新计划还首次强调了“本地模式”,施耐德电气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将因地制宜提出本地目标,满足当地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2021-2025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2024年第一季度成果
以“2021-2025的五年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为目标,依托领先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经验,施耐德电气建立了覆盖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及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致力于提升运营端可持续发展水平。
施耐德电气“零碳计划”——赋能核心供应商,举办端到端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1)绿色设计
施耐德电气生态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层面改善产品的绿色表现,在确保环保合规性和环境信息透明性(即:满足区域环保及有害物质法规及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节能低碳型、资源循环型以及环境友好型设计,对符合三种设计主张的产品授予Green Premium™生态设计标签。
(2)绿色采购
施耐德电气的“零碳计划”旨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全球1000家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降低50%(SSI#3),其中包括270多家在华核心供应商。通过实地走访、经验分享、技术赋能等形式,施耐德电气与供应商分享减碳思路,一同发掘减碳机会,帮助供应商减少其范围一、范围二(也是施耐德电气的范围三)碳排放,发挥供应链协同效应,深化全供应链脱碳。此外,施耐德电气定义了包含铝、铜、塑料等原材料的绿色要求,采购团队据此寻源,以确保至2025年施耐德电气产品中绿色材料占比达到50%以上(SSI#4)。
(3)绿色生产
施耐德电气致力于减少自身的生产实践带来的环境足迹,实现“以身作则”。该公司主张与化石能源脱钩,生产流程全面电气化;通过铺设屋顶光伏、购买绿电、布设储能电站等方式,利用施耐德电气自身的解决方案如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微网顾问)等优化现场能源使用,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效率,实现减碳。此外,施耐德电气主张高效利用资源,在运营中采取循环经济策略与措施,通过现场循环回用或委托负责任的供应商以最大化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避免填埋;在所有办公场所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行动;在水资源紧张地区的基地,开展短期和长期的节水行动。
(4)绿色交付
施耐德电气承诺到2025年,所有产品的一级和二级包装均不含一次性塑料,所有纸质包装均使用回收纸板(SSI#5),因此施耐德电气的工厂和物流中心正积极推进包装可持续转型。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在二级包装可持续方案开发上,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的突破,并率先在2024年6月份100%完成了二级包装的可持续转型。同时,充分使用机器学习、AI等技术开发优化交付与运输流程的数字化工具,设计绿色运输模型、优化运输路线与车辆装载率,在保障运输时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空运,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进行短途派送等措施,以实现物流运输过程的减碳。此外,致力于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端到端绿色物流体系,推动并加速绿色物流生态建设。
(5)绿色运维
施耐德电气打造了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 EcoConsult™ 咨询服务,借助软件和数字化工具,为客户提供绿色能源管理、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绿色化和数字化双转型;EcoCare ™运维服务则借助24×7全天候远程监测和支持,为客户延长产品运营时间,减少故障;施耐德电气的EcoFit™ 适配改造服务则助力循环经济,最大程度利旧进行数字化、电气化升级。
3. 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
在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中,施耐德电气基于可持续发展全球顶层战略,在多维度制定了清晰的转型路径图,以加速和确保实现其战略目标。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在物流运作体系多个领域都自主开发了创新性应用,赋能端到端供应链可持续转型,提升影响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1)绿色可持续包装转型
为实现2025年所有一级和二级包装100%不使用一次性塑料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施耐德电气制定了绿色包装标准,对包装材料供应商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供应商评估体系,筛选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质包材供应商,并签署《供应商全球契约》。施耐德电气联合端到端合作伙伴,包括自身的工厂、物流中心,包材供应商、专业包装方案提供商以及客户,通过5R方法——回收利用(Recycle),重复使用(Reuse),降低用量(Reduce),材料替换(Replace),技术移除(Remove),协作以加速绿色包装转型。
施耐德电气物流中心目前已实现包装100%不使用一次性塑料的目标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物流可持续包装转型主要解决方案有:
通过数字化创新,减少包材消耗。开发Pre-pack数字化工具,实时计算产品体积与包装容积,进行同一客户的散单拼箱,消除过度包装和运送空气。除减少纸箱用量,还降低了填充物、打包带及封箱胶的消耗。
通过包装方式的重新设计,移除传统包装材料,并进行循环回收利用。设计可折叠的塑料周转箱,用于物流配送。以此移除一系列传统包装材料,包括纸箱、塑料填充物、塑料打包带、塑料封箱胶以及塑料缠绕膜。并在周转箱上搭载RFID技术,用于跟踪与回收。
通过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替换一次性塑料包装。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绿色包装材料替代方案,包括开发植物纤维打包带,替代塑料打包带;开发纸质封箱胶,替代塑料封箱胶;开发纸质填充物,替代塑料填充气泡袋;开发纸质装箱单袋,替代塑料装箱单袋等。
设计棉布捆扎方案,以移除塑料薄膜缠绕包装。通过循环回收利用的方式,使成本达到最优,实现最大化节约与利用资源。
循环回收纸制品及木制品包材,在内部运营过程中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的过度使用,促进员工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提升员工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行动力。
(2)绿色运输
为了实现2025年降低15%运输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积极推进各项减碳举措。如,在中国制定绿色运输发展计划,设计绿色运输模型;进行资源整合,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绿色运输网络。绿色运输的核心包含五个维度: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进行运输,优化运输路线,提升车辆运输装载率,降低空运量与比例,开发数字化运输控制塔台。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使用电动卡车进行运输
施耐德电气绿色运输的主要解决方案如下:
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进行短距离倒拨与配送,实现零碳运输。包括新能源卡车、油电混合卡车等,已覆盖超过10个以上的城市。至2025年,计划搭建覆盖50个以上城市的绿色运输网络,并尝试自动驾驶卡车送货。
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碳排放。采集运输数据,建立大数据库。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进行精益运输路线设计,对整车与非整车运输合并。在业务频繁的核心区域,通过建立区域中转中心,以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频次等。
提升车辆装载率,实现运输资源最大化利用。基于运输中央管理制,结合订单、产品、包装与发货城市信息,拼单集中发运,从而提升车辆装载率,杜绝重复运输,减少运输资源的浪费。
降低空运业务比例与空运量。制定空运降低目标(大于3%),并严格控制空运吨位数。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内部计划协同与合作,减少空运需求;通过增加跨境公路运输(例如印尼、新加坡至中国)和跨境海运快速通道(法国、印尼至中国),替代部分空运业务。
建立数字化运输控制塔台。实时采集运输数据、监控运输状态、管理运输资源;实时干预,对运输资源进行及时调度。
(3)绿色仓储与能效提升
基于绿色物流与能效提升计划,施耐德电气同时启动了绿色仓储与运营的转型目标,承诺在中国建立四家零碳物流中心。以施耐德电气内部净零排放建筑(Net Zero CO2 Buildings)的标准为指导,定期开展“零碳物流中心”审核评定与认证,审核涵盖五个方面:数字化的能源监控;能源绩效达标;自有光伏或购买外部可再生能源;不允许使用天然气和城市供热;最重要的是,不允许通过二氧化碳抵消完成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归零。
施耐德电气绿色仓储与能效提升的主要解决方案如下:
采用工业物联网的三层架构,即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能效管理系统来搭建整体减碳方案。实现对物流能耗的实时监控以及对设施、设备的节能自动化控制,从而达到最低能耗;在云端配备专业服务的电能顾问(Power Advisor),在云端对本地收集到的电能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来确保整体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物流运维的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结合Digital Twin数字孪生技术,让EcoStruxure 能效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并减少能耗。
采用可再生能源,在供电侧发力减碳。在物流中心部署光伏发电系统,并购买绿色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在供电侧来完成减碳。
技术升级和改造,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升级改造高能耗设备,以减少能源不正常或过度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在物流中移除和替换了使用天然气及燃油的装卸和移载设备。此外,将充电设备使用的铅酸电池更换为锂电池,以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并开发数字化工具进行充电过程的全程监控,实现充满即自动断电的操作,杜绝过度充电造成的能耗。将所有物流中心、仓库的卤素照明灯具,更换为LED节能灯具,并部署智慧照明系统,以降低能源浪费。
提升存储产能,提高仓储面积利用率。对物流中心和仓库的局部进行再设计、再规划,流程再造,并通过数字系统实时监控和优化库位利用率。
施耐德电气北京物流中心的智慧照明和数字实时监控系统
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转型的效果,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定性或定量评估。目前,我国已发布并实施的GB/T 39257-2020《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可作为官方的衡量企业绿色供应链效果的标准。GB/T 39257-2020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流程。不论评价是由第一方(企业自我评价)、第二方(相关方,如采购方)还是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均可参考此标准,系统性衡量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效果和水平。通过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对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进行评价,可加权计算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综合得分(f),根据综合得分评价分为五级,见表1[3]。
表1 GB/T 39257-2020对于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水平分为五级
除了官方制定的评价体系,企业内部可进行初步自评,总结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效果,评选最佳项目与实践。如施耐德电气,对于绿色供应链转型的效果,已经建立起符合逻辑、方法严明的自我评估体系。
从生产运营入手,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能够带来运营层面的能效提升、资源消耗量降低、废弃物减少等成果,它们通常可被量化,进一步通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以估算出价值链减碳数值。除了获得环境收益以外,绿色供应链的实施往往也能带来成本效益(表现在能源、物料采购账单上的成本节约),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减污降碳。施耐德电气在2024年初发布了《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循环经济模式部署》白皮书,将在华工厂和物流中心2023年实施的46个循环经济项目带来的废弃物减少、价值链减碳与经济效益量化,并提炼总结了制造行业部署循环经济的方法。白皮书的公开发布,有助于其自身以及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循环经济的理论思维,进一步科学地部署行动。见表2。
表2《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循环经济模式部署》白皮书当中, 施耐德电气对绿色供应链项目成果的量化自评
再者,从产品维度看,企业可以追踪绿色材料使用的占比(定量),推动对环境健康有潜在危害物质的消除与替代(定性),借助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测算产品环境足迹(定量)。产品的绿色属性增强,也意味着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已颇见成效。例如,施耐德电气在官方网站公布各款产品的环境属性声明,并在每个季度会公开产品中绿色材料使用占比(SSI#4)的推行进度。
施耐德电气在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着亮眼的表现,为其打造了“绿色竞争力”。
在绿色设计层面,施耐德电气产品营收75%以上产品均授予Green Premium™生态设计标签。在绿色采购层面,其产品中绿色材料占比已达30%,全球前1000家核心供应商单位产值减碳达28%(其中中国核心供应商已减排41%)。在绿色生产层面,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有施耐德电气全球认证的“零碳工厂”19家、“零碳物流中心” 4家、“废弃物资源化工厂”25家、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已有12家工厂获得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碳中和工厂”认证;与2017年基线相比,截至2024年6月,运营端减碳达到95%(含绿证)。在绿色交付层面,施耐德电气中国物流的二级包装已于2024年6月实现100%来自绿色和可回收材料,100%移除了一次性塑料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已实现减碳超过5000吨,并在逐步搭建绿色运输网络。在绿色运维方面,施耐德电气正积极探索绿色创新服务业务模式,截至目前推出了覆盖70多个型号的变频循环机,助力循环经济。
施耐德电气在注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赋能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来进行专业、高效的碳排放管理,推动整个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低碳转型。在中国 ,施耐德电气充分联合其中国各地工厂以及价值链合作伙伴,为中国供应商建立了端到端的全方位专业化的减碳生态圈,从战略咨询、技术支持、资源对接和实地考查四个方面为供应商提供多种多样的减碳支持。
“以身作则,赋能生态圈”,施耐德电气构建绿色供应链的行动与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赞誉。基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持续优秀表现,施耐德电气连续13年入选《企业爵士》“全球最佳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榜,连续13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连续13年名列碳排放披露项目(CDP)A级名录,位列Gartner 2024年全球供应链25强榜首。Gartner认为“施耐德电气以及供应商制定了减少碳排放的路线图。施耐德电气还提供培训、资源、指导和实施支持,包括为项目参与者提供数字社区以分享最佳实践,这对加速施耐德电气自身供应链碳足迹的进展至关重要。”上海大学经济学教授巫景飞表示:施耐德电气的绿色物流体系,全面地阐述了从传统物流转型至绿色物流的过程,以及实施步骤;同时还设计了一个成熟的绿色物流生态模型,实现了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这将会给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带来很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绿色供应链管理系列国家标准解读》
https://www.samr.gov.cn/bzjss/bzjd/art/2021/art_292cfda31e6644e1937eb8ded6fd90b6.html
[2]《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信息追溯及披露要求 》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173829859D511AA5E06397BE0A0AA311
[3]GB/T 39257-2020《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
近期王继祥物流文章精品导读:
【物流】王继祥:国外发达国家城乡高效配送做法与经典案例(70多页PPT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