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央视一姐”龙洋:第4次主持春晚,背后的家庭再也藏不住了

情感   明星   2025-01-29 20:00   北京  

人物故事


1月28日20点,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成为全国观众除夕夜的温情陪伴。


在这样一台全球华人都重点关注的大型直播晚会里,主持人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主会场延续去年的主持阵容,包括任鲁豫、尼格买提、撒贝宁、龙洋和马凡舒。



这也是龙洋继2021、2023、2024年之后,第四次主持央视春晚。


这不仅是对她主持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她多年来努力付出的肯定。


龙洋凭借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坚持,在央视的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那么,龙洋的成长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的父母又是如何精心栽培,让这颗主持界的新星得以璀璨升起呢?



01

腹有诗书气自华:早期的书香熏陶


1989年12月,龙洋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她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郴州市艺术馆的讲解员。


龙洋自小便是个活泼爱笑的孩子,精力旺盛,喜欢蹦蹦跳跳。


她不仅爱唱歌,还擅长舞蹈和表演,仿佛天生就拥有这方面的天赋,经常能把大人逗得捧腹大笑。


父亲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便给她报了一堆兴趣班:民族舞、书法课、辩论课、表演课、绘画课……


他希望女儿能够潜心学习,培养各种才艺。


在一堆兴趣班里,龙洋对舞蹈格外痴迷,练习的时间最长。


除了跳舞,龙洋在口才方面也很出色,仿佛天生就是做主持人的料。


龙洋的父母特别支持她的喜好,他们深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潜能的关键,于是,坚定了重点培养她这两方面才能的决心。


在龙洋读小学时,父母省吃俭用,用心为她规划成长路径,既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也不忘文化素养的积累。


父母鼓励女儿报名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老师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又有才艺的小女孩。


主持学校举办的活动时,龙洋表现得十分出色。


在舞蹈方面,她也不放松,放学后雷打不动地前往舞蹈室,练习基本功、参与舞蹈编排。


即使汗水湿透衣衫,她也从不叫苦,总是以笑容面对每一次挑战。


为了提升她的舞蹈水平,父母还特地为她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舞蹈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龙洋的舞蹈技艺突飞猛进,不仅掌握了多种舞蹈风格,还学会了如何将情感融入舞蹈之中,每一次表演都充满感染力。


与此同时,父母还为她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朗诵班和演讲比赛,让她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每一次站在舞台上,父母都会坐在观众席为她加油打气,演讲前总会对她说:“宝贝,你是最棒的,放轻松,把你的光芒尽情展现出来。”


小学六年级时,龙洋凭借在民族舞上的出色表现,成功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


然而,父母舍不得让年龄尚小的龙洋去外地求学,也想再观望一下龙洋到底该不该选择跳舞这条路。


果不其然,这一试,竟试出了龙洋的“本命”。


02

求学路很艰辛,重燃信心再扬帆


上初中时,因为多才多艺,龙洋一直都是文艺活动的活跃分子。


一次,老师让能歌善舞的龙洋客串了主持人的工作,这次尝试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老师发现,龙洋在播音上的天赋远超跳舞,于是建议她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并推荐她加入了学校的广播站。


在那里,她的梦想开始悄然发芽,渐渐开始爱上了主持人这个职业。


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人生志愿彻底改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2007年,龙洋参加了高考。


她给自己定下目标: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接受更好的播音主持教育,为未来的主持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付出了十二万分的努力,每天早出晚归,时常挑灯夜读。可惜的是,高考放榜后,她的成绩离目标学校的分数线还差一些。


和父母商量过后,她做了一个决定——报考南京艺术学院,最终被顺利录取。


尽管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但她没有沉溺于失败的阴霾,而是迅速调整心态,把握住了眼前的机遇。


进入大学后,除了认真完成学业,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口才和主持比赛,成绩一直很优秀。


每次拿到奖学金,她都会给自己买个小礼物,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读大二时,她参加了山东电视台举办的《谁来齐鲁做主持》节目。


为了在节目中有出色的表现,她反复练习发音、调整语态,深入研究各种主持风格,力求在节目中展现出最真实、最专业的自我。


这份认真和努力,让她在这档节目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获得了第二名。


随后的《岭南新主播》评选中,她凭借在《谁来齐鲁做主持》中积累的经验,在本次比赛成功跻身前三。


那一年她才19岁。


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通过这两档节目,她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0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010年,龙洋进入湖南广播电台实习。


原本她一心主攻新闻主播方向,可在实习期间,她却意外主持了很多档如《花儿朵朵 ting》《风声》之类的娱乐节目。


那时的龙洋就像一块疯狂吸水的海绵,不断向前辈们请教,成长特别快。


她深知在主持这条路上,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有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足够过硬,在节目中遇到特殊状况时,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


而前辈们看着这个活泼又好学的小姑娘,都十分乐意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在电台的实习过程中,龙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很快得到了台里的认可。


台里决定给龙洋转正,让她负责两档重要节目的主持工作,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但龙洋却拒绝了。


大学毕业后,龙洋接受了南京电视台的邀请,成为了新闻类节目《直播南京》的主持人。


她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她的决定,希望她能在心仪的舞台上大放光彩。他们认为,女儿已经长大了,他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女儿的坚强后盾,和她疲惫时能包容、鼓励她的温暖港湾。



那时节目恰逢改版,台里领导给予龙洋等新人参与改革的良机。


龙洋接手这档节目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她结合曾经主持娱乐节目的经验,推出了《80,90后,龙洋脱口秀》栏目,用类似脱口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


很快,她凭借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妙语连珠,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迅速成为了南京电视台的王牌主持人。


在南京电视台的这段时光,龙洋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链接。


她曾说:“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触动人心。”


随着节目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龙洋的名字也开始在业界传开。


2015年,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悄然降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加入央视后,她迅速适应了快节奏和高标准的工作环境,先后主持了《第一时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晚会》《经济信息联播》等节目,凭借专业的财经知识和亲和力,在观众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2016年2月7日,龙洋与文静搭档主持央视网春晚伴随式节目《@春晚》,正式与春晚结缘。这次的主持经历,也让她对春晚这个舞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向往。


2020年,央视决定对《中国诗词大会》进行改版,选定龙洋作为新任主持人。


龙洋顶住压力,开始大量学习古诗词知识,还深入了解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职业背景,力求在节目中展现出更加细腻和人文关怀的一面。



在她的努力下,《中国诗词大会》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底蕴,还融入许多现代元素和年轻视角,贴近年轻观众,收视率节节攀升。


龙洋也成功地从地方台主持人蜕变为央视当家花旦,她的名字与“才华”“努力”“创新”紧密相连。


04

4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光环依旧照人


因为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连创纪录,这一辉煌成绩,让全国观众都看到了她的实力。


2021年,对于龙洋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她开始主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同期待的文化盛宴,能够登上这个舞台主持,是每一位主持人的梦想。


那年春晚,身穿红色长裙的龙洋笑容甜美、明艳大方,虽是第一次主持春晚,但丝毫不见慌乱,唯有一派经岁月洗礼后的沉稳老练,很难让人相信当时她才32岁。


她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与其他主持人配合默契,自信、从容,为全国观众送上新春祝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春晚的圆满落幕,龙洋的名字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她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和粉丝,更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她的父母也特别为她骄傲,尽管女儿因为主持春晚不能回家团圆,但是父母特别理解,更为她高兴。龙洋曾在采访中调侃道:自从告诉父母我要主持春晚后,他们特别开心,满小区“炫耀”女儿。


在2022年的春节戏曲晚会上,她还尝试参与了戏曲类节目,贡献了精彩的表演《翠盘舞》。


从此以后,她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之后,龙洋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每一次的亮相,都让她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只要勇于追求、敢于挑战,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正如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言:“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龙洋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父母的全力托举下,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独属于自己的闪光历程。


如今,步入2025年,龙洋再次站在新的起点上,第四次主持春节联欢晚会。


愿我们都能够像龙洋那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以自信而从容的步伐,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潇洒而优雅地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参考资料:

诗词世界:《2023中国诗词大会》开播,龙洋火了!入职5年就上春晚,背后不简单

环球人物:“春晚最年轻女主持”火了!被誉为“小董卿”,入职5年就上春晚,背后不简单

央视新闻app官网资料综合

中国诗词大会官网资料

龙洋百度百科



看《婚姻与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更幸福。

上半月刊
从恋爱心理到婚姻课堂
从婆媳相处到两性关系
从家庭文化到女性幸福


下半月刊
从孕产健康到三孩之家
从孩子成长到父母学习
从家校合作到家风家训


👇👇👇
只需168元
解决之道尽收囊中


小婚家

给您可靠而贴心的爱~~


动动手指|扫码回家


一审:王云峰

二审:李津

三审:赵海旭




发现更多“婚姻与家庭杂志”精彩内容@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头条号/百家号/澎湃号/常春藤亲子营公众号

投稿、转载微信:little19820417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婚姻与家庭杂志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婚姻与家庭》杂志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