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园林·景观与文化丨“淮剧小镇”的地域文化与景观表达

旅行   2024-07-03 16:59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杭州园林专辑丨通过推出主题系列文章,深刻总结、思考多年项目案例,传承智慧,启迪未来。

TOPIC:

LANDSCAPE AND CULTURE

主题:景观与文化


“淮剧小镇”的地域文化与景观表达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Landscape Expression of the Town of Huai Opera

作者简介 | AUTHOR

陈婉 

1982年生 浙江湖州人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二所主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摘   要:地域文化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也是彰显特色的生命力所在。本文以九龙口淮剧小镇项目为例,阐述景观文旅项目中的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苏北水乡;淮剧小镇;景观


建湖九龙口又称“沙庄”,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鱼米之乡,淮剧和杂技之乡。2021年,我院在此完成了“淮剧小镇”的一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为弘扬地方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诠释了小镇的景观设计和文旅内涵,佐证了地域文化挖掘运用对于景观文旅项目的重要性。

1 水陆关系

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加人类活动,形成了苏北水乡的特殊水土环境,成为了所有故事的源头。

苏北里下河是有名的洼地,其自然环境在地质时期经历了从大海到泻湖的变迁,在人类历史时期又经历了从泻湖到平陆的变迁。唐宋时期沿海海塘工程的兴筑以及黄河夺淮后苏北“地上河”的形成,再加上高家堰的增高、运河大堤的加固,强化了里下河的低洼性。如此犹如锅底的低洼地形是洪涝频发的大背景,频繁的洪灾又影响着地貌变迁。洪水与土的作用形成了这里的稠密水网、芦荡浅滩,加上大量为运盐、治水而开挖的河道,划分出大大小小的片区,奠定了苏北水乡特殊的地貌基底,同时也影响着这里的民居形式、植物风貌、生活习俗等等。

沙庄位于九条河流的交汇处,水陆交融,坐拥“九龙戏珠”奇特地貌(图1),村内主街位置原是一条开挖于清代用以泄洪的夹河,二十多年前被填平,与之一起被掩埋的还有村庄的古老记忆。

◎ 图1 九龙戏珠的水网地貌

本工程深入挖掘沙庄的苏北水乡文化,在水陆关系的布局上还原芦荡湿地以及夹河的历史原貌,兼顾防洪、景观与文化。一方面,与历史上锅底洼异曲同工,通过设置环村的堤顶路和缓坡地形,更高标准设防来抵御外部洪水。另一方面,在村内模拟当地芦荡水乡自然地貌,挖浅滩、堆土垛,让水与土互为图底,在平衡土方的同时,体现“村在荡中、荡在村中”的景观基底(图2)。再者,景观化恢复村中“夹河”,既恢复了挖渠泄洪的场地记忆,又沟通了村东西水系。“涤心泉”从外部湖荡引水,并以跌水的形式集存于西侧浅滩水体,再经夹河流向东侧假山前的水荡;假山叠瀑从南侧蚬河引水,与夹河水汇聚后流经吊桥,再经过漫滩流入外部与湖荡相通的沙庄河。循环流动起来的水系,使得浅滩湿地的水位可控,确保了亲水性,同时也能改善场地内的水质。

◎ 图2 村在荡中、荡在村中

2 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特色受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在自然环境方面,沙庄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需兼顾夏季的通风凉爽和冬季的保暖抗风,因此,当地传统民居多以三合或四合院为主。院落中还会种植桂花、腊梅、菊花等植物,放置荷花缸、设水景、石桌凳、装饰石雕,并堆叠假山小品。而广阔的芦荡浅滩、丰富的土壤和荡草资源,方便人民就地取材制作砖瓦,于是青砖清水墙就成为民居主流[1]。砌筑的方式以扁砌为主,厚重的墙体可以抵御海风(图3)。

◎ 图3 合院

在社会环境方面,由于水灾频繁,人口减少,明初“洪武赶散”为当地注入了大量苏南人口,使得原生文化与吴淮文化碰撞交流,这里的传统民居建筑便融南方的清秀典雅与北方的雄浑朴素于一体。

小镇按照原有街巷空间肌理进行建筑布局。一条东西向主街,穿插着众多南北向小巷;保留的老房子与新建建筑和谐统一、融合一体(图4)。建筑设计遵循当地民居文化,采用青砖黛瓦,并采用合院形式。合院有的以青砖青瓦为院墙,有的以竹篱为院墙,有的与芦荡水系结合,以水为界,植物为挡,形式多样。院中设置假山流水,石雕坐凳,磨盘汀步等等也是对当地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再现。建筑的新建和改造都强调“修旧如旧”,甚至一砖一瓦用的都是旧砖旧瓦,细微之处显历史底蕴(图5-8)。

◎ 图4 村口鸟瞰

◎ 图5 青砖院墙

◎ 图6 竹篱院墙

◎ 图7 与水系结合的合院

◎ 图8 青砖景墙和花窗

蚬河边的码头和老粮仓被保留了下来,码头以青砖进行复原,并增设渔网小品,追溯历史记忆;老粮仓被改造成为艺术中心,室内与院落均考虑了艺术品展陈和文化表演的功能,老房子、传统民居样式、青砖青瓦与现代金属材料碰撞出了独特的景观空间和文化内涵(图9-10)。

◎ 图9 老粮仓前院

◎ 图10 老粮仓后院

3 植物文化

气候和苏北水乡特殊地貌造就了当地特色的植物风貌。

由于地势低洼、湖荡沼泽众多,早在宋元时期人们就捞淤泥层层加高、垒出四周环水的“垛田”。低洼的湖滩地带适宜种植湿生植物——芦苇是当地优势物种,荷、藕、菱等也是当地向来的重要作物,这些植物除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之外,也是乡愁的载体。

沙庄的植物设计遵循大环境的总体风貌,以本地芦苇作为大小水荡的主要品种,在村庄内模拟外部大环境,塑造延绵的芦荡景观。水岸边垂柳依依,芳草萋萋。陆地以具有乡村风貌的观赏草类为主,塑造反应原乡风貌的植物景观(图11-12)。

◎ 图11 滨水的芦苇和垂柳

◎ 图12 生态堤边的观赏草

依据“九水归一”、“九龙戏珠”地貌而营造的“九龙九院” 民宿,通过入口铭牌点题“一宅一河流,一院一花木”的特色,在院内外按主题相应种植“菱”、“荷”、“藕”、“蒲苇”、“竹”等特色植物,塑造具有植物文化属性和水乡特色的院落植物景观(图13)。瞭望塔所在的小岛上,原有的老皂荚树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以青砖树池进行围合,凸显其风水树的地位,寓意驱邪避灾、镇水吉祥,接受着人们的朝拜。

◎ 图13 安丰荷苑入口铭牌


4 淮杂文化

沙庄所在的建湖县,是淮剧的发源地,有“淮剧之乡”美誉。建湖杂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杂技的主要发源,素有“北吴桥、南建湖”之美称。建湖淮杂技文化的形成,与当地水灾频繁息息相关,是苏北水乡人文发展的产物。

淮剧起源于“门叹词”。明末清初,建湖一带的盐民和渔民,常因水灾背井离乡。他们手拿竹板沿街卖唱,诉说自己的悲惨经历,所唱民歌曲调委婉凄凉,如泣如诉,使闻者感伤,心生恻隐,这便是门叹词的来源。之后,有艺人专门搜集此类民歌乡音,经艺术改造而形成了淮剧。

原创大型现代淮剧《小镇》于2014年开始舞台上演,讲述了一个以道德闻名的千年小镇,因一位老企业家巨额悬赏寻找多年前救助过自己的恩人,而掀起波澜,在经历了曲折离奇之后,引发人们自我反省的故事。

特殊的水乡环境使得这里的先民自古以渔盐为业。“荡里人”日常捕鱼、割苇草,人人都是撑船好手。水养成了他们柔韧的身体和强悍血气的性格,以及优秀的平衡力。由于煮盐、收网等生活劳作都需要大力气,所以崇尚力量成了当时的荣耀,杂技也发展出众多负重节目。另一方面,杂技道具就地取用碗、盘、绳、梯等生活用品及劳作工具,将当地生活艺术化体现在杂技表演中。[2]

本工程发挥建湖作为淮剧发源地的优势,挖掘历史脉络,把淮剧《小镇》从舞台又搬回了室外的真实环境,塑造了包括钟亭、拱桥、门楼、集市等在内的18个剧中场景,为表演提供了与剧情一致的场地,将剧中的所唱所说缓缓展示给游人;而淮剧表演在现场的植入,使得传统集中的室内舞台分散到小镇现场,场景贴合的沉浸式演出带给游人更真实震撼的体验。结合淮剧形象IP,以独立的小品进行呈现或者作为元素来装饰构筑物,成为古村环境中的鲜亮与活泼,强调突出淮剧文化,加深游客的淮剧印象。小型杂技表演安排在较大的铺装区域和通道上进行,剧情沉浸式的动态演出,将各个节点以及植物、民居、水系等进行串联。以上种种,进一步体现了“村在戏中,戏在村中”的文旅内核(图14-19)。

◎ 图14 淮剧《小镇》钟亭演出

◎ 图15 吊桥节点的淮剧演出

◎ 图16 小镇里的杂技表演

◎ 图17 主街门楼处的杂技表演

◎ 图18-19 主街淮剧形象IP


结语

苏北水乡的自然和历史,造就了场地的地貌形态、民居样式、植物风貌,形成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艺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在景观形式和文旅内容上加以体现,造就了场地和项目的与众不同。“村在荡中,荡在村中”,“村在戏里、戏在村里”,正是九龙口淮剧小镇景、文、旅融合的概括,也是地域文化基因的完美表达。



注:图1:图虫创意

图2-3、18:陈婉拍摄

图4、7-8、19:刘瑜拍摄

图5-6、9-13:段俊原拍摄

图14-17:甲方提供


参考文献

[1]王娟.盐城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苏州大学.2019:12-13.

[2]李光华.从文化视角考察建湖“十八团"杂技[J].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4:11-15.


/ END /


监制丨魏成

责编丨宋雁

编辑丨刘瑜


杭州园林设计院
全国首批甲级园林设计院,首家园林设计上市公司,具有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三甲资质。建院70载,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是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头部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