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深谷读书声
——记星火寻乌驿与会昌汉仙岩文化协会联合采风活动
◇ 陈治忠
不知是上天眷顾来自外乡的文友,还是汉仙显灵化成一团云雾遮住炎炎烈日?昨天还是炙烤模式的天气,7月17日这一天,竟然是阴阴的,也无日头也无雨,最是适宜户外活动。难怪有驿友说,星火驿组织活动,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座海拔500多米的丹霞地貌大山,因为与八仙之一的汉钟离扯上关系,便有了一个带着仙气的名字:汉仙岩。星火寻乌驿与会昌汉仙岩文化协会组织的联合采风活动,在这里进行。
新修的景区大门,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门后面左侧,是生龙活虎的八仙塑像,右侧是上山的道路,拾级而上至山腰处,有一石门,抬头一副摩崖石刻:虔南第一山。两块互相依靠的巨石空出一条石洞,穿行其中,宛如穿行在巨人的手掌之中。进得去,有一座观音庙,香火缭绕。大凡风景区,均有庙宇。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小庙走下几步,至一开阔处,右边石壁如削,“壁立万仞”四字镌刻石壁之上,遒劲有力。
抬头往前方看,“天子万年”摩崖石刻分外醒目。据说这几个字是文天祥的手笔。南宋末代皇帝,被金军步步紧逼,一路南下,忠诚护驾的文天祥,在赣南许多地方留下足迹,所以在此题下墨宝,也不足为奇。“天子万年”寓意风雨飘摇的赵家天下能维持更久一些,只是事与愿违,不久之后的崖山一战,宋室江山便成为永久的历史。
“天子万年”摩崖石刻下面是一个仄逼的山洞,这山洞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仙人洞”,其实括号里的名字才是它的真名——九倒洞。就是这个名字估计也是被美化了的,最原始的名字应该是“狗倒洞”,你要穿过此洞,就得低下头颅,还得四肢并用,像狗一样攀爬。
狗倒洞爬到高处,再往下行一段台阶,便是传说中汉钟离得道处,据说也是汉钟离与老友们常常在此弈棋的地方,悬在头顶的石盘底下书有“仙人弈乐”四个大字。
一块巨石砸落,并未到底,而是悬在空中,于是就留出一处空间,留出汉仙弈棋处,留出我们朗读《星火》的地方。
“把《星火》读给你听”,是星火驿友每次采风活动的保留节目,也是整个采风活动最出彩的地方。
石盘之下,有几张为游客准备的小桌子,会昌寻乌两地文友们围坐一起,挑选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星火作品,也有的驿友朗读自己发表在《星火》里的作品。
《冷桃花》、《衣绘》、《诗人》、《草垛》……
朗读者的声情并茂,把聆听者一起带入诗的境界。空谷像一个巨大的音箱,回荡着读书的声音。
深谷幽幽,凉风习习,万物缄默,书声琅琅。这是美的享受,这是属于文学人的世界!
为仙为神皆有不老之身,汉仙此时又在何处?不知我们的声音有没有惊扰他,又抑或,也被郎朗读书声所感动,在远处静静观赏?
结束这项活动,从石盘下出去,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一线天,另一条是走后山。一线天那头路线短,路也更好走。文友们选择了后山,“无限风光在险峰”,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最难走的路上。
羊角水古堡是采风第二站。
羊角水堡是赣南一处规模宏大而且保存比较完整的军事城堡。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朝廷就在羊角水堡设立提备所,驻军防守。嘉靖23年(1544年)修城墙建羊角水堡。羊角水堡城墙周长三百余丈,高三丈,有东、南、西三门。现在围墙尚存,缺失处加以修复。围墙里面还有许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周氏宗祠便是其中一处。周氏宗祠建在城堡南端,上下两厅,中间一个大天井,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会昌寻乌两地的文友们在这座古老的祠堂里召开座谈会,进行亲切交谈。
由于会昌还没有成立星火驿站,会昌的文友们对《星火》以及星火驿站的情况了解不多,寻乌的驿友向他们介绍星火的发展理念,介绍了驿站的建设情况,介绍了星火寻乌驿的成长历程。希望他们尽快成立星火驿站,加强两地文友交流。文友们交谈甚欢,气氛热烈,寻乌一位书法家驿友现场挥毫泼墨,为座谈会助兴。
过江坪古松林是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这是一片生长在湘水河岸上的松树林,古树苍苍,翠竹依依,流水淙淙,充满诗情画意。
老祠堂、古松林,就是汉仙岩景区,疫情期间,也是僻静之所在。在这里抚慰一下被喧嚣尘世扰乱了的心绪,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摄影:卢美娟 张 慧 刘艳红 周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