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窑沟制陶

旅行   2024-11-13 15:35   河北  

东窑沟村距涿鹿县城20公里,人口1000多人,面积两平方公里,坐落在桑干河畔,依山傍水,是个秀丽的小山村。东窑沟制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盛于明清,产品远销京畿,山西,内蒙,外蒙,冀北,冀中,冀南地区,产品主要以粗陶为主,当时每年出去送货的商队,就像南方的马帮,浩浩荡荡,沿路的车马店都繁盛一时,这些渊源的历史,为东窑沟粗陶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东窑沟是个古村落,最早叫邓家庄,始于唐代,而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当时便出现了制陶作坊。明清时代,家家制陶,手工作坊有一百多家,古窑一百多座,运送产品的骡马几千匹。产品种类有:缸,盆,碗碟,罐,杯壶,缸管,炉具等,产品造型浑厚饱满,讲究釉层加厚,柸胎以黄胎,灰胎为主,烧结良好,细陶做工精细,造型独具匠心,釉色以黄黑为主,还有微黑,偏绿,以及褐色,釉面光亮无裂纹,古窑以华北直烟窑为主,后来发展有龙窑,道烟窑,推板窑,隧道窑,当地陶土,陶釉,煤炭资源丰富,这给东窑沟制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资源。

传统制陶也叫捏陶,手工制陶。东窑沟的制陶老艺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这一工艺。武家沟镇东窑沟制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其工艺流程有泥料加工、成型、削压(抛光)、烧制四步组成,分叙如下:

一、泥料加工。选土晒土手工制陶选用优质陶土,其优点是可塑性好、粘性好。本地区分布广泛,就在我们村北部山下十到二十米高的一层,采料就像采矿需进洞挖掘,它由表面呈灰褐色的多体结晶粒组成。延展性、可塑性非常好,是最理想的捏陶用土。陶工将料粉碎后作为可用陶土备用。1、泡泥(和泥)。陶工把备用的陶土起堆、拨池、注水,焖几十分钟后通过踩泥工序,切成小块抱回制陶作坊;2、塌泥。将和好的泥料以三寸左右厚度平摊于作坊间的硬土地面上,一方面渗去多余的水分,另一方面使泥料软硬有个自然均匀的过程。强泥拓泥一天后,整齐密实起垛备用;3、揉泥。制陶小工把强好的泥料切成二三十斤的小块,站在揉泥台前,揉面一样的反复揉弄,折合三次,搓成镐把粗的泥条以备大师傅成型选用。

二、成型。成型是制陶师傅捏坯工艺,轮上成型一般做圆形器皿,如缸瓮、罐、盆、火炉、水壶等,大型器皿如缸等,先打底,再捏帮,小型器皿如火炉,盆,罐,杯具,碗等,墩一块泥在木轮中心,陶师以双手及几样简单工具,依靠木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捏制出需要的陶器,这里介绍几种小工具:

①羊毛毡,吸水性好,垫于手上制陶做润滑用。②锅儿,抱子,锅儿像一片蚌壳,用陶片磨制而成,抱子手掌大小,长方形,铁片制成陶片制,中间一个缺凹,便与手拿,这两样工具同时使用,锅儿在陶坯里边,抱子在陶坯外边,同时夹住坯壁向外作用,逐圈把泥坯做薄做大。③木棒槌,和普通棒槌不同的是这个木棒槌底面平滑,用以槌打陶器底部及抿平。④立刀,像尺子一样的木片,一头尖薄有刃,用以割取泥坯底部多

余的泥料。⑤竹圈,用寸许宽的薄竹片圈成的一个圆圈,用以撑在刚做好的泥坯内围,两人合作把泥坯抬下木轮。

三、削压及抛光。在陶坯软硬适当的时候,用一块铁片刀片,削去坯体表面凸凹不平的地方,再用“压石”——一块有平面的光辉石头,逐圈压光坯体表面。削压的关键是陶坯的软硬程度,而且陶坯应避风避阳光的直晒,以防“偏干”而不利于削压。

四、烧制。抛光后的陶坯继续阴干,直到指甲抓不起泥屑,拿到外面暴晒干透,方可入窑烧制,烧窑讲究“小火不怕小,大火不怕大”,即初起火时,要小火长时间慢慢烘烤,一般经24小时后才逐渐加大火力,一气烧成。烧制蓝黑陶要迅速断氧闭火,即烧成后密封烟囱,用泥密封炉灶和其它通风的地方。而烧制红陶则自然熄火而不采取其它措施。

1965年前后,武家沟镇东窑沟村所有的手工作坊都归集体所有,建立了涿鹿县陶瓷厂,产品几经换代,先后由手工作坊到半机械,再到流水线,产品以传统的粗陶工艺,又开发了鼎盛一时的缸瓦产品。现在正在生产专供牛栏山和红星二锅头的酒瓶。

传承了数千载的东窑沟制陶术,在和现代文明的交错融合中,土陶器早已敌不住铝制和铁制器皿的冲击,与此同时,东窑沟制陶之人已经疏远制陶术。作为东窑沟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东窑沟制陶术为今人了解中国古代陶器的制作历史和演变过程提供了佐证。虽然过去的手工艺没落了,好多技艺很快就要失传,这种传统陶瓷技艺,仍属制陶工艺历史不可或缺的片断。作为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仍需抢救和保护,而不应当任其自然消失而导致我国的制陶历史出现断层。


涿鹿微旅游
全面展示涿鹿旅游资源,及时推送丰富多彩的涿鹿旅游资讯、旅游活动、出游线路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