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大V推荐股票,致粉丝巨亏被抖音封号?不懂这些流量真相注定成为韭菜

文摘   职场   2024-10-12 18:06   山东  

平台设置算法的目标是获取流量赚钱,并不是让你获利,起码短期目标如此。

想要获取有效信息,还得自己因循传统模式,甄别信源。

最起码你得看看作者背景,否则不就跟大街上随便遇到个人,人家说啥你信啥一样?

甚至健身教练推荐股票你也信,你会去健身房学炒股吗?

现实中不会,为啥到网上就不管不顾了?

我习惯在开头表明自己背景,不是为了凡尔赛,而是替代论文里的作者简介,给你一个判断依据,让你能够大体判断有没有必要读下去。

这是为读者好,如果觉着这人背景不可靠,就别往下读,节约时间。

虽然看起来凡尔赛,有点丢人,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得放上去,毕竟利大于弊。

例如今天想讲讲流量的逻辑,因为我在知乎写了3年,大号30多万粉丝,这是小号也有100多万赞,其他平台加起来100多万粉丝,有点实践经验,也好琢磨,所以总结出一点心得来分享。

先说说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关注这些数据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20多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那时还没有微信、微博、知乎,人们活跃在各大论坛上。

论坛最初的功能很简单,只有发帖子和评论两个功能。

可管理者逐渐发现,大部分回复都只有一个字,顶、赞、好……

为什么大家只回一个字呢?

因为方便。

要知道,用户在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看都看不过来,更别说回复了。

对于“日理万机”的用户而言,能回一个字,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毕竟打字还是太浪费时间,毕竟大家回复的内容都一样,干脆不如就加一个按钮,如此一来又可以让用户少动几下手指,互动率这不就提升了嘛。

于是出现了“点赞”功能,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一种评论。

帖子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抖机灵的,能博人一笑,有些煽动情绪的,让人血脉喷张,情绪被煽动起来反手就给一个赞。

可情绪只是一时,过了也就忘了,之后没人会记得这个帖子。

但另一些帖子不一样,内容质量很高,对用户很有帮助。

对于这些帖子,用户希望时不时翻出来重温。

可帖子太多,搜索太麻烦,怎么办?

于是“收藏”功能应运而生。

而如果帖子既能煽动情绪,本身逼格又足够高,那么用户便会有分享的冲动。

虽然自己写不出来,但人家写到了自己心坎里,替自己把话说了,俗称“嘴替”。

网站当然鼓励分享,这样可以带来更多新用户,扩大网站影响力,于是“分享”功能便应运而生。

如果一个作者持续发布有质量的内容,以至于每一篇都想收藏,那就不如直接收藏这个作者算了,以后每次来也只看他的帖子。

于是“关注”功能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最初的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关注功能。

这五项中,哪一项最来之不易呢?

我们只需要计算用户使用该功能需要动几下手指即可。

最简单的当然是点赞,只需动一下手指,所以这个功能是最不值钱的。

相比于点赞,收藏则要值钱一些,毕竟需要建立收藏夹,而且可能要回看,操作可比点赞复杂多了。

评论则更复杂,毕竟打字需要动好多下手指,如果没有强烈情绪支持,没人愿意费劲巴拉打那么多字。

关注功能虽然也一再被简化,到现在基本也只需动一下手指即可。

但问题是,很少有人读了一篇内容就选择关注,毕竟成为别人的粉丝,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一般是读了几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折服于作者,才会选择关注。

因此获得关注相对而言最难。

以上是五种功能的基本概念,随着互联网发展,功能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知乎除了点赞还有反对和喜欢。

如果你的内容争议很大,赞同的人多,反对的人也多,那么平台便会视情况决定你的流量。

而你赞同的内容,其他人可以看到,所以有一定的分享作用。

如果你同意文章,但又不希望被人知道,就可以选择喜欢,相当于偷偷点赞,别人不会知道。

又例如在微博上,人们关注一个人与否,大体不取决于内容,而取决于人设。

这就是“饭圈“的发源地。

明星们每天只需要随手发几条动态,便可获得无数粉丝。

粉丝也并不关心他们说什么,只要能感觉到明星在跟自己说话即可,是另一种形式的追星。

那么如何获得更高的点赞、关注呢?

你得理解平台算法的基本逻辑。

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包括了短期赚钱,持续赚钱。

怎么赚钱呢?

大头是通过广告。

广告主花钱在平台买“广告位“,或者按曝光收费,或者按点击收费,这些统称为流量。

所以平台赚钱靠的就是流量。

流量可不只是点击,更是停留时间。

这个道理好理解,你在平台停留1分钟,只能推给你1个广告。

如果停留1小时,就可以推给你20个广告。

如何获取流量呢?

靠内容。

越是热点问题,越是能煽动情绪的内容,短期流量越大。

这些内容会被算法贴上各种标签,每个标签也被称为一个“关键词“。

所谓热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关键词被搜索和浏览的次数。

算法就是通过一个个关键词来判断内容当前受关注度的。

受关注的内容,算法便会给与更多推荐,或者在首页,或者在热榜,或者在栏目,当然还涉及到排位。

总之越容易被用户点开的内容,就会被放在越显眼的位置。

被用户看到的次数,叫做“展现量“。

但这种展现只能展现封面、标题、最多加个简介(文章首段),用户就是根据这些判断要不要点进去看。

每点进去一次,叫做一次“阅读“。

通常产生一篇新文章,算法也不知道它受不受欢迎,但是不要紧,它可以“试”。

例如先对10位用户展现,如果有1位点开,算法就暂时假设阅读率是10%。

这个阅读率还不错,于是就会进一步测试,对100位用户展现。

如果又有9位点开,阅读率还是10%,那么继续增加展现。

如果只有1位点开,阅读率只有2%,那么展现就会停止或者减少。

可见,封面、标题和简介(文章首段)是算法识别过程中的第一道漏斗。

只有过了这一道漏斗的文章,才有可能被用户看到内容。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个漏斗至关重要,同样内容,不同标题,流量将会是天壤之别。

这也是会出现那么多“标题党”的原因。标题起得好,有些时候甚至内容为空都有流量。

后来标题党越来越多,用户看得多了,自然会厌烦,这就导致平台用户流失。

虽然短期流量有了,可长期流量就没了。

即便短期流量也是虚假流量,在标题党下面打广告,根本不可能有转化率。

用户觉得被骗了,恨不得删了APP,哪还有心思点广告购物?

鼓励标题党,无异于饮鸩止渴。

平台痛定思痛,开始整治标题党。

一方面对标题判断,像那些“不转不是中国人”、“举国震惊”之类的标题会被直接判定违规。

另一方面,则是根据用户点进去停留时间以及互动情况进行判断。

标题党的文章,用户点进去发现被骗,很快便会退出来,没必要浪费时间,更不会读完。

所以阅读时间、完读率就成了判断文章质量的重要指标。

另外就是互动率,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等。

完成率高,互动率高,说明文章质量高,算法便会加量推荐。

任何一个平台的算法都要兼顾标题和内容,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所以,一篇好文章,既要有好标题,又要有好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的展现和阅读量很大,说明热点找对了,题目、封面、简介都不错。

但如果互动率比较低,则说明内容还有待加强。

尤其是关注数量低,则说明你的文章徒有其表,并不能获得用户的深度认可。

但反过来,虽然关注数量高说明提供了价值,但问题是提供了哪方面的价值?

是让你觉得懂了,还是真懂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

前者是情绪,后者是理性。

而难就难在,越是缺乏理性的人,越容易被煽动情绪。

理性显然比情绪更加难以获取,绝大多数人都是非理性的,调动他们的情绪就可以迅速涨粉。

然而理性可以让你获利,但情绪不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号起得快,崩得也快。

正所谓,徳不配位,必有灾殃。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结合三十年实践经验,对《道德经》、《周易》和《论语》进行逐字逐句地深入解读,已更新完毕。

墨子连山
丨读书-打工-创业-财务自由,我的经历,帮你少走10年弯路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