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文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硕的办学成果(一)

文摘   2025-01-10 07:00   内蒙古  
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赤峰二中始终保持了全市首屈一指的教学质量,这是一直秉承科学管理、坚守全方位育人的办学理念的结果。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学校在体制机制和教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可以说,赤峰二中在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直站在时代前沿,为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办学体制的历史变迁与现代特色
赤峰二中办学体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初创期,到如今的现代化教育阶段,办学体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变革,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赤峰县立初级中学的初创时期,学校办学体制尚处于根据小学经验办中学的摸索和民国教育管理体系实施的阶段,管理机构相对简单,主要以教学管理为主,校长和学监构成学校的管理核心。这些机构虽然简单,但却承载了中学起步、培养新一代有较高文化素养中学生的重任。
随着时代变革,学校坚持以中学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与发展。在艰苦的条件下,教员们兢兢业业,尽心竭力为学生们提供了当时较好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丁武任热河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学校形成了由校长、教务处、总务处两位主任组成的学校领导核心。新中国的建立,使学校步入稳定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学校公开,学校党支部成立,丁武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标志着党对学校的领导得到加强。
1950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学校学制、课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在这一时期,学校的
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热河省立第一中学,并被定为热河省重点中学。学校实行的是完全中学教育体制,包括初中和1952年开始招生的高中两个学段。行政管理上逐步实现校长、党支部与教导处、总务处的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上,以教学为中心,以出人才为目标,强化教与导、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和巩固教研组工作。学校加强了对优秀教师的招募和在校教师的培训及考核,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多元平台。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人正规,校长司凤岐紧紧抓住“教与学”这个关键,提出“教研组长是教学质量全权负责人”的主张。1959年陈肇基副校长在学校党支部和司凤岐校长的支持下,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积极调配师资力量,大胆重用了一批当时被认为有“政治问题”的教师,把教学骨干推到教学一线,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采取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以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基础教研活动。作为全日制重点中学,初中开设外语(俄语),成为赤峰二中外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赤峰二中的办学体制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了民主管理和监督。在教学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多种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与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拓展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
值得说明的是,1955年以前,学校一直归热河省赤峰市(县)管理。1956年热河省撤销,热河省立第一中学更名为赤峰第二中学,归昭乌达盟文教处管理。“文革”期间的1969年,下划赤峰市(现红山区)管理。1978年重又划归盟教育局管理,成为盟直属学校,行政级别为正处级事业单位。
进入新世纪,赤峰二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学校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办学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在这一时期,赤峰二中开始实施分层教学,设立博雅班、实验班、重点班和国际班实行动态管理。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满足广大考生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和发展空间。
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办学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时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立德树人、实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提供了保障。未来,赤峰二中将继续秉承“明德敏学,穷高极远”的校训,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幸福从教搭建平台”的办学理念,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摘     自:赤峰文史

赤峰市红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