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日交流合作“友好使者”的朱鹮,原来在中国德清县有着如此幸福的家园!

民生   2024-08-17 23:52   上海  

朱鹮饲养员的介绍,

让人顿时有了更多好奇和兴趣

 

“成年朱鹮一般产蛋3至5枚,但繁殖能力强的,最多也可以一年产12枚。”

“朱鹮的孵化期一般都是26到28天,28天后如果还没有破壳,就要人工干预了。那时候就是细致的活了。”

……

朱鹮饲养员袁李莹向华文媒体人普及朱鹮的知识

很难想像,如果不是跟朱鹮有着特殊的关系,有哪个人能够对朱鹮这样一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都既熟悉又陌生、几乎濒临灭绝的鸟类有如此深的了解。但作为位于“中国最美湿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的饲养员,袁李莹在谈起朱鹮时,却真的有如在谈论自己收养和抚育的“孩子”——从2018年到现在,整整6年多的时间里,她的工作都围绕着朱鹮:从孵化、破壳、像对待婴儿般照顾未成年幼鸟,直到看着它们成年、能够自己进食或放飞到野外驯化……。

在空中飞翔的朱鹮(日本环境省官网照片)

朱鹮,也称为朱鹭或日本风头鹮,是珍贵的、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这种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和日本,但数量已大幅减少,接近灭绝。1981年,7只野生朱鹮在中国陕西省洋县被发现,当时被认为是全球仅存的野生朱鹮,因而被列为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德清县城东南,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这里早在2013年就挂牌为“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并且正在创建5A级景区,更是“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2008年,浙江省启动“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5对有如大熊猫一样珍贵的朱鹮,被从陕西千里迢迢引到了浙江,在德清下渚湖湿地安了家,建立起第一个朱鹮南方种群。到现在,德清的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61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达到367只,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繁育朱鹮种源基地之一。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湖州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8月14日上午,由来自香港、美国、意大利、日本等1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人组成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湖州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正是朱鹮饲养员袁李莹的一番介绍,让“东瀛新视野”记者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成了采访时好奇心最重的提问者之一!

 

人工繁殖和饲养都不易,

文科生的她却一步步摸索成了业内专家

 

2018年,袁李莹放弃了在一家物流公司的工作,成了“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的一名饲养员。让人意外的是,在此之前,她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文科生!

袁李莹是湖州市南浔区人,当年高考时先进入到一所大专学校,专业是经济管理,后来进入到一家物流工作公司。在工作中,她又通过自考获得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不过,这些专业跟朱鹮的人工繁殖和饲养都不沾边,她又是怎样完成这相隔甚远的跨界呢?

原来,袁李莹曾经来过几次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有机会多次见到大名鼎鼎的朱鹮,觉得特别有意思。后来,当她无意中得知“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正在招收饲养员后,兴趣十足的她便主动报了名并幸运地被录用。

袁李莹接受“东瀛新视野”记者采访

袁李莹毕竟是文科生,对于动物繁殖、饲养和动物医学的知识可以说是“零”。不过,好在她有十分上进,再加上有来自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老师和前辈带着,通过一点点地摸索,她终于慢慢了解了朱鹮的习性,以及人工繁殖、哺育和饲养期间的必要知识,也包括救护知识、野外驯化知识,等等。

在采访中,袁李莹还向记者们科普了许多关于朱鹮的有趣知识——

德清县下渚湖二都村村民划船管护“水下森林”(摄影/谢尚国 照片来源/光明日报)


喂养刚刚破壳出生的朱鹮,就跟照顾小宝宝一样,必须一口口地喂,一天5顿,一个星期后,就改为一天4顿;等到半个月后,就会把朱鹮放到有油汀的房间,每天喂3顿。朱鹮从幼鸟到成年模样大概需要45天,经过前面30多天的训练,45天后的朱鹮就可以自己飞起来、自己吃食物。那时候的食物只要放在水池边上,它们自然自己就会去吃,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一口口地喂。这时候,朱鹮也会被放到有一张大网罩着的圈养笼子,更利于它们的活动。另外,小时候的朱鹮羽毛是灰色的,45天后会稍微变淡,但跟成年朱鹮的颜色还是不一样。袁李莹同时还介绍说,朱鹮生性孤僻、怕人。小时候,朱鹮对饲养员还会有依赖,会跟饲养员要吃的;但一旦自己会吃食物的时候,就不会再依赖,也不再喜欢跟人接触。

接受采访后准备奔赴工作岗位的袁李莹

此外,袁李莹还介绍了如何通过验血、DNA以及嘴型、脸型来分辨雄性和雌性朱鹮,介绍了成年雌雄朱鹮恋爱时的忠贞,等等。不过她也透露说,如果真的让恋爱中的朱鹮分开太久,它还是会“移情别恋”的;雄性朱鹮之间,也会为了抢夺伴侣而互相“打架斗殴”,特别是是每年3、4月份的繁殖期。

袁李莹还介绍说,在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野外驯化的朱鹮,都会在高大的树上自己筑巢;朱鹮的主要食物是泥鳅,它的天敌一般是蛇类,以及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幸运的是,作为国家湿地公园,下渚湖周边的浅水湿地和稻田为朱鹮提供了丰富的捕食空间;而附近的村民和儿童,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教育,早已经成了朱鹮可靠的朋友,看到朱鹮在稻田里捕食泥鳅时,都从来不会驱赶它们,彼此相处十分友好。

2023年10月27日在中国江苏省盐城放飞的朱鹮(摄影/晨曦)

袁李莹还有过一次目睹和参与救助受伤朱鹮的经历:当时,一只野外驯化的朱鹮不知道怎么翅膀断了,必须立即做截肢手术。由于无法精准掌握麻药的剂量,因此当时就完全没有用麻醉药,而这只朱鹮似乎也明白了人类正在帮助它,因此尽管没有用麻药,它在手术台上缝了七、八针却一声不吭。这个场景让袁李莹印象深刻,也格外感动。

2022年9月,“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暨朱鹮保护研讨会”在浙江湖州德清举行(照片来源/文汇报)

像袁李莹一样饲养员,在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里并不止一人,除了她之外,后来又陆续招进来两位从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十年来,德清县持续推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系统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外种群重建。特别是与浙江大学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合作,共同实施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朱鹮保护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日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先后接受从日本返还的18只个体

 

自2008年从陕西引入5对朱鹮后不久,次年11月29日,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就从日本引进了另外5对有着“中国血统”的日本朱鹮。

1960年5月24日,日本邮政为了纪念第十二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在东京召开,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的图案是朱鹮

原来,朱鹮本身就一直备受日本国民喜爱,它的学名就是Nipponia nippon(“日本”的英语译音。明治时期,日本各列岛皆有朱鹮分布。根据有关资料介绍,1930年左右日本还有近40只。但随着日本经济发展,朱鹮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朱鹮数量急剧下降。到1960年,朱鹮被定为国际保护鸟种时,仅剩6只。为保存这一濒临灭绝的鸟种,1967年,日本在佐渡岛新穗村建立朱鹮保护中心,把岛内仅剩的6只野生朱鹮送到中心人工饲养。但朱鹮并不适应现代化饲养,其中5只相继死去。1981年,日本环境厅把其他地方的5只野生朱鹮也送到保护中心饲养,可惜其中4只在1986年相继死去,只剩下雄朱鹮“阿绿”和雌朱鹮“阿金”。然而,它们极不投缘,互相不理不睬,更谈不上传宗接代。1985年,日本从中国借得雄朱鹮“欢欢”与“阿金”配对,未能如愿。1990年,日方把“阿绿”送到北京动物园和雌朱鹮“遥遥”配对,也没能留下后代。随后,“阿绿”和“阿金”先后老死,从此日本原产朱鹮彻底灭绝。

日本新泻县佐渡岛朱鹮森林公园的朱鹮标本(照片来源/网络)

1998年,时任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访日,代表中国政府向日本人民赠送两只朱鹮“友友”和“洋洋”。此后,多位中国领导人访日期间,又多次向日本赠送了朱鹮。中国朱鹮在日本安家后,家族成员终于慢慢开始扩大。有中国血统的朱鹮回国,也是根据中日两国的协议安排。

2024年6月23日,中国赠送朱鹮“友友”和“洋洋”抵日25周年纪念大会在新潟县佐渡市隆重举行

今年6月23日,为了纪念中国赠送朱鹮“友友”和“洋洋”抵日25周年,中日双方还在日本新潟县佐渡市隆重举办了纪念大会。

上海歌舞团创作,曾经于2014、2015、2017年在日本公演舞剧《朱鹮》

另外,早在2014年,中国上海歌舞团就创作并首演了舞剧《朱鹮》,并于2014年、2015年在日本连续上演了60多场,引起了轰动。2017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上海歌舞团又携舞剧《朱鹮》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地进行演出,获得热烈反响。

在采访袁李莹时,她表示,自己也接待过来自日本佐贺的工作人员,并期待有一天能够去日本,与当地的同行交流、探讨。

朱鹮,是中日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也是中日民众相知相亲的“友好纽带”。(“东瀛新视野”记者 发自中国浙江湖州。部分照片源于网络)

END

东瀛新视野
日本万象,华人生活;独家专访,实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