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办理情况如何?这既是市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委员们最为关切的建言答卷。
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联合“温州市政协”微信公众号,对部分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近年来,温州积极响应建设技能型社会号召,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技能温州新生态”,全市技能人才总量逐年提升。但截至2022年,全市技能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29.58%。低于全省均值30.66%,存在较大距离。为此王晓康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案号410),深入分析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就进一步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具体提出四点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营造环境,创造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土壤。一是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三是全方位提升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
(二)“立新知”,破除重文轻技和学历主义的桎梏,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平等教育。二是加强技工教育政策宣传。三是讲好温州劳模、瓯越工匠故事。
(三)“强供给”,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技能人才蓄水池。一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二是重点围绕温州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面向所有人的终身技能培训制度。
(四)“优主体”,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提升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二是广泛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加强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管理。三是支持企业办学,探索企业主导、“校企一体”办学模式。
该提案提出后,被市政协确定为2024年重点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张文杰市长做出重要批示,章月影副市长领办督办。市政协领导及督办协办委室社法委非常重视,多次与提案人及办理部门沟通协调。2024年6月11日,召开“关于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助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技能温州新生态”。根据提案办理及面商会情况,主办、会办单位在提案办理答复中给出具体的六方面工作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在统一思想、营造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技能型社会建设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二)优化政策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包括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方面的政策。
(三)强化产教融合。在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参与技工教育,共建实训基地、教学工厂等,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实现多元评价。在企业自主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评价为主,行业评价、社会评价为辅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形成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五)加强普职衔接。建立职业(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六)完善参与机制。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的决策。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该提案的建言献策、积极助推,市人力社保局、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等主会办单位牵头积极响应建设技能型社会号召,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技能温州新生态”,全市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总量逐年提升,成效明显。
(一)全市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新增取证技能人才8.7万名、高技能人才2.8万名、数字高技能人才9000名。
(二)创新推出“技能夜校”,全市已开设班次500多个,累计培训1.4万人次。布设140余个培训点,发布“技能培训地图”,着力构建“30分钟技能培训圈”。全市7所技工院校在校生突破1.3万,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创近年新高。
(三)推出“问企识才”改革,赋权温州“5+5”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自主评价推荐,择优授予市“瓯越工匠”称号。全市新增正泰集团、瑞立集团、兴机电器集团 3家“新八级”制度试点企业。打造“瓯越数字技谷”,推进“一试双证”改革。举办数字工匠、鞋服巧匠等系列“瓯越名匠”职业技能竞赛,85场赛事吸引了7500多名选手参赛。
(四)聚焦“技能+金融服务”模式,发布推广“技能共富保”和“技能共富贷”,累计向全市技能人才和企业发放贷款1万多笔。率全省之先开展瓯海眼镜产业技能小镇培育试点工作。
(五)大力营造“崇技尚能”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认可技能价值,尊崇技能人才,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物刊发相关报导30余篇次。开展“瓯越工匠”、高技能领军人才等系列技能人才遴选工作。
来源: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