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济建设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提案者围绕制造业倍增行动、产业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等出谋划策,提出提案225件。
关于制造业倍增发展的提案和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提案,强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1%,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喜态势。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的提案,强力推动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油地合作,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厚重。
关于推动院校、企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市科学院成功挂牌创建省级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联合中原石化公司技术攻关,建成国内第一条生物基聚烯烃生产线,取得了首年即出成果的可喜成绩。
聚焦政治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提案者围绕民主监督、司法公正、基层治理等积极建言,提出提案59件。
关于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方面的提案,有力推动“开诚商量”协商品牌建设,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履职,极大促进了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提案,推动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民营企业腐败治理、权益维护协作等制度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于进一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提案,推动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聚焦文化建设
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提案者围绕打造文化品牌、完善公共服务、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加强基础教育等提出提案60件。
关于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类的提案,我市成功举办全省杂技展演暨杂技艺术周活动,网络浏览量达1.6亿人次;与中青旅合作的农旅深度融合示范项目“蘑菇点灯”成功落地;龙湖文旅功能提升,蝴蝶岛水上运动基地建成投用。
关于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方面的提案,推动我市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个、乡村文化合作社120个、体育公园3个、足球场地87个,超额完成“十四五”省定目标任务。
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方面的提案,我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增加学位2000余个,入学难问题有效缓解;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圆满解决困扰多年的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供暖问题。
聚焦社会建设
助力解决急难愁盼
提案者围绕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提出提案119件。
关于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提案,我市新建公共停车位1241个、充电桩1048台。选取25条道路、设置3000余个夜间临时停车位,停车难问题明显改善。
关于强化养老服务保障类的提案,推动建成市、县“1+7”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立技能服务站点12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15个、农村幸福院2016个;建成老年助餐点455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500户。
关于供暖供热类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新建高温管网6.2公里、换热站7座,新增供热面积116万平方米;建设3个绿色热源中心,新增供热能力1050万平方米。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提案者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提出提案6件。
关于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追踪管理的提案,将建议纳入《濮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龙丰热电等项目实现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提案,我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入“十大民生实事”,持续开展以整治“六乱”、开展“六清”为主攻方向的整治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提升。
关于烟花爆竹由全面禁放转向限制燃放的提案,我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四项约束性指标均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其中,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在此基础上,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民风民俗传承,全省第四个发布“禁改限”措施,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传统节日需求。
记者 樊欣欣
来源:濮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