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 奋发进取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全市上下承压前行、砥砺奋斗的不凡之年。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惠民生、守底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迈出坚实步伐——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18.6亿元,增长5.1%,增速与全省持平,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迈上一个大台阶,站在了新的起点,在濮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1亿元,财政总收入188.6亿元、增长9.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9元,增长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9亿元,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7%、制造业投资增长56.1%,均居全省第二位;
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000亿元、2000亿元,达到3175.5亿元、206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597.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多项重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大事要事捷报频传: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实现“四连优”;
“一码集成”典型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入选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城市;
不动产登记改革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以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发展”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五项举措助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四有政务服务品牌”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梯队;
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晋升全省唯一四星级现代服务业开发区;
台前国家棉花羽绒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为长江以北唯一国家级羽绒质检中心;
全国首份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落地濮阳;
君恒生物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书的民营企业;
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首年出成果;
圆满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综合评估,有望实现“四连冠”;
连续十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市;
市司法局、财政局、民政局、科技局荣获全国先进单位。
这一年,我们狠抓投资扩内需,经济发展进中向好。重点项目结出硕果,29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5.3%,218个“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成绩居全省第一方阵。市场消费扩容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上级资金4.1亿元,拉动消费30.2亿元。全年接待游客346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8.5亿元。
这一年,我们主攻制造强引擎,产业升级步履铿锵。聚链成群势头良好,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基材料、绿色家居、油气装备3个集群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油气装备创新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培大育强梯次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9家。企业服务精准发力,濮阳荣获“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
这一年,我们创新引领增动能,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创新平台扩量提质,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中试基地1家、市级各类研发平台31家。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这一年,我们统筹协调促融合,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城市更新提质加速,城镇化率达到53.5%。棚户区改造57969套、竣工7906套。“保交房”交付18045套,交付率96%。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粮食总量达到61.3亿斤,实现18连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238.9亿元,占全市的61.4%。
这一年,我们夯基垒台优功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设施逐步联通,物流网络日趋完善,能源优势持续彰显,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环境向优而行。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对外开放成果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谋福祉,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10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民生支出26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5%。生态底蕴更加深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效果显著,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PM2.5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地方债务有效化解。安全生产标准导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结对帮扶典型做法被应急管理部推广。
这一年,我们想方设法破困局,复杂问题迎刃而解。彻底解决濮范高速破产重整案。在中原市场开业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劳动市场群众安置、天龙市场改造等复杂问题,金宇市场重新开工建设。杂技公园公共用房改建为“科科岛”,老杂技厅改造为龙都剧院,建成投用郑州“濮阳中心”,实施绿色热源供应中心项目,彻底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区热源单一、供应不足问题。
二是深化文旅融合,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做活做精文旅产业。提振扩容消费能级。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创新赋能。强化项目支撑。提升园区能级。
四是夯实基础能力,建设豫鲁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构建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华北能源基地。构筑现代水网体系。提升焕新城市品质。
五是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做强特色富民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振县域经济实力。
六是持续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好重点改革“助推器”。提升营商环境“品牌度”。注入招商引资“催化剂”。开辟区域合作“新航道”。
七是兜牢发展底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不断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创新社会治理。
一是着力化解群众出行难题。开通濮阳东至郑州东直达高铁,优化高铁站口通车行车线路。开通濮范高速段文明路出口,开工建设濮范高速濮阳东开放式服务区。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拓展通办区域至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全新模式,达成50项市级、100项县级事项“跨省通办”。
三是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4个,建成投用2个、开工建设2个,新增床位952个、餐位1300个。
四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通“龙湖游”沉浸式互动游览项目。充分发挥“龙都剧院”作用,开展惠民演出30场。开展戏曲进基层惠民演出160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20场、文艺进社区活动200场。
五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93个、惠及居民23540户。
六是提升城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建改造雨水管网8.1公里,新建污水管网10.8公里。
七是构建餐厨垃圾处置体系。开展厨余垃圾源头分类、专车清运、资源化利用,日收运处置量达到60吨。
八是打造新型公园绿地。新建改造公园绿地5处。
九是实施光伏惠民行动。建设分布式光伏设施,装机容量3万千瓦,降低用电成本。
十是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公益体检。为符合条件的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自媒体工作者等2500名新业态劳动者免费体检。为市城区符合条件的3000名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热线接线员、环卫工人、农民工开展公益体检。
十一是提升群众应急救护能力。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急救技能培训,受益群众3万人次以上,救助白血病和先心病患儿30人以上。
十二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500场,覆盖在校生5万人次。
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落实油地高层对接机制,探索建立共同向上联系承接、风险联合防范管控、应急救援培训、产业转化应用等机制。健全服务油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力服务油田稳产增产、创新创业,建设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
深度拓展项目合作。争取100万吨原油就地转化利用。推动煤层气矿权出让,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产销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推动天然气交易平台建设。扩大氢能应用场景,落地中国石化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探索建立国企、改制企业、油田专业化队伍、民营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共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加速科创联合攻关。打造展示、培训、交易、孵化、服务五位一体的“科创中心”。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联合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与濮阳市主导产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联合建设社会通用工种实训基地。探索组建河南省石化行业产教融合体。
推动油地共融共建。持续做好“三供一业”运营维护。擦亮“中原石油城”城市名片,挖掘中原油田展览馆、中原油田发现井等特色文旅资源,打造高颜值网红打卡地,举办油田研学实践文体活动。
始终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标准。
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
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始终把担当实干作为鲜明导向。
始终把严守纪律作为底线要求。
记者 王莹
来源:濮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