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心 体育助康…多维度发力扬起“淮上风帆”

民生   2025-01-04 08:31   江苏  











做好残疾人文体服务工作,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作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淮安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和《中共淮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决定》持续推进。重点聚焦文体人才队伍建设、文体服务供给和文化品牌建设三个维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扬起残疾人文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淮上风帆”。
“残疾人故事分享会”“轮椅马拉松”活动“硬核出圈”;
淮安姑娘徐冕、黄路在杭州亚残运会、巴黎残奥会上共斩获131铜,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首家“盲文书籍流动图书馆”方兴未艾。

据最新发布的全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结果显示,淮安“弱有所扶”水平指数达到96.37,位居全省第二。

01
坚持面向基层,把残疾人文体人才队伍“建起来”

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关键在人才。近年来淮安坚持面向基层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通过召开多层次座谈会、走访调研、问题解剖等形式,发掘本地残疾人文体人才,组建稳定的文体人才队伍。重点建立了残疾人文体特殊艺术人才库,涵盖文化、体育、职业技能三个大类、37个小类。对人才库中的残疾人做到“三个优先”:即在各类比赛中优先选送、在各类评选中优先推荐、在各类培训中优先组织。目前,人才库中的残疾人已从最初的104人增长至271人,两年内连续增长160个百分点。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462课时,培训残疾人1750人次。
依托库中人才常态化开展“文艺走基层”活动,2023年以来,共组织演出8场,5000余人观看,实现了市、县(区)全覆盖。2023年,选送节目成功参加《我的梦》——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走进淮安演出,社会反响热烈。

努力打造衔接有序、定位准确的残疾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邀请江苏省残疾人运动队教练员组成选拔小组深入到淮安市清江浦区、淮阴区等7个县区开展运动员选拔工作,2023年至今共选拔运动员苗子85人。
02
聚焦融合发展,让残疾人文体服务资源“火起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残疾人文体事业的大舞台上,不能只唱“独角戏”。淮安市锚定“融合发展”目标,以“内部融合+外部融入”激活供需两端,促进残疾人文体产品服务“火出圈”。

内部融合即是将残疾人文体事业融入各项残疾人工作日常。

一是与康复工作融合。依托新建成的肢体障碍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和无障碍体验馆,将残疾人文体服务融入心理重建、生活重建、职业重建“三位一体”生命回归路径。同时将人文关怀融入科技辅具孵化,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文艺表演《不屈的灵魂——脊髓损伤康复技能展示》震撼人心;光明手环设计在全省首届科技辅具创意创新大赛中获奖,并入围长三角地区科技助残创意评选。

二是与就业工作融合。将非遗技艺传承作为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嵌入“助残空间”、建设“美丽工坊”等形式,展示、生产造型精致、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在让残疾人传承传统文化精蕴神髓的同时,增加收入,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目前全市共建成“美丽工坊”省级示范点2处。

三是与托养工作融合。在每个县区创建“活力残疾人之家”“文艺残疾人之家”“书香残疾人之家”,组织其中的残疾人、老人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目前淮安市已创建此类残疾人之家23个。

四是与教育工作融合。统筹残联、特校等部门力量,打造残疾人文艺精品。成功举办淮安市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选送4个节目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节目评比均获奖,其中小品《让座》获得一等奖、二重唱《我与命运共辉煌》和舞蹈《热血战旗》获得二等奖、电子琴独奏《丰收锣鼓》获得三等奖。

外部融入即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残疾人文体事业主动融入本地重点文体项目场景。

一方面是融入“书香淮安”建设,先后举办“残疾人读书分享会”、“残疾人故事分享会”邀请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分享阅读体验,讲述奋进故事。特别是“残疾人故事分享会”期间,诗朗诵《残疾人,你为什么要这样》,情景剧《自强不息·生命精彩》《我要去北京》等节目精彩纷呈、催人泪下,现场观众达到300人,线上观看达到5000人次。

另一方面是融入“淮安马拉松”品牌

在2023-2024两届“淮马”期间,组织残疾人轮椅方阵参加5公里“健康跑”,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5名“轮友”参赛。组织方在现场对轮椅方阵作了专门介绍。残疾人文体事业影响力强势“破圈”。

03
紧贴现实需求,使残疾人文体特色品牌“亮起来”


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受限,获取知识往往不如健全人便利,而盲人因为残疾的特殊性又是残疾人中在阅读、学习方面最为不便的群体,同时对知识的渴求也最为迫切。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贴残疾人现实需求,打造盲人阅读服务品牌,切实他们的“急难愁盼”。
一是加强手语推广。在“全国助残日”、国庆等重要节点的快闪表演中插入手语环节,于市政务服务中心“助残空间”循环播放,在空间内嵌入“手语推广区”和“读书角”,添置手语书籍,增强群众对手语的知晓度、接受度,目前“助残空间”人流量已超40000人次。
二是设立“盲文书籍流动图书馆建立全省首家“盲文书籍流动图书馆”,为全市盲人提供“零距离”服务。图书馆共有推拿按摩类、医疗保健类、文学作品类盲文书籍41101册,盲人在“阅读微信群”预约登记后,通过专人上门、邮寄等方式,将盲文书送到盲人手中,解决了盲人“出行难”“阅读难”的问题,被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残联视频公众号等广泛宣传。
三是帮助盲人“听见世界”。为全市视力残疾等级一级、二级的有听书需求的人员购买价值143元“喜马拉雅”听书会员年卡,残疾人自付23元,剩余120元部分由市残联补贴。特殊困难家庭可享受全额补贴。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淮安市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提出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通过建立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基地、挖掘特奥后备人才、扩大盲人阅读“朋友圈”等措施,持续推动残疾人文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全市残疾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素材来源:淮安市残联

编辑制作:祝  叶

审      核:江苏省残联宣文处


江苏残联
融合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网上服务等内容,在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及时、更充分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为社会各界朋友了解江苏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效平台和透明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