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兽评说 | 202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内地1405人入选 | 附全名单

文摘   2024-11-21 10:55   德国  

2024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发布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今年,科睿唯安向6636人授予6886人次的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中国大陆今年再次保持第二位,共有1405位高被引科学家(20.4%)。

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对所在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今年共有 6636 位研究人员共 6886 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由于一些研究人员在一个以上ESI学科入选,因此入选名单的总人次数超过了入选科学家的总人数。在2024年度名单中,3560 人次入选 20 个ESI学科,3326 人次入选跨学科。今年的名单是根据2013年至2023年这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遴选得出。

6636名科学家入选

一些杰出科学家同时在多个ESI学科入选:216人入选两个学科,22人入选三个或以上学科。

这些高被引科学家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但85.4%的研究人员集中在其中的10个国家和地区,仅前5个国家和地区的就集中在 74.4%,这凸显了全球顶尖研究人才的显著集中。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高被引科学家最集中的国家,2024年有2507人,这相当于该群体的36.4%。

中国大陆今年再次保持第二位,共有1405位高被引科学家(20.4%)。自 2018 年以来,中国大陆在高被引科学家中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英国 563 名研究人员(8.2%),今年再次位居第三,紧随其后的是德国(332 人)、澳大利亚(313 人)、加拿大(206 人)、荷兰(185 人)、香港(134 人)、法国(126 人)和新加坡(108 人),新加坡今年取代意大利进入前十。

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TOP10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以308人次位居全球榜首;哈佛大学以231人次位居第二;斯坦福大学以133人次位居第三。紧随其后的是清华大学,较2023年上升一个位次,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则以90人次排在第五位。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十的国家或地区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机构

在学科统计方面,跨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最多,共有3326人次。另外排名前五的学科领域分别是临床医学(443人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247人次)、材料科学(232人次)、神经科学与行为学(231人次)
中国内地1405人次上榜
从中国内地高校入选数统计来看,清华大学位居首位,达92人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52人次入选,紧随其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各有37、35、33、32人次入选,均在30人以上,表现不俗。
入选科学家数量大于等于20人的高校还有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内地高校入选人次统计的完整名单如下(仅统计入选科学家第一单位)。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科研大匠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点评

科睿唯安发布的202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再次显示了中国学术界的崛起,

尤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表现格外突出。

然而,结合国内外学术环境的差异,

这些数据的背后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国内高校近年来在高被引论文数量上的增长令人瞩目,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科研投入的持续加大,

以及政策上对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强力支持。

自2018年以来,

中国高被引科学家的比例翻倍,

这表明中国科学家正加速进入全球学术主流。

然而,这也反映出国内学术界高度量化的评价体系,

发表高被引论文常常成为科研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这种体制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推动数量上的突破,

但量变是否会引起质变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比之下,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学术生态更注重长期的创新和成果转化。

以美国为例,其在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得益于其深厚的科研传统、完善的科研环境以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国外高校中,单纯的高被引并不是学术成就的唯一衡量标准,

研究的实际影响、跨领域的合作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同样重要。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始终保持较高的学术声誉,

不仅依赖于其高水平的论文输出,

还在于其对全球学术生态的深远影响。


国内外学术合作的模式也有所不同。

国内的科研合作更多集中于高校与科研机构内部,

而欧美国家则更加鼓励高校、企业以及跨国团队的联合研究。

特别是在应用型学科领域,

如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使得研究更贴近实际需求,

也更容易实现创新突破。


国内学术界需要警惕“唯论文论”的倾向。

尽管高被引是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但它并非衡量科研价值的唯一指标。

科研的真正意义在于推动科学进步和技术应用,

而非仅仅在文献计量学上占据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在全球学术竞争中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科研体制、评价机制以及合作模式上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的重点,应是如何从“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

真正实现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


最后广告时间,

如果屏幕前的小伙伴有兴趣到海外发展,

申请全奖硕博职位,

请关注我创办的DIY飞跃计划】。

1000+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咨询师的语音/留学咨询,

借鉴同专业学长/学姐 过来人的经验。
毕竟,选择(对的国家、对的专业)大于努力!
留德华叫兽: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 The  End ·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VIP微信群:【留德华叫兽VIP群】: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直播连麦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

留德华叫兽
六分教育,四分科普,聚焦硕博/留学/海外/科研--德国数学博士,斜杠青年,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副业自媒体\x26amp;三个社区(留学科研辅导/留学海归硕博交友/运筹学),全网100W+关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