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反映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受助对象方某晒国内外旅游照,引发广泛关注。学院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面谈涉事学生,查阅有关材料,审查认定程序,开展相应调查工作。
经核实,方某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于2021-2022学年、2023-2024学年、2024-2025学年秋冬学期被认定为资助对象,2022-2023学年因经济困难有所缓解未申请资助对象资格,资助的认定流程和申请材料符合《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今年以来,该生有多次出行各地的情况,其中旅游3次。经学院研究,认为该生存在《办法》规定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取消其受资助资格。目前,学生本人已经认识到错误,接受处理结果,并做了书面检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前言
本文转自我在该知乎问题下的回答,以及其他几个高赞回答。
浙大这份通报显示,
涉事学生在不同学年都获得了资助资格,
且"资助的认定流程和申请材料符合规定"。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程序符合规定,
为什么还会出现资助对象有能力频繁旅游的情况?
这说明现行的资助认定机制存在漏洞,
无法真实反映申请者的经济状况。
一个真正有效的资助体系,
应当建立在严密的审核机制和动态监管之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在985等名牌高校中,
找到真正的贫困生越来越难。
这不是一句调侃,
而是残酷的现实。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
优质教育资源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
家境优渥的学生从小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升学竞争中自然占据优势。
反之真正的贫困家庭子女,
往往在高考之前就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越是名校越是热门专业,
越难找到符合条件的贫困生。
在完成资助指标的压力下,
院校不得不放宽认定标准,
这就造成了资源分配的扭曲。
资助资金是否真正发挥了扶贫助学的作用,
不得不打上问号。
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高校需要完善资助对象的认定和监管机制。
资助资格的认定不能仅凭书面材料,
应该完善助学金的动态管理机制。
既要严格入口关,
确保资助真正到达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
也要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
对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学生,
采取渐进式退出,
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但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正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这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
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对于浙大这个个案的处理,
学校的做法可谓轻重失当。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处理,
要求其做书面检查;
另一方面对于资助认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深入反思"。
这种处理方式,
显然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要建立更严格的资助认定标准,
完善动态监管机制,
确保资助资金真正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只有正视问题,
从制度设计到具体执行,
都做出相应的改进,
才能确保助学金这一善意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而不是沦为一种被扭曲的资源分配方式。
最后,想要申请海外博士的小伙伴,
欢迎在我公众号后台回复“博士申请”,
加入全球各个国家的【博士申请群】交流~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8993474/answer/38839562988
3 多功能墨子夏子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8993474/answer/38804182161
4 尤莎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8993474/answer/38808495453
最后,欢迎关注
我每周日在视频号举办的【直播连麦咨询】
如果想要与我1V1连麦咨询
请点击下文加入【连麦直播陪伴申请VIP群】: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VIP微信群:【留德华叫兽VIP群】: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直播连麦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