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两会在昆明市召开,省人大代表、省妇联主席农布央宗提交了《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完善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议》。
“专门学校是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有效场所,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教育矫治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有效手段和现实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农布央宗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频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们通过对专门学校调研发现,专门学校建设存在教育教学内容不统一、工作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缺位、教师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水平和教育矫治成效。”
据悉,自1981年在昆明创办了第一所工读学校金殿中学以来,目前云南全省共有30所专门学校(2所在建),已有的28所学校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鉴于此,农布央宗建议,健全评估体系,严把入学离校关。成立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开展入校评估,听取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及原学校、未成年人监护人、未成年人本人的意见后,由评估小组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频次、法律后果、危害程度,并结合家庭、学校、精神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发表意见,对需要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的情形进行说明,经评议、合议后形成评估结论。
“特别是开展在校评估,定期对未成年人的矫治进展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矫治阶段性目标和方式方法。”农布央宗着重强调,同时要开展离校评估,根据入校评估以及阶段性评估结果,综合判断未成年人是否已达到离校的标准。
对于因教材不统一,致使教学质量难以评估等问题,农布央宗建议尽快由教育部门推动编写与使用统一规范的教材,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课程设置应兼顾教育与司法属性,涵盖法律知识、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保障好教师待遇,才能激发教师职业热情。”农布央宗建议加快落实相关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给予专门学校教师适当优待,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保障,以吸引和培养未成年人专门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应确立一套针对专门学校的教学评估标准,为教师的晋升与评优提供客观依据,并有效监测评估学校的教学成效。
她还建议,建立回访制度,巩固教育矫治成果。在未成年人离校之后,专门评估小组应实施定期跟踪回访机制,并与未成年人家庭及学校建立紧密的沟通桥梁,共同监测和支持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巩固强化矫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