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北京的冬至节
文
张 勃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循环恒有度,阴极复生阳。”岁月循环有序,阴极之后,阳气回生。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运行至黄经270 度时,即交冬至节气。冬至日不仅是自然时间的关键节点,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人文时间,兼具节气和节日的双重身份,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古都北京,冬至节格外引人注目。
应节迎阳修大祀:祭天祭祖
冬至圜丘祭天是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早在《尚书》中已有“告于皇天后土”的记载,周朝更将其制度化。北京长期为都城,金元时期都修建过圜丘。今天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东南的天坛,则是明清时期修建和改建而成的祭天场所。“应节迎阳修大祀。”冬至祭天,蕴藏着对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既是皇权至上的表达,也体现了国家最高统治者为苍生祈福、愿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若无特殊原因,皇帝一般都要亲自前往圜丘祭天,无法亲身去的,也会遣官代替。其基本流程包括祭前准备,如视牲、斋戒、写祝文、准备祭品、整理祭器等。祭祀典礼则主要包括迎帝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配有相应的乐曲,称为中和韶乐。中和韶乐今天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们可以在天坛神乐署里听到这一“华夏正声”。除了祭天,皇帝通常还会举行朝贺仪式,并有赐宴的做法。民间在明中期以前也十分重视互相拜贺。
冬至也是祭祖的日子,明清两朝都会遣官祭拜祖陵,官员和普通民众也祭祀祖先,感恩祖德。清张茂节、李开泰《大兴岁时志稿》《宛平岁时志稿》均载 :“十一月冬至日,百官朝贺毕,退祀其先。”清代时满人则祭堂子,根据夏仁虎《旧京琐记》记载,祭堂子要“植竿于庭而燎祭焉。稍有力者必用全猪羊”。祭祀礼仪结束之后,还要招待亲友一起吃饭,叫作“吃克食”。
▲冬至圜丘祭天是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
冬至祭祖是慎终追远的仪式,它使逝去的先人回到当下,从而沟通了过去与现在,进一步增强了生者与逝者的联结。冬至祭祖也是敦亲睦族的仪式,它提供亲友聚会的契机,使大家在共同缅怀先人和共享美食的过程中加深情感,增进认同。
冬至馄饨夏至面,
迎福践长献履袜:饮食与服饰
京师有民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关于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将馄饨之形与冬至时节阴阳相包裹的天地混沌之象加以比附,冬至日吃馄饨有助于破阴释阳,促进阳气的生长。如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管。”除了馄饨,冬至还吃饺子,并用饺子祭祀祖先,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预日为冬祀祖羹饭之外,以细馅包角儿奉献。”这里的角儿就是饺子。馄饨和饺子依然是今天北京人的冬至食品。在饺子和馄饨之外,传统社会北京地区冬至还有其他一些节令食品,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此月糟腌猪蹄尾、鹅脆掌、羊肉包、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冬笋到,则不惜重价买之。”
消寒会也往往伴有饮食。冬至之后,天寒地冻,官僚士夫、文人雅士往往围炉宴饮,或绘画赋诗,叫作“消寒会”。更有讲究的,消寒会要九人参加,每九日一会,以九盘九碗为餐,饮酒时必以“九”或与“九”相关之事物为酒令,以“取九九消寒之义”。消寒会流行较为普遍,《红楼梦》第92回就写道:“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清代佚名《燕京杂记》的作者也记载了参加消寒会的情况:“余寓都,冬月亦结同志十余人饮酒赋诗,继以射,继以书画,至十余人,事亦韵矣。”清代方濬颐《梦园丛说》中提到消寒会的饮食和快乐:“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前陈,战拇飞花,觥筹交错,致足乐也。”
▲馄饨和饺子依然是今天北京人的冬至食品
关于冬至节的服佩和装饰,刘若愚《酌中志》记载,这天“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补子,是官服胸前或后背上织缀的一块圆形或方形织物,“阳生”补子是表现阳气生发的补子,根据现存明后期双龙阳生纹圆补,其图案设计为两只升蟒和两只卧羊,卧羊昂首,口中吐气,以表现“阳、生”的意蕴。“绵羊引子”纹样的画贴为童子骑绵羊,头戴狐帽,肩扛梅枝,梅枝上挂鸟笼,寓意“喜上眉梢”,引领一群小羊。由于“冬至一阳生”,羊谐音阳,绵羊引子也具有助阳之意。清代也有类似习俗,故宫旧藏乾隆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天空为宝蓝色,上有五彩瑞云。山坡草地之上,苍松绿树之间,3名男童与9只小羊正在嬉戏。图上方有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九羊意寄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九羊代表九阳,三太子代表“三阳开泰”,表达了严冬之中对春天的向往。
在服饰方面,北京冬至日还有儿媳制作鞋袜、敬献公婆的做法,是祝愿长辈吉祥长寿的温暖仪式,今天仍值得传承。
余寒消尽暖初回:九九歌与消寒图
数九,一般指冬九九,是一种以冬至日为标志、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表述气候物候变化的计时方法,一般从冬至这天或次日进入“数九”,数过九个“九”,正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此时“余寒消尽暖初回”,天地之间已是生机盎然了。数九之俗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明清北京广泛流行,并形成九九歌和消寒图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录有九九歌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该歌谣以记述气候变化为主,兼及物候和人事,同时对冬天受冻的穷人给予了很大的同情。另有一首“九九歌”将时间推迁和气候、物候相联系,并融历史典故、小说事件人物与当下生产生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九天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传舜位夏传桀,武王伐纣列国争。二九朔气终难挡,七雄各出并争强,秦王兼并用王翦,万里江山属始皇。三九海水冰似山,曹操百日下冰川。黄盖订下苦肉计,火借东风烧战船。四九隆冬正大寒,三气周瑜在江边,诸葛武侯去吊孝,震动东吴百员官。五九迎春地气温,霸王力勇挡千军。萧何月下追韩信,樊会威震宴鸿门。六九年来正月中,汴梁结彩放花灯,李逵大闹西施府,梁山聘请宋公明。七九行人把衣宽,苏秦背剑去求官。全凭三寸舌不烂,六国封相锦衣还。八九南来燕北飞,知遇子路泣颜回。仲尼且述尧舜志,三千弟子谁敢违。九九八十一日完,大舜扶犁去耕田, 天空日月如梭转,春夏秋冬四季翻。
如果说九九歌主要通过念唱的方 式,以声音表述冬至以来的时季感受及生产生活,那么消寒图则是以图画或文字的形式显示自冬而春的转换过程。
消寒图有染梅的方式。“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梅凌寒而放,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古人通过染梅而数九,不仅与时令相吻合,也表达了对梅的礼赞,彰显了诗意与匠心。另有一种与染梅类似的涂圈方式:将纸等分为九格,每格墨印九个圆圈,从冬至日或冬至次日起每天涂一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阴天涂圈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虽不如染梅富有诗情画意,但也自有特点,使人格外留意每天的天气变化。
填字是对九笔画且笔画中空的九个字进行涂描,从数九始,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九则事毕。徐珂《清稗类钞》记载道光皇帝对消寒图也很感兴趣:“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这里将填字与天气记录结合在一起,是君臣合作的成果,其间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如今,伴随着传统节日的复兴,九九消寒图又重新出现,成为今天北京人过冬至节的有趣活动。“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冬至之后,冰天雪地,拖床、溜冰、冰球等冰戏活动,也为北京人的漫漫长冬增加了趣味和色彩。清代,冰戏更发展成为一种集军事训练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育活动。乾隆年间,张为邦和姚文瀚作有《冰嬉图》,生动描绘了皇家冰嬉的壮观场面。一阳来复气回新。传统社会北京的冬至节礼俗活动丰富,其中一些传承至今,而冬至节中蕴藏的阴极阳生的辩证理念尤其值得珍视。
来源:北京观察
•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
反映委员真知灼见
搭建互动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