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故事|让科学家精神在中关村“特楼”熠熠生辉

学术   2024-12-11 18:19   北京  

点击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年,在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北京市科协提交的一份团体提案,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件提案的内容,是关于中关村科源社区的三栋楼房的拆迁问题。


中关村科源社区



群星熠熠的特楼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选址中关村,作为科研发展基地,除建设一批科研大楼,作相关研究所使用外,还配套建设数十栋住宅楼,其中13、14、15号楼,被中科院的老住户们称为“特楼”。

“特楼”之所以“特”,首先是结构与其他宿舍迥然不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面积较大,房间较多,有带浴盆的卫生间和设备齐全的厨房。

这3栋楼里,曾集中居住了60余位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知名科学家,其中包括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这么小的范围里,云集着这么多的顶级科学家,不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中国更是独一无二。


钱三强、何泽慧的书房。中关村街道供图



市科协为老科学家发声


2011年,随着北京中关村地区的改造,“特楼”被列入改造拆迁范围。听到这一消息后,中科院老专家通过海淀区科协向北京市科协提交了《关于将中关村13、14、15号三座“特楼”列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的建议》,希望市科协可以为保护工作发声。

市科协高度重视这份建议,专门与海淀区科协和提交建议的老专家进行了沟通,并共同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特楼”曾经居住了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赵九章等60余位大科学家,他们中既有“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也有“863”高科技计划的倡导者。这些科学家绝大部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还被聘为国外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满怀对新中国的向往、向科学进军的追求、为中华民族争气的信念,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克服万难回国献力,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一直呼吁保护“特楼”,但是,历史建筑却并非文物,不受法律保护,已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迁范围的“特楼”何去何从,引起中科院一批老科技工作者广泛忧心和关注。


“特楼”的楼梯历经岁月沧桑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文化设施及近代文人故居,但唯缺现代科学家故居。而“特楼”是我国科学名人群居之所,建筑物保存基础良好,是修缮改建为科学名人故居最适宜的场所。本着对历史负责、传承精神根脉的原则,市科协采纳了这份建议,并作为团体提案提交2012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提交后,因其是公开提案,《北京晚报》以《中关村“特楼”面临拆迁改造 钱学森等60余大家曾先后入住》为题做了专门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特楼”保护传承迎来新起点


提案的承办单位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海淀区领导主持召开“关于中关村东区高研楼保护工作专题会”,对“特楼”保护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在与中科院行管局及当地派出所核实的基础上,海淀区政府组织了由市科协、中科院行管局、市规自委、市文物局、海淀区科协、海淀区文化委及中科院专家代表组成的“中关村东区三座‘特楼’保护工作协调会”,对三座“特楼”的保护工作进行讨论,并听取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多方意见,最终决定原址保护14号楼,保留13、15号楼。

提案的提交和办理受到了社会和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关于将中关村13、14、15号三座“特楼”列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的提案》也于2013年获评市政协优秀提案。更值得欣喜的是,2019年6月21日,“特楼”被公示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这也成为“特楼”保护和传承的新起点。同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中关村“特楼”成为物化的“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生动体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不断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实现人生价值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政协 


•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

反映委员真知灼见

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北京政协
聚焦北京市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为社会各界了解政协提供互动交流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