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断电”!探访全球最大“草光互补”光伏基地,液流电池等混合储能破解“长时+高频”双需求

科技   2025-02-04 09:00   浙江  

活动预告

【开年盛典】为行业培养和造就世界科技前沿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助力液流产业化发展!CFE2025中国液流电池青年科学家论坛将于3月3-4日在杭州召开,诚邀国内外科研院校专家、老师、本/硕/博学生等踊跃报名和投稿,期待看到更多新鲜血液科研、学术成果和优秀论文,报告征集:周工15975642556(微信同号),扫码即刻报名!


  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的戈壁滩上,寒风裹挟着细沙呼啸而过。但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2GW光伏基地(一期)的“蓝色海洋”中,仍有数名工作值班人员,穿梭于181万块光伏板之间。

  这个全球最大的“草光互补”光伏项目,不仅是生态+能源应用的标杆工程,更成为新春佳节里“追光者”们坚守岗位、点亮绿电未来的生动注脚。

  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县阿合雅光伏产业园内,坐落着构网型混合储能项目——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我国光伏产业在生态治理与能源转型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生态与能源如何“双向奔赴”?“超级充电宝”如何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革新,破解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难题?近日,记者走进两个项目现场,对话建设者与管理者,揭开“戈壁奇迹”背后的故事。

光伏板。封面新闻记者边雪 摄

戈壁“蓝海”如何点亮绿电未来?

  新春佳节,当万家灯火点亮时, 茫茫戈壁上的“蓝海”依然静静输送着清洁电力。

  2024年11月30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2GW光伏基地项目(一期)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体投运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也是中核集团单体投运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

  该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000MW,配套建设1座220kV升压站、53km220kV送出线路,以及1座装机容量为250MW/1000MWh储能电站,总投资38.3亿元。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22294.3万(12.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燃烧标准煤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7万吨。

  在这里,每一块光伏板都是生态修复的种子,每一度绿电都是向“双碳”目标的致敬。这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记者在项目现场注意到,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的光伏板下,盐生草与碱蓬顽强生长,与远处裸露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

  光伏遮阴减少30%水分蒸发,补播草种成活率超80%,3年内这里将形成“光伏绿洲”。数据显示,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相当于再造6万亩森林。

  这种“草光互补”模式颠覆了传统认知:光伏阵列不再是生态“入侵者”,反而成为荒漠治理的“修复师”。阿拉尔市林草局专家指出,光伏板有效抑制扬尘,配合滴灌系统,已带动周边2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提升12%。

  兵团能源局数据显示,当前辖区新能源装机达680万千瓦,预计“十四五”末占比超50%,成为南疆最大清洁能源基地。

  当被问及春节期间在岗职守的感想时,中核汇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疆检修中心安全专责杨凯告诉记者:“我们的坚守,就是给祖国的新春礼物。”

  “我们的新年愿望,就是在春节期间,保证千家万户好电力的供应。”李昌权展望:“项目二期将探索‘光伏+制氢’,未来每年可产绿氢2万吨,为南疆化工产业脱碳提供支撑。”

储能站。封面新闻记者边雪 摄

技术突破:混合储能破解“长时+高频”双需求

  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县阿合雅光伏产业园内,坐落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构网型混合储能项目——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新华(阿克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昌权向封面新闻记者揭秘了“超级充电宝”如何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革新,破解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难题。

  “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与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技术,分别承担调频与调峰功能。”李昌权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磷酸铁锂电池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可快速平抑电网波动;全钒液流电池寿命超20年,4小时长时储能成本更低。

  据李昌权介绍,这种组合既满足电网对快速调频的需求,又通过长时储能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撑。“预计项目投运后,年调峰能力达3.6亿千瓦时,可减少弃风弃光率约15%,相当于为新疆电网增加一座中型水电站的调节能力。”

  封面新闻记者在项目现场了解到,该项目首次将构网型储能纳入电网规划,其主动构建电压频率的技术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提供稳定支撑,相关经验有望写入国家标准。

  尽管项目取得突破,李昌权指出三大挑战。价格机制待完善:容量租赁缺乏指导价,调频补贴退坡速度与市场成熟度需匹配;“构网型储能并网检测、调度规则尚未统一;长时储能经济性:全钒液流电池初始成本仍偏高,需规模效应降本,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对此,新华能源计划拓展“储能+制氢”“虚拟电厂聚合”等新模式,并联合高校攻关钒电解液回收技术。“我们的目标是让储能成为电网的‘战略资源’,而非新能源的‘附属品’。”李昌权总结道。

  兵团数据显示,当前辖区新能源装机达680万千瓦,2025年占比将超50%,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能源枢纽。

  从戈壁滩上的“生态负资产”到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构网型混合储能项目正在见证中国储能的蜕变。正如李昌权所言:当技术突破遇上政策支持,市场化浪潮将催生更多‘超级充电宝’。这场能源革命的新篇章,正在新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新疆报道)

近期热点及活动

1、初版议程 | 全球液流电池首次千人大会—CFE2025第四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暨展览会活动日程发布,3月3-4日,相约西子湖畔
2、全产业链乘风起!全球风向、全球最大、首次千人大会—CFE2025第四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暨展览会正式全面启动(3.3-4杭州)
3、关于亚洲液流电池产业联盟暨长三角液流电池储能生态联盟启动仪式及2024年液流电池项目全面统计调研的通知
4、聚焦未来|CFE2025中国液流电池青年科学家论坛3月3-4日杭州召开(第四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5、全球液流行业风向标—CFE2024第三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山东)10月15日圆满落幕!

6、获奖名单 | 2023-2024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TOP30获奖名单发布

7、重磅|2024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地图发布,一图览尽全国液流电池企业

8、全国首个!四川出台钒电池储能产业专项政策


投稿邮箱:1256761899@qq.com



全球液流电池储能
液流储能系统、液流电池、钒电池、长时储能行业最新前沿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