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军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以色列还宣称消灭了哈马斯52张卡牌上的最后一人伊兹·丁·卡萨布,一时间风头无两。
与此同时,以方片面废除了与联合国难民救济机构的合作协议,置10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的生计于不顾,如此咄咄逼人,难怪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固然,哈马斯和真主党多年来的军事行动对以色列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对付这些武装力量,以色列认为用强硬手段方为上策。
但以军事打击为主的路线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恐怕未必。相反,单纯的武力解决思路,很可能会引火烧身。
试想,哈马斯尽管在武器装备上不及以色列,但他们在加沙地下修筑的庞大地道网络,配合灵活的游击战术,令以军始终无法将其连根拔起,即便把眼光投向黎巴嫩,以方面对的真主党武装也绝非省油的灯。
据分析,真主党不仅吸收了现代化作战手段,还频繁动用弹道导弹、无人机等先进武器,令以军吃尽苦头。
更有甚者,真主党竟屡次对以色列领导人进行"斩首"式打击,这对号称中东最强的以色列军队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
需要看到,以色列所面临的不仅是上述武装力量,由伊朗、胡塞武装等组成的地区"抵抗轴心",他们在舆论场合声讨以色列的做法,在战场上更是毫不客气予以回击。一个横行中东的以色列,正在成为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美欧一些国家对以色列的庇护也在减弱。这些年,美国为了维护全球霸主地位自顾不暇,要继续向以色列提供超规格支持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
土耳其联合50多国致信联合国,要求制止武器流向以色列;联合国有关官员呼吁暂停以色列的成员国资格。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
更令人不安的是,以色列近期废除与联合国难民救济机构的合作,将百万巴勒斯坦难民推入绝境。
试问,当一个民族连温饱都成问题时,还会安心坐视自己的权益被侵占吗?历史多次证明,剥夺他人生存权利,无异于自掘坟墓。
事实上,当下巴以冲突的症结,并不在军事层面,而在于以色列长期奉行的强权政治思维,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以色列习惯于用坦克和飞机说话,而非坐下来好好对话。
但单纯靠军事打击,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暴力只会滋生暴力,仇恨只会催生仇恨。久而久之,冲突的漩涡只会愈演愈烈,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普通民众。
以色列目前虽然凭借先进军事技术,在一些战役中占据上风,但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更何况,在道义层面,以色列做法早已失去正当性。
联合国决议、国际法的红线,以色列都在一再突破,归根结底,这反映了以色列决策层的傲慢与偏执。
身处冲突漩涡中的以色列,迫切需要一次战略思维的彻底转变。唯有放下屠刀,以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巴勒斯坦等邻国,以色列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获得持久的和平。
屠刀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和平对话才是打开心门的法宝。但愿以色列决策者尽快认识到这一点,在坠入万劫不复之前迷途知返。否则,以色列只怕真要输掉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了。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