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塞拉利昂提交的一份关于苏丹问题的决议草案,在14国赞成、1国反对的情况下,遭到否决。唯一投下反对票的,正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
作为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为苏丹祈祷和呼吁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一个呼吁停火、加强保护平民的决议,会遭到否决?幕后的博弈究竟有多激烈?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解释性发言中给出了一些线索,他指出,苏丹冲突延宕19个月,平民深陷战火,伤亡不断增加,人道形势日趋严峻,令人担忧。正是基于对苏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中方才投下赞成票。
这番话道出了苏丹令人心酸的现状。这个位于非洲东北部、毗邻红海的国家,本该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蓬勃发展,却长期深陷内战泥潭,成为联合国公认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尤其是去年武装冲突爆发以来,战火迅速蔓延,18个州中的15个都笼罩在硝烟中。仅首都喀土穆所在州,就有超过600万人流离失所。
内战带来的,不仅是无休止的杀戮和恐惧,更有全面的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数据显示,今年苏丹谷物产量较去年锐减46%,粮食供给本就捉襟见肘的苏丹雪上加霜。
很多苏丹人只能以野草和花生壳果腹。有机构预测,到今年底,或有超过200万苏丹人死于饥饿。
家园沦为炼狱,百姓生活在地狱,对于饱受战争摧残的苏丹人民而言,安理会的停火决议,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然而,这束微光,却被俄罗斯轻易地掐灭了。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解释说,决议对谁该负责保护平民、控制边境,由谁决定邀请外国部队进入,存在错误理解。这些都是苏丹主权范畴,英国草案剥夺了苏丹政府的权力。
话语背后,是俄罗斯对苏丹政府的力挺。其实这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俄苏关系全面升温,从军事上的海军基地,到经贸上的本币结算,再到政治上的高度互信,俄罗斯和苏丹的"铁杆情谊"人尽皆知。
在俄罗斯被美西方孤立、通往世界的大门被堵死之际,来自苏丹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对俄罗斯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中方态度耐人寻味,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方投下赞成票。但同时,中方也指出一些国家的建性意见没有被采纳,苏丹的合理关切没有得到重视。这番话外之音,是中方对西方国家操弄安理会,无视当事国主权的不满。
从更深层次看,安理会上演的这出投票大戏,再次暴露了大国博弈的激烈。无论是俄罗斯对英国草案的否决,还是中国态度的微妙变化,从中都能管中窥豹,洞悉国际政治暗流涌动的方向。
对于身处漩涡中心的苏丹而言,外部势力的角力无疑雪上加霜。而作为世界和平的守护者,安理会的内部分歧,无疑让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再次受到质疑。
战火再起的苏丹,不是一个孤案。当今世界,动荡和危机此起彼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各国尤其是大国,能否放下成见,坦诚合作,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一个分裂对立、相互掣肘的安理会,断难担此重任。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