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俗和非遗的冰雪节日到冰雪产业化文旅融合发展

学术   2024-09-09 16:27   北京  




摘要: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切入,以查干湖冬捕节、亚布力滑雪节和哈尔滨冰雪节这三个典型的冰雪节日为例,对冰雪节日的“传统-现代”转型及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冰雪节日作为结构遗产,其“传统-现代”转型可以从传统文化遗产化和文化遗产产业化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冰雪节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等制度安排,即在冰雪民俗等习俗性结构遗产的基础上,还生成了冰雪节日这一制度性结构遗产;另一方面,结构遗产在具体场域中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能动性,能够自发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新结构、新功能,不仅使节日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还能够引导资源配置,加速产业要素的聚集和流动,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变革,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形成以传统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内源性竞争优势。


关键词: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冰雪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遗产;文旅融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ZDGH017);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创新工程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完善研究”(项目编号:2022MZSCX006)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关注。当前,学术界关于传统节日的研究呈现出学科多元化的趋势,由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共建共筑,主要关注节庆的文化渊源、习俗仪式、发展现实、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并从文化资源、结构遗产、知识财产、“国家知识”等角度对传统节日进行阐释。总体来看,当前的文化遗产研究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研究主要以文化遗产本体为核心;中观研究将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相结合,考察城市老街区、传统村寨等小结构和小场域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宏观研究则将文化遗产置于其所在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等大场域和大结构之中进行分析。

冰雪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渊源来看,冰雪节日多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以一种冰雪民俗为基础或由多种民俗聚合而来。冰雪节日地位的确认,使传统民俗以节日庆典的形式呈现于大众视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冰雪节日随时代发展不断衍生新的结构和功能,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的冰雪节日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面,就节日本身谈文化发展问题,而少有研究将传统节日置于具体的场域之中对其进行结构性分析,中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对较少。此外,部分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对冰雪节日的“传统-现代”转型等问题的探讨并不充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意识到创设新概念、建构新理论的必要性,部分研究从单一文化模式的“社会史”式研究拓展为多元文化模式下的节日研究,从对文化本体的静态观察向分析传统节日的结构性作用等动态研究转变。如有研究者提出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指出传统节日是结构遗产,重点分析民族节日“传统-现代”转型的动态发展过程。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是对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费孝通的“文化开发利用观”、李培林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源型发展”理论、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八大理论的综合运用,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和联结,从新的角度看待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是一种更加系统的结构-功能研究范式。在该理论视角下,文化遗产是可开发的资源,属于结构遗产,在场域中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一定的结构性。根据文化遗产的结构性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物质性结构遗产、制度性结构遗产、习俗性结构遗产。结构遗产可以凭借其结构-功能的自主性,能动地实现自我发展,进而形成一些自生结构或自扩结构、自在功能或自扩功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并反作用于具体场域。

根据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笔者作如下研究假设:依托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冰雪民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并固化下来,即在习俗性结构遗产的基础上,还生成了制度性结构遗产。此外,冰雪节日作为结构遗产,能够自发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新结构、新功能,促进地方社会形成以冰雪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内源性竞争优势和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切入,以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和“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三个典型的冰雪节日为例(后文分别简称为“查干湖冬捕节”“亚布力滑雪节”和“哈尔滨冰雪节”),探讨作为结构遗产的冰雪节日是如何实现其“传统-现代”转型及文旅融合发展的。


二、传统文化遗产化——从习俗性结构遗产到制度性结构遗产 


(一)渔猎技艺的活态遗存:从渔猎文明到冬捕节

冬捕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由古老的渔猎文明发展而来。渔猎是我国北方民族独特的生产习俗,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一万年前,查干淖尔人曾逐水而居,以渔猎为生。传闻辽圣宗喜吃“冰鱼”,查干湖湖面平展,冬季滴水成冰,曾是契丹贵族的渔猎之地。但蒙古族素来崇尚天地山川,视查干湖为圣水,元代曾将此地列为“放生泡”,严禁捕鱼,成吉思汗西征时也曾在查干湖行“九九礼”焚香祭拜。至清末,捕鱼才再度兴起。此后,随着冬捕影响力的扩大,冬捕从个人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渔猎实践的传统信仰和禁忌使冬捕活动民俗化,并得以世代相承,最终确立了冬捕节的节日地位。

如今,查干湖冬捕节在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上逐渐规范化,一般于每年的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在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举办。由于冬季低温便于储藏和运输,冬眠期捕鱼更为容易,加之春节将近,市场需求大,故此时成为冬捕黄金期。冬捕节主要有“祭湖醒网”和拉网捕鱼两个环节。借祭湖以示敬重,祈求生灵永续、生活安康,祭网旨在唤醒渔网、张网下湖以求平安顺畅。

冬捕源于北方渔民的生存实践,属于习俗性结构遗产,冬捕节这一制度性结构遗产的形成深受外在场域的影响。其一,民族文化交融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查干湖冬捕文化,在蒙古族草原文化和汉族渔猎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样态。如捕鱼的方式从蒙古族抓鱼、用刀叉捕鱼为主到与汉族的拉网捕鱼相结合,活动内容从单一的捕鱼活动发展为饮酒、祷告、跳舞等多种仪式共同进行。除祭湖醒网外,捕鱼需经过定点、破冰、下网、穿杆、插翅旗、圈场、拉网捕鱼等一系列流程,直至“鱼山”出湖,冬捕才算圆满结束。其二,自上而下的国家行为扩大了冬捕的影响力。据《辽史》记载,辽代便有君主在查干湖凿冰钩鱼,以“头鱼宴”大宴群臣使节的传统。当冬捕习俗走出寻常百姓家传至皇室后,便具备了政治功能,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如今,冬捕节的节日地位逐渐明确,2006年查干湖冬捕节获评中国十大生态类节庆,“查干湖冬捕”习俗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查干湖冬捕景观”入选“吉林八景”。作为吉林省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品牌之一,其节日地位和文化价值都得到了充分肯定。

(二)异域文化的互鉴共融:从滑雪运动到滑雪节

从滑雪运动到滑雪节,再到现代滑雪旅游,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族人曾因“地多积雪”而“骑木而行”,“木”即指滑雪板。北方民族于冰雪自然环境中练就了雪野快速狩猎的技巧,雪杖既是梭枪又是撑杆,这便是滑雪的起源。《黑龙江志稿》记载,赫哲人冬季捕猎时脚踩踏板、手持长竿,已和现代滑雪十分接近。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多元运动理念的传入促进了滑雪功能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滑雪运动的文化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滑雪赛事,后逐渐转换为日程表式的明文规定,滑雪节由此形成。

亚布力滑雪节始于1998年,一般于每年的12月初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布力风车山庄和龙珠二龙山滑雪场主会场举办,为期一个月左右,后又增设省内其他滑雪场为分会场。滑雪节主要包括会场开幕式、首滑式和各分会场举办的雪上主题活动。常规项目包括滑雪技巧、雪地摩托、雪地轮胎、攀冰溜索、滑雪舞龙等雪上表演活动;地方民族文艺汇演、广场联欢、美食节、烟花篝火晚会等冰雪娱乐活动;国际滑雪赛、高山滑雪系列赛、滑雪漫画赛等滑雪赛事活动;冰雪诗会、摄影展等冰雪文化活动;主题滑雪月、校园滑雪月、观光滑雪周等特色主题活动;开幕式招待酒会、企业家论坛和招商活动等经贸活动。

滑雪节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首先,1897 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引发了外国移民潮,欧洲冰雪运动传入哈尔滨地区,其中便包括滑雪运动。我国传统滑雪与国外现代滑雪运动的融合,加之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冰雪文化的交流,共同塑造了独特的冰雪体育文化形态,为滑雪节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再者,滑雪节节日地位的确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亚布力地区积雪期长,雪质极佳,清朝时就曾作为皇室贵族的狩猎场。新中国成立后,亚布力曾一度成为重要的训练基地,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体育人才。首届滑雪节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从第二届滑雪节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始参与主办工作,滑雪节逐渐从地方性庆典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的节庆活动,节日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 冰雪文化的集成发展:从冰雪民俗到冰雪节

哈尔滨冰雪节是对冰雪文化的集中展示,由多种习俗性结构遗产聚合而来。冰雪文化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时期,1963年冰灯游园会在哈尔滨市成功举办,开了现代冰雪文化史的先河。1985年,在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建议下,以冰灯游园会为基础,经地方立法将每年的1月5日正式确立为哈尔滨冰雪节,活动持续到同年2月底结束。首届冰雪节在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行,随着节日规模的扩大,另设冰雪大世界、斯大林公园、太阳岛等场地,分别承办不同的活动项目。这是我国首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节庆活动,在保留冰灯游园会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新的活动内容,如冰球联赛、高山滑雪赛和冰雕比赛等竞技类项目;摄影展、书展、冰雪笔会等文化类项目;冰上婚礼等民俗类项目;文艺晚会、烟火晚会、巡游表演等表演类项目;经贸洽谈会、产品交易会、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等经贸类项目。

冰雪节的形成同样受到文化及政治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国内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国外移民文化的形成,12世纪初女真人向黑龙江地区移民,哈尔滨地区原有的女真冰雪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汉族冰雪文化产生了首次碰撞;1688年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中原汉文化与东北民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人文化;1774年清政府组织京旗移驻屯垦哈尔滨地区,促进了“京旗文化”的产生;1860年开始的“闯关东”,以及1897年中东铁路的修建等,都是影响冰雪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事件。冰雪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冰雪体育、冰雪民俗、冰雪饮食、冰雪服饰、冰雪建筑等文化类型在内的多元冰雪文化体系,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赋予冰雪节正式的节日地位,此后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国际冰雪盛典。


三、文化遗产产业化——冰雪节日的“传统-现代”转型与文旅融合发展 


(一)产业要素的积累与整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冰雪节日的结构-功能有所变化,从生存适应性活动拓展至包括审美、艺术、祈福、竞技、经济等功能在内的文化经济综合体,开启了产业化进程。但在产业化发展初期,以冰雪节日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尚处于文化积淀有余而产业基础不足的状态。为此,政府依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产业化进程,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资源、资金、劳动力、信息、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得以积累、整合,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
20世纪60年代初期,“冰雪文化”一词尚未出现,但已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各类冰雪节庆活动的举办,为冰雪文化的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每至冬日,当地便开始了繁忙的采冰作业,成为冰雪节所需优质天然冰的重要来源。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资源要素的积累,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自1985年起,在市政府的组织和支持下,哈尔滨市先后成立了冰雪节组织委员会、冰雪节办公室、哈尔滨冰雪活动研究会,开展冰雪节组织、管理和研究等工作。2002年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统筹规划旅游商贸、休闲餐饮和基础设施等具体项目。为确保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发展步入正轨,地方还专门成立了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并设置改革领导小组。各专业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成立推动冰雪节庆成为系统工程,促进了管理等要素的集聚。
此外,专业人才和社会资本的引入促进了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集聚,对冰雪节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整合冬捕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区管委会推出优惠政策,设立重点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旨在吸引外来投资者到查干湖地区投资兴业。同时,鼓励地方企业实行人才引进,聘用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并奖励招商引资中介人。冰雪节日影响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信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聚集。首届滑雪节的举办拉开了亚布力现代滑雪旅游的序幕,拓展了冰雪文化的传播范围,信息流通和传播速度加快,涌现出大量以滑雪节为主题的通信、报道和摄影作品。“滑雪热”带动了滑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滑雪运动之外,还产生了对先进滑雪装备、优化基础设施等新需求,外来企业纷纷布局此地从事经营和研发活动,促进了技术要素的整合。
(二)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随着冰雪节日影响力的提升,产业要素加速聚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资源配置的需要,以冰雪节日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冰雪产业在加工、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纵向联系日益密切。二是基于市场化的专业分工,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和相关机构之间建立起横向合作关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共同推动冰雪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查干湖冬捕以其规模大、单网产量高而著称。据统计,当地冬捕出鱼量已连续获得6次“红网”(单网出鱼量在10万斤左右),最高达50万斤。冬捕作业点和渔场皆有鲜鱼供应以满足消费需求,顾客选购后可由快递配送至全国各地,不少民众选择返乡创业经营鱼馆,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在捕鱼基础上,形成了包括捕捞、清洗、储藏、加工、销售、运输等全流程产业链。此外,吉林省借“冬捕热”延伸文旅产业链,推进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和销售,打造“雪娃”“圣湖冰娃”等产品,彰显了冰雪国潮风。冬季旅游活动内容也日益丰富,如“春捺钵”辽代行宫苑项目、渔业科普基地建设项目、产业观光园项目等民俗体验项目。还出现了“渔家乐”型商户,使游客在参与捕鱼、观鱼、品鱼等互动活动之余能够感受原始渔猎技艺和淳朴的渔家民风。与此同时,省内大大小小的冰湖建立起横向的产业联系,形成了以冰湖为中心的旅游产业集群。
滑雪节是促进冰雪运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以“文旅体”产业融合的方式助推滑雪节的“传统-现代”转型,促进滑雪旅游创新发展。亚布力是我国大众滑雪的发源地,为提升民众的滑雪体验,地方积极投入雪具装备、场馆建设和雪道救援等建设工作,滑雪教育培训、赛事承办、运动食品加工等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不少商户在滑雪场周边经营酒店、民宿以创收,雪具出租店、滑雪学校、酒吧、餐厅、红十字救护站以及长途电话和卫星电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逐渐形成了以滑雪为中心的全方位产业链。另外,亚布力投入运营山地自行车公园项目、水世界项目、山地游乐园项目等,实现水、陆、山三者联动,促进产业聚集。省内其他雪场如大海林雪乡滑雪场、吉化滑雪场等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滑雪旅游产业集群。
哈尔滨冰雪节作为综合性的文化节庆,是冰雪文化集成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提高文化吸引力,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整合亚布力、雪乡和冰雪大世界的文旅资源,科学规划不同冰雪旅游路线,推出组合产品,雪上风情游园会、中俄风情文化冬季博览会等冰雪文旅项目不断涌现。企业和商户纷纷入驻,发展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一体的冰雪产业链。同时,当地还推出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元宵节,以及冰雪电影艺术节、泼雪节、滑雪节等特色节日与冰雪节同期举办,不仅形成了以节日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形成了节日集群。多节同办产生的集聚效应,在以文塑旅的同时能够以旅彰文,对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产业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多种生产要素不断整合、产业链与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最终确立了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和冰雪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架构,产生了冰雪文旅产业融合的新形态。在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文旅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当地通过打造节庆品牌,使冰雪节日成为了地方发展的专属名片,发挥着提振地方经济的有效作用。
查干湖冬捕节坚持原始技艺的活态遗存,打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牌,使查干湖从名不见经传的“渔乡”,发展到如今享有盛名的旅游打卡地。时至今日,查干湖冬捕节已成功举办20余届,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品牌运营,初步构建了“东看长白山,西品查干湖”的吉林省大旅游发展蓝图,以及“春捺钵、夏赏荷、秋观鸟、冬渔猎”的四季旅游发展格局,冬捕旅游节在省内旅游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查干湖地区冬捕单网产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东北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吉林省绿色食品发展基地。2024年,吉林省致力于打造西部“冬捕经济带”,串联起周边的河湖,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冬捕+”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修建一个滑雪场,能拉动一条旅游线路,带动一方经济。乘着冬奥的东风,滑雪节与时俱进,坚持文化赋能,探索出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道路。目前,亚布力作为享誉世界的滑雪胜地,形成了以冰雪文化为基础、滑雪活动为引领、滑雪赛事为主线的节庆新模式。冰雪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企业家来到亚布力朝圣,享受企业家精神的洗礼,2020年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的达沃斯,世界的亚布力”品牌印记逐渐深入人心。2022年,滑雪节新雪季正式“开板”,亚布力迎来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新阶段。亚布力用20余年的沉淀将滑雪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对寒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未来,以滑雪节为媒介,打造亚布力滑雪大区,滑雪文化与体育竞技、产业资本的融合将持续深化,深刻影响黑龙江省乃至世界滑雪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哈尔滨冰雪节是冰雪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发展是在文化的传承、整合与创新过程中实现的,多节同庆带来的集聚效应,在促进冰雪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冰灯制作、冰雕技艺获批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知名度,成为冰城旅游文化新地标。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时间和地域半径不断延长,客源构成日益丰富,中外游客翩然而至,经贸洽谈会成交额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25年,冰雪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5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哈尔滨市冰雪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以“冷资源”为经济“升温”,使“冰天雪地”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四、结语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地方文化底蕴、维系区域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以冰雪节日为例,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的“传统-现代”转型,首先要经历传统文化的遗产化。受文化及政治环境的影响,凝聚着北方先民智慧的古老习俗在口传心授间得以传承,单一民俗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多种民俗活动开始聚合,各种冰雪民俗的形式和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即在习俗性结构遗产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制度性结构遗产。节日地位的确认使传统文化以节日庆典的形式呈现于大众视野,促进了对旧日冰雪文化的传承。此后,随着节日影响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场域之中发挥作用。作为自带能量的结构遗产,伴随着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整合、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冰雪节日能够自发生成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结构-功能,不仅使节日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还能够引导资源配置,以文塑旅,推动产业结构变革,最终作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便是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过程。
传统节日属于结构遗产,其“传统-现代”转型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对文化自身来说,节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依托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节日地位的明确有利于对旧日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社会建设具有协同性,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结构-功能的变化,逐渐具备了新的文化功能和经济价值,衍生出以传统节日为核心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以文旅融合的方式融入现代社会。
一般而言,地方发展竞争优势的持续力有三个先决条件:特殊的资源优势、多品类的竞争优势、持续地改善和自我提升。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取之不尽的自然冰雪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寒地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更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本,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是地方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冰雪节日“传统-现代”转型的发展事实可见,社会的发展进步需深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发展也不应脱离社会现实。故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时,既不能将传统文化完全隐去,也不能仅就保护本身谈保护,过分强调主体性和原真性。而应在传统文化遗产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遗产产业化,在开发方式和经营理念上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向内求索”,也要“向外探寻”,以实现“自我造血”。如此,才能推动地方真正形成以传统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内源性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

张继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学、人类学。
侯晓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人类学。



原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