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篇】班主任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

楼市   2024-04-30 08:22   山西  



一、班主任预防和处理欺凌具体工作

      班主任负责预防与处理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具体工作,发现并判断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配合学校处理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1.制定反学生欺凌和暴力的班规,防止欺凌行为的发生。

      2.开展反学生欺凌和暴力的班级活动,教育学生反对和防范欺凌。

      3.在日常工作中向学生渗透反欺凌的理念和主张,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反欺凌的意识。

      4.发现潜在的欺凌和暴力因素,注意学生的变化,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

      5.及时发现并干预早期的“欺凌萌芽”行为。

      6.学生欺凌事件进行核查、上报,并参与处置,配合学校进行后续工作。

      7.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8.通知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家长,共同处理事件。


二、班主任如何对欺凌事件进行判定

      要识别和分辨一般冲突 、欺凌萌芽和标准欺凌,进行分类治理。

      一般性学生冲突行为指的是干扰教学、违反学校纪律、打架、相互谩骂等行为。

      学生欺凌萌芽指的是因殴打、辱骂、孤立等偶发伤害行为。判断欺凌萌芽的两个标准:第一,对学生的身心攻击;第二,学生在冲突事件中感到自己受到很大的屈辱。班主任要注意学校及周边容易发生学生欺凌的场所,比如,学校内部场所(卫生间、储物间、学生宿舍等);学校门口及周边场所(网吧、歌厅、台球厅)。

      学生欺凌行为指的是经常性殴打、辱骂、孤立某个同学,时常伴有协同者和围观者。学生标准欺凌的判断首先鼓励学生、家长、其他教师报告欺凌事件,其次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留言箱等形式核查欺凌事件,最后要依据欺凌的定义和四个要素判定是否为欺凌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谈话前要营造轻松、平和的访谈氛围,先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真诚地对学生表示关心和爱护,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向学生保证一定会保守秘密。谈话过程需做好记录,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被欺凌者信息、是否有协助者等。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次数、具体形式,是否有围观的学生,列举几名围观的学生。班主任要掌握提问的方法,比如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有学生跟我说,你最近常常不开心,能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嘛?最近你的衣服怎么经常坏掉呢?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校里,有没有你比较讨厌的人?为什么讨厌他?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这些伤痕是否是其他同学造成的?你以往很喜欢做……(学生擅长或者喜欢做的事情),最近为什么不做了呢?


三、班主任如何对欺凌萌芽进行干预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家长配合”的策略。第一,坚持教育为主,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干预。应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任何人没有权利欺凌其他学生。学生间的尊重与关怀是相互的,应尽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保护其他同学,而不是欺负他们。若无故地伤害别人,应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并引以为戒。发生学生欺凌事件时,应保护被欺凌者,同时阻止欺凌者,要求学生发现学生欺凌行为时,要向教师和学校报告。

      第二,坚持惩罚为辅,即对欺凌者进行必要的惩戒。班主任可以让欺凌者协助被欺凌者完成班级的值日任务。让欺凌者收集资料,完成一篇自我检讨,并与大家分享收集资料与写作过程心得。不允许欺凌者参加本年度的评奖评优活动。免去欺凌者班级职务。对欺凌者进行暂时的隔离。暂时剥夺其参加集体活动的权利。

      第三,要求家长配合,立即通知欺凌者家长或监护人,让家长或监护人务必来校面谈,并向其强调事件产生的恶性后果和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的影响。教师应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而不是仅通知家长其子女在学校因欺凌行为被批评或处分。处理学生早期欺凌事件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匿名通报班级最近发生的一些学生间的摩擦事件。

 

四、班级如何预防学生欺凌?

      树立良好的教师文化,建立和谐友善班级,创建反欺凌的班级文化,树立平等、包容、尊重的价值观。

      1.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愿意将心中困惑和所遭遇困境告知教师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社交活动情感体验。积极了解学生、学会倾听、主动关心学生日常交往、关注学生心理活动

      3.创建反欺凌的班级文化。讨论欺凌的危害、告知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号召大家监督、形成班级反欺凌宣言。

      4.树立平等、包容、尊重、和谐互助的价值感。不唯成绩、尊重差异、加强合作学习、鼓励同侪互助。

      5.强调并展示对欺凌的零容忍态度。对疑似欺凌行为积极响应,立即制止,不姑息,不偏袒,不大事化小。

      6.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比如成绩靠后、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特殊儿童等。

      7.示范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谈话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技能等。

      8.减少消极的惩罚性措施。对于欺凌者的直接性的惩罚方法可能是无效的、危险的,会滋生怨恨,并使情况变得更糟。

      9.避免贴标签。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10.将社会情感技能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故事、电影、角色扮演讨论别人是怎么思考和感受的,鼓励换位思考、教育如何应对消极情绪和同伴冲突。


END



编辑:朱轩巨
审核:贺文善



  星标公众号  

爱南中关注星标我吧!

左下点【分享、右下点【】【

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为南中点赞、点亮在看!!


奋进育南
把学校介绍给社会让社会来了解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