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来看一盘野狐9D高手之间的网络对局,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厚势与作战目标
开局第一个局部,黑棋选择了扳+长的厚重下法,而这也是本局黑方棋风的一个缩影。
但其实许多时候,我们能做到"比对方厚"即可,不用特意去堆砌厚度。
于是黑棋前面若是选择AB等下法,可能会更好掌握一些。
毕竟如果为厚势花的手数多了,那就意味着后续围空/作战目标也会随之变高。
而从中后盘的表现来看,在攻击作战等方面,却恰恰是黑方的软肋…
惩罚脱先
在右上角下托退定式的过程中,黑棋想根据白方左上角的应对,来决定右上角的下法。
然而,右上角断的价值,远超大家的想象。
所以如果是想追求效率,去左上挂角的话。那一定是要在右边先粘一下,然后再去左上角进行操作。
这样做一方面是,可以防止白棋抢占断的要点。同时由于后续对方很难攻到右上三子,于是黑棋其实不必担心"粘完就变重"的问题,这里其实是"粘完就变厚"哦~
就像黑棋脱先挂角后,白棋▲立马就来断一样。既然白棋左上角也脱先了,那么黑棋肯定也是要来"惩罚"白棋的。
至于选点,无论是配合本局外围大模样的黑1,还是平时更常见的黑A其实都行。
总之不管下哪,黑棋得来惩罚白棋,在左上获利才行。
而实战黑棋29却选择了,跟着白棋在右上行棋。最终左上还原成了正常定式,而右上却明显吃亏…
这里顺便说点题外话:因为双方都是野狐9D的选手,所以黑棋右上有可能是为了能比普通粘住少下一手棋,而故意这样下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和正常招法只差0.1~0.2目的话。那我们为了自己喜欢/擅长而选择稍亏的下法,其实尚算合理。
但若是像本局这样,27-29每招棋各亏近1目的话,那就有亿点点难以接受了…
未发挥的厚势
后续当黑棋37压时,白棋再度选择了脱先。那么经过前面的例子,想必大家也能猜到。
黑棋可以先不管白棋▲打入,而是来到右面"惩罚白棋的脱先"。
而实战多了▲这一排子后,黑棋所需完成的作战目标,自然也就随之增加。
于是刚才的那步飞,如今已经满足不了黑棋由▲等子所膨胀的需求,得升级成更狠的51打入才行。
但这样一来,就对黑棋不太擅长的进攻/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事态发展,就逐渐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还有过程中在白棋▲点的时候,黑棋不能简单粘住。而是要通过1-3等操作,以后争取能在A位附近反击才行。
毕竟许多定式并不是"下完就完事了",而是还要观察后续发展的。
因此黑棋这排厚势,如果在后续的进程中,并未在围空/作战等领域,发挥较大作用的话。
那黑棋左下角的子效,就将变得很尴尬了…
压力带来失误
后续当54搭出一个"小堡垒"时,黑棋的目标就变成,争取能在AB等处撕破白棋防御。
于是接下来,黑棋要么是直接动手。而如果觉得直接动有点过分的话,先去上方▲附近做准备工作也行。总而言之,黑棋的后续下法,得围绕这里展开才行。
而实战55,则与前面的问题一样————黑棋每招棋都在蓄力,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挥拳呢?
后续当69提的时候,70有些随手。于是黑棋上面那块棋,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时间。
而黑棋如果想要补棋的话,可以考虑像黑1这种"带有侵略性"的补棋方式。
这样下的好处,大致有两点:首先黑棋带着目做活,在效果上要优于实战。
其次刚才那步飞还会给白棋带来压力,令对方在防二路漏风的同时,还要注意别被黑棋先手安定。这样在压力之下,需要对方"得拿出点操作"才行。
而实战的71跳,未免有些太"人畜无害"了,并未给对方任何压力。
要知道,对方所发挥出的水平/失误,其实也和我们息息相关。
例如在自己一个人颠球时,人人都是梅罗。而当场上有人贴身逼抢时,人人都是国足…
所以在对局时尽量给对方一些"压力",其实是能提高对方犯错的几率哦~
一拳超人
由于眼见棋局"快下完了",于是黑棋被迫来89这里强杀白棋。
但堪称黑色幽默的是,之前明明是黑棋一直在蓄力。但最后等黑棋挥出那一拳时,我们却讶异地发现:因为此前在等待的过程中,黑方的目标一步步变高。所以当黑棋顶着打劫+▲的断点来强杀的时候,"过分”的那一方却是黑棋…
最终经过一番作战,黑棋右上被白棋反杀,宣告了棋局结束。
就像我以前在其他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厚薄不光要看明面上的子,"暗处"的目数/花了几手棋,其实同样会影响决策/厚薄。
于是许多时候,我们把棋下的"轻松"一点。不仅效果不错,同时还能避开不擅长的局面。
不然我们的心理预期,被厚势带动的越来越高。直至最终得像埼玉老师那样,一拳秒了对方才行。
那样的话,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