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Gottfried Zinn 是德国解剖学家和植物学家,1727年12月4日出生在一个受人尊敬的侯爵家族。在安斯巴赫和哥廷根学习医学、语言学、历史学、物理学和高等数学。1751年24岁时即在安斯巴赫当地医学院解剖科任教,之后返回柏林,1752年被任命为科学院院士,次年被任命为哥廷根大学医学副教授,再1年任医学教授并加入哥廷根科学协会。1759年4月6日32岁时因肺结核去世。
Johann Gottfried Zinn(1727-1759 )
1755年只有29岁的Zinn出版他的重要作品——《人类解剖学插图》( Descriptio anatomica oculi Humani iconibus illustrata ),第一个全面的有精美插图的眼解剖图集,仔细的描述是基于Zinn自己的观察,现在的许多眼解剖结构名称来源于此书中,包括Zinn-Haller动脉环(Zinn是Haller的学生)——视神经乳头的血液循环;Anulus of Zinn——总腱环(Circle of Zinn),围绕球后视神经的纤维环,作为眼外肌的附着点。
Zinn在书中描述了晶状体的悬吊结构——睫状小带——Zinn‘s Zonule,遗憾的是没有绘出示意图。之前的1726年,法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Jean Louis Petit提出晶状体是由来自前玻璃体的膜层悬浮的。Zinn的描述与Petit的描述相当接近,晶状体是通过与透明质膜的褶皱——“zonule小带”联系而保持悬吊。对Zinn来说,“zonule”是一个通用的解剖学术语,在描述虹膜时也使用了它。
Zinn用拉丁文写作,zonule是拉丁文zona的小型形式,意思是腰带或腰带。在当代医学中,这个词很少使用,但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一直保留着。具体来说,它被用于指紧密连接(小带阻塞)或粘附连接(小带粘附),这些成分是上皮细胞的带状连接复合体。
现代电子显微镜下的晶状体悬韧带
悬韧带超微结构:融合成束的25-50万胶原纤维,核心富含纤维蛋白-2的微纤维(黄),周围一层富含纤维蛋白-1的纤维(红),束被包围一层聚糖涂层(蓝),恰如下图现代斜拉桥的钢索结构
Zinn曾经当选博洛尼亚学院院士(根据莫尔加尼的推荐)
由于受到同行的嫉妒,解剖学研究遇到阻碍,Zinn后来转向植物学研究,被任命为植物学教授和植物园园长,1757年出版《 Catalogus plantarum horti academici et agri Gottingensis (哥廷根园艺和田野植物学术目录》,描述了菊科百日菊属花,1759年墨西哥的百日菊被命名为 Zinn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