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教授团队受蝉翼和蜻蜓翅膀表面可机械性破裂附着的细菌细胞膜这一现象启发,设计了一种具有物理抗菌性能的“病毒状”仿生纳米马达,有效提高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TOP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IF:27.4/Q1)杂志,题为“A Bioinspired Virus-Like Mechano-Bactericidal Nanomotor for Ocular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Treatment”。
感染性角膜炎是全球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0%盲人是因眼部感染而失明,对眼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抗生素药物被认为是感染性角膜炎临床治疗的一线疗法,但目前新型抗生素研发进展缓慢,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部分耐药菌可形成生物膜,耐药性提高100-1000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提高对耐药菌的清除和生物膜的破坏能力成为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治疗的关键。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