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脱口秀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四味毒叔》,我是林玲,这期跟大家来聊聊为什么那么多影视圈的人都转做保险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近年来跨行加入保险行业的人才的确不少,比如清北硕士、投行精英、医生律师等,也包括一些演员,以及影视从业人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香港地区众多家喻户晓的演员,如曾被喻为“刘德华接班人”,主演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西游记》的江华、一代“鬼后”王玉环、主演《天龙八部》“阿朱”的刘锦玲等,内地较为知名的则是出演87版《红楼梦》的内地演员金莉莉,这些演员都曾在影视剧中呈现经典角色,于时代洪流中纷纷转型。除了他们以外,如今内地影视圈中也有一些编剧、宣发人员甚至制片人改换赛道,投身保险行业。
这种现象与行业周期有很大关系,比如地产、教培行业的转向,互联网大厂裁员、金融业降薪等。近几年,影视行业新项目少了,意味着演员的开机通告变少了、广告代言变少了,影视公司做营销宣发的机会也变少了。行业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很大一批人。
现实迫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卖保险”,就是一个自主开创的平行人生。
早在十年前,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明确指出“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将行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意愿的趋势,深刻地影响了各行各业。近年来精英们转型保险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也包括了影视行业。
有人说,卖保险的人,要么走投无路,要么身怀绝技。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纷纷投身保险行业的呢?
首先,“青春饭”几乎是每个演员职业发展的瓶颈,年轻时尚且要面对激烈的角色竞争,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其面对残酷的角色转型,不如索性开创新的人生。
其次,很多领域是有专业壁垒的,演员的转型并非那么容易。保险行业的包容性强,培训系统很强大。加上演员们自身形象气质出众,有优秀的沟通和表现能力,转换赛道可以很丝滑。
再者,相比自主创业动辄就投入不菲来说,保险行业无需金钱投入的零成本轻创业模式,也打消了他们的诸多顾虑。
而在我看来,影视行业人员选择保险,有很多优势。
一、高成长预期——跟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保险业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意味着选择保险这条赛道,还有持续的行业红利。
二、天然的客户资源——演艺行业是高收入人群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但明星们、导演们不一定精通财富管理。这两年频频爆雷的项目背后,不时传出有明星参与的影子,比如去年中植财富集团的项目爆雷,传闻有不少明星参与。年初A股中小盘暴跌,购买了金融衍生品的客户财富大幅缩水,甚至传出了明星到证券公司兴师问罪的小道消息。如果能帮助曾经的同行做好安全稳健的财富规划,何尝不是一件双赢的事。
三、保险从业人员时间自主、收入与付出成正比、发展空间没有上限,这些肉眼可见的职业特点,既有发展前景又符合人性所需。让一些身心俱疲的演员们勇敢地想要去尝试。
不过转换赛道的演员们最需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自己的心理认同,或者说“职业祛魅”——
从“艺人”变“素人”,克服身份的转变需要很大的勇气,许多人看到演员转行就会觉得无限唏嘘,多少会给人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二是目前大部分人确实存在着职业偏见。
这就又回到“生活的本质”这个散发着哲学气息的问题上。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里,会因为各种原因要面对不同的选择。
每个大时代里都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每条路,都有一个从被误解到理解再到接受的过程。
逃离996、逃离朝九晚五、逃离职业倦怠期……
逃离不是逃避,而是重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 走,也都有自己的光要去追,每一个岗位也都有它们的高光时刻。
或许当你在感叹艺人变素人时,人家也在怡然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你笑TA难以维生,TA笑你不懂人生。
谢谢大家,我们这期就聊到这里。
◐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