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谍战剧总是被吐槽?

体娱   电影   2024-10-13 16:01   北京  

创新当然没错,可一旦创新落不到实处、做不到融合,反而会使剧集整体定位模糊,结构错位,失去完整统一的气质。


简单来说,就是有创新的心,却没有创新的命和劲,最终只能落得一个四不像的下场,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想要拍好谍战剧也不容易。

为了“敌弱我强”,把敌人无脑降智,可能会引起观众抱怨。但情节稍微复杂,又容易漏洞百出。特别是当主人公深入敌后,一旦把握不了敌我力量的势均力敌和此起彼伏,就容易使主角光环无比强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抗日神剧”,让人大跌眼镜、笑掉大牙。

当下影视剧市场的舆论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社交媒体日益对影视剧口碑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创作者更加如履薄冰,容易自我阉割。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创作者广开言路,多多听取观众建议,多多了解当下社会的社情民意,同时要向经典作品学习,不断夯实自身创新的决心和实力,不断做到创新且融合、开拓且成功,不把创新挂在嘴边、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地将创新揉进自己的作品里,实实在在破除过往同行案例中的窠臼,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谍战佳作。
作者 | 冒号鱼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谍战剧,一直是国产剧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剧种类型,通常,它主要描绘间谍及其地下秘密活动,继承了建国后一系列“反特片”的传统。


在那个硝烟弥漫、风云莫测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历经千难万险,艰苦斗争,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的坚定信仰和崇高使命。

不同于那些在战场上和敌人正面拼杀的战士们,他们甘愿隐姓埋名,四处潜伏,即使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也从不畏惧退缩、背叛组织,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曾经,我们对这样大义凛然的英雄们感到由衷敬佩,谍战剧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但现如今,谍战剧的发现似乎越来越陷入一种窘境,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现在的谍战剧总是被吐槽?

说起经典谍战剧,首当其冲的一定是《潜伏》。



2009年,《潜伏》播出,当年平均收视率为9.1%。大结局当晚,收视率甚至一度超过了14%,创下了北京卫视当年播出电视剧之最。


《潜伏》主要讲述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军统处地下党的故事。

从余则成刺杀李海丰,到天津站的明争暗斗,再到获取“黄雀行动”名单等,每一个情节都紧密相连,充满悬念和反转,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好奇心。


面对李涯的怀疑和调查,余则成都能巧妙化解,每一次都令人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故事的绝对男主人公余则成,既有作为潜伏者的机智、冷静和勇敢,又有普通人的情感和弱点。


他不仅在敌人内部小心翼翼地周旋,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孙红雷的精彩演绎让这个角色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翠平则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女游击队长,她性格直爽、脾气火爆,但在与余则成的相处中逐渐成长,她的转变过程自然而真实,姚晨精湛的表演也为这个角色增色不少。



其他配角也各具特色,如老谋深算的吴敬中、阴险狡诈的李涯、争名夺利的陆桥山、唯利是图的谢若林等,他们不仅丰富了剧情,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样。


《潜伏》作为一部谍战剧,谍战的元素应有尽头,又不仅仅是一部谍战剧。


它还深入探讨了人性、信仰、爱情、友情等主题。通过余则成、翠平、左蓝等人物的经历和选择,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挣扎、坚守和牺牲,引发观众的强烈思考。


此外,《黎明之前》也是一部经典的谍战剧。



从一开始就将主角刘新杰置于被怀疑的境地,悬念迭起,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好奇心。例如剧中对电话记录、枪伤等线索的追查和解读,环环相扣,经得起推敲,前后呼应,严丝合缝,让人几乎找不出逻辑漏洞。


而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刘新杰表面上是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但内心坚定,对信仰忠诚;谭忠恕精明能干,重情重义,但又深陷于政治斗争的漩涡;李伯涵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同时,《黎明之前》又在同类题材剧上进行开拓创新,它没有过多地渲染英雄主义,而是以一种更加真实、冷静的视角展现了谍战工作的残酷和艰难。


剧中的人物并非完美无缺,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恐惧和犹豫,也会有失败和艰难。


但正是这些缺点,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相比之下,还有一些好坏参半的谍战剧,口碑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受到一些争议。


《孤舟》讲述了苏州百年名门望族顾家少爷顾易中,在抗战时期经历一系列变故后,被迫“投敌”成为日本人的翻译和建筑师,后暗中与地下党取得联系,以“孤舟”之态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与汪伪周知非、日军顾问近藤利男斗智斗勇,为我党抗日救国提供巨大支持和帮助,并不断成长的故事。


其故事地域特色较为鲜明,充分利用了苏州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元素,如朦胧的烟雨、静谧的园林、昆曲、评弹等,营造出了独特的江南氛围,为剧情增添了一抹诗意,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抗战时代的特色和韵味。


此外,紧张的情节、悬疑的气氛和快节奏的剪辑,成功营造出了谍战剧应有的紧张刺激感。剧中敌我双方的智力较量、生死较量贯穿始终,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

但该剧部分情节的设置不够严谨,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瑕疵,比如中共的高级特工黄秋收被两个小特务在饭馆轻易抓住且毫无反抗,这一情节不太符合逻辑常理,转折也过于突兀,令人看后产生疑惑和不满。



同时,张颂文严谨精准的表演与曾舜晞较为稚嫩跳戏的表演形成鲜明对比,片方为了让新生代偶像演员抗票房,却全然不顾剧中表演的统一和整体故事气质的完成,导致了剧集整体的尴尬和失调。


在结局的处理上,罗武强已经北上,却突然回到苏州且有很强的话语权,只为扳倒周知非,变成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由此引申而来的,有些情节的发展过于仓促,没有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暗夜与黎明》吸取了一般谍战剧套路化的教训,编剧善于埋伏笔,不到最后一集很难猜到结局。



前面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细节,后面可能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能一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保持高度的追剧热情。


王志文、倪大红、王劲松等老戏骨的加盟,也为剧集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与深度。



他们的表演细腻且富有层次,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是戏,把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为整部剧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除了老戏骨,剧中的配角也都有可圈可点。


可以说,全员智商在线,没有“蠢人”的设定让剧情更加精彩,人物之间的对手戏充满了张力。


但和《孤舟》一样,新人演员和老戏骨搭不上戏,比如男主角陈哲远的扮相和表演方式不太符合那个年代地下工作者的感觉,一些表情和动作过于夸张,让人出戏。



剧中道具陈设上的一些细节也存在漏洞或不合理之处,例如剧中场景布置方面,有观众指出街边小摊的桌椅、餐具等过于崭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当然,还有一些谍战剧普遍受到观众诟病,需要引起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只谈剧情逻辑,《哈尔滨一九四四》就漏洞百出。



关雪仅凭外貌就将宋卓文误认成宋卓武,缺乏足够的验证过程。在那样一个敌我斗争十分尖锐的环境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特务科科长,如此轻易地认错人且不做深入调查,太不符合常理。



宋卓文在执行任务时,也多次轻易避开敌人的追捕或陷阱,缺乏合理的解释和足够的情节铺垫。让人感觉主角光环过于强大,降低了剧情的可信度和紧张感。



在对田小江的审讯时,过程描写得也过于简单,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紧张感和复杂性,对石大夫的审讯则显得较为冗长,且宋卓文的言行举止过于直接,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

除此之外,女主角关雪时而狠毒机智,时而行为幼稚,这些人物塑造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使得角色的真实感大打折扣。


整体上来说,该剧风格定位较为模糊,试图在谍战剧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传奇、浪漫的元素,但在实际呈现中,两种风格的融合不够自然,导致整体风格割裂又不自然,给人一种谍战剧与偶像剧混搭的感觉,实在影响观众的观剧体验。


《潜行者》在剧情逻辑上也承接了《哈尔滨一九四四》的漏洞。



方嘉树作为一个身处多方势力监视和威胁下的潜伏者,在执行任务和应对危机时,很多时候凭借运气或一些不太合理的巧合就能轻松化解。例如,在多次被怀疑的情况下,总能找到一些牵强的理由或借助他人的帮助化险为夷,使得剧情的紧张感和刺激感大打折扣,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一些情节的发展过于牵强,为了推动剧情而忽略了逻辑的合理性。比如老赵作为经验丰富的地下党负责人,却在行动中多次出现低级失误,如摸鼻子的习惯动作一直改不掉,导致身份暴露。


乐言作为一个孩子,在充满危险的敌占区能够自由行动且多次参与到重要事件中,甚至跟踪老赵这样的资深特工而不被发现,这些情节都让人觉得不太符合常理。



不符合常理,表面上是人物行为逻辑的失常,实际上是创作者创作态度的不端正,压根没有真正走到故事情景和人物内心中去,只是浮于表面,甚至敷衍资方和观众。


但这样的创作态度最终只会反噬整部剧的口碑,严重影响观众的期待感。


在风格定位上,该剧试图将家庭戏与谍战元素相结合,但家庭戏的篇幅过长,过于强调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导致谍战的核心元素被削弱。


大量的家庭琐事和情感纷争占据了剧情的主要部分,使得整部剧的风格不够纯粹,谍战剧应有的紧张刺激和悬疑氛围被淡化。


不仅如此,剧中还存在一些过于轻松或幽默的情节处理,如叶兴城给自己的小狗取名叫“六子”,与方嘉树的小名相同,这种情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但也破坏了谍战剧应有的紧张氛围和严肃感。


回到前面的问题——


为什么都2024年了,大家还在反复把玩《潜伏》,甚至N刷?


是因为其深远的立意,生动的人物,经得起推敲的台词,值得反复玩味的演技,光是这几点,就足以让《潜伏》在当年的一批优秀国产剧中脱颖而出。


直到十年后,仅仅“翠平”两个字,就能唤起无数观众记忆中的画面。



但“优秀”也往往需要同行衬托,《潜伏》以后,再难有新剧超过它。


从内容来说,当下的谍战剧总是主角光环过重,危机化解过于轻松,部分情节设计不合理,主角的成长弧光不明显,配角还存在工具人化倾向,角色性格转变突兀,主演演技频频遭受质疑。



这些稀碎的问题点,严重的套路化,使得观众审美疲劳,构成了当下谍战剧连遭吐槽的基本盘。


但审美疲劳之外,更为重要的问题出在,新人创作者总是想要强调创新,甚至以创新标榜自己的能力和水准。


创新当然没错,可一旦创新落不到实处、做不到融合,反而会使剧集整体定位模糊,结构错位,失去完整统一的气质。


简单来说,就是有创新的心,却没有创新的命和劲,最终只能落得一个四不像的下场,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想要拍好谍战剧也不容易。


为了“敌弱我强”,把敌人无脑降智,可能会引起观众抱怨。但情节稍微复杂,又容易漏洞百出。特别是当主人公深入敌后,一旦把握不了敌我力量的势均力敌和此起彼伏,就容易使主角光环无比强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抗日神剧”,让人大跌眼镜、笑掉大牙。


当下影视剧市场的舆论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社交媒体日益对影视剧口碑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创作者更加如履薄冰,容易自我阉割。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创作者广开言路,多多听取观众建议,多多了解当下社会的社情民意,同时要向经典作品学习,不断夯实自身创新的决心和实力,不断做到创新且融合、开拓且成功,不把创新挂在嘴边、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地将创新揉进自己的作品里,实实在在破除过往同行案例中的窠臼,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谍战佳作。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商务合作:13671275210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
回顾

【演员】
王景春 | 张鲁一 黄晓明
王学兵 | 梁天 | 王劲松
潘粤明 | 郭京飞 | 周游
罗晋  | 周一围 黄轩
 高晓攀  | 王迅 丨于小彤
肖央刘钧MIKE
刘奕君曹炳琨许亚军
张颂文保剑锋常远
王耀庆大鹏朱泳腾
叶逢春 丨包贝尔侯勇
林雨申黄才伦杜淳
李晨 张光北 阎鹤祥
李易峰 | 郑恺 | 袁文康
李晨 | 小沈阳  霍青
杨皓宇 | 冯雷 谢君豪
林永健 马元  | 陈俊杰 
赵龙豪 刘端端 宋洋

 殷桃 | 田海蓉 | 王珞丹 
刘敏涛 | 郝蕾 | 谭卓
海清 | 池韵 佟丽娅 
 姚晨 | 迪丽热巴 
杨幂 唐嫣张天爱
柳岩陶红刘敏涛
咏梅江一燕宋佳
马伊琍王智梦丽
龚蓓苾黄璐邓莎
叶璇 黄圣依颜丙燕
李一桐颜丹晨朱媛媛
王茜 | 努雅 周显欣
马丽孙宁 | 左小青
甘婷婷 黄小蕾 | 张静初
赵露思 陈数

【导演】
冯小刚 | 陈凯歌 | 岩井俊二
郭靖宇 | 曹保平 | 赵宝刚
曹盾张永新杨文军
宁浩黄建新阿年
徐峥韦正田羽生
刘江毕志飞滕华涛
康洪雷李少红 丨 万玛才旦
刘雪松冯小宁刘一志
习辛陈思诚陈勋奇
叫兽易小星刘杰宋文
谢飞忻钰坤高群书
张杨天毅辛爽
刘誉曹慧生 黎志
唐季礼丁晟 文牧野
董润年 尹力王瑞
安建 丨诺兰吴宇森
郑晓龙 丨陆川 丨王晶
张艾嘉 丨贾樟柯 丨阚卫平
张歆艺 丨许诚毅 郑保瑞
伍仕贤 丨李杨 丨张立嘉
刘健 丨 姜伟 丨林妍
龚朝晖 丨王伟民路阳
田波 张险峰 | 潘相然 | 周楠 | 王小帅 | 余涛
姚晓峰 | 李路 | 王放放
孙海鹏 | 戴墨 白志强
张冀 奇道 林孝谦
吴群达  李霄峰 刘新
阎建钢 霍猛 吴有音
 郑亚旗

【编剧】
赵葆华 | 何冀平 | 王力扶
严歌苓 | 束焕 | 余飞
梁振华孟婕陈琼琼
杨劲松高璇任宝茹
兆民杨真鉴李潇
六六 | 钱小白、清闲丫头
倪骏 | 陈枰 | 宋静 | 邵艺辉
刘震云 王路 康春雷
梁振华徐安 范小青

【制片人】
尹香今 | 韩三平 | 王中磊
方励韩冰蔡佳
孟凡耀吴玉江郭现春
藤井树戴莹 | 郑亚旗
张书维 | 顿河 董维嘉
李莅樱 孙嵘 

【企业家】
任仲伦于冬汪小菲
王中磊刘朝晖 周浩

【歌手】
张靓颖卢庚戌吴克群
苏阳 谭维维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垂直文字、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