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不卖“沟子”卖什么?

体娱   电影   2024-11-01 17:42   河北  

让古人做回“现代人”,并不需要让台词直白到不忍直视的地步,只有用巧妙的细节和触及心灵的台词,才能让观众产生“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共情。

作者 | 9527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我们谈论历史剧,往往存在一种“人云亦云”的问题,即——

对于年代较为久远,且在当年热播时人气极高的历史剧中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

却对近些年同类型题材的历史剧大批特批。

尤其是在横向对比上,近年来有些历史剧在服化道和运镜上较之前辈已有明显的进步,但依旧因为“改编”和“聚焦”等问题上难逃争议。

举个例子:

倘若让宋代的皇帝与太监彼此之间互道“奴才”和“主子”,该作何感想?让曹操的事迹早些发生在西汉时期,该作何感想?让两军之战的将士们依旧穿着布衫互砍,又该作何感想?

我们可以原谅当年拍摄时的种种条件限制,但同样也应当审视“改编”和“解构”的界限。

尤其是对于一段极其复杂的历史,对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需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否则按照上述标准,恐怕95%以上的历史剧都不过关。


如果大家都执着于追求一种完全按照史书记载,丝毫不得偏差的“正剧”,那么不好意思,历史书早已剧透。但在浩瀚的史料中,依然难得寻觅许多“果”背后的“因”。

何况历史本来就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它真正的魅力在于:

既然九成九的史料是既定的,那么剩下的0.1的魅力需要后人演绎挖掘,这也是历史剧的魅力之处。

《大明风华》便是我基于这种理论下值得讨论的代表作品。

即便它已时隔五年,在此期间,国产历史题材的剧集花样繁多,人们观看电视剧的方式和平台也有了较大的转变。此时国产历史剧所面对的显像趋势就是——

从众。

在便于大众理解的情况下解读历史和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故事,怎么说起来更有趣?”一样简单。


01
简单,深刻

我对《大明风华》最感兴趣的有三点:

一、在其播出之后,被网友们纷纷剪辑的朱棣梦遇朱元璋的片段,这位被刻意刻画成“龙像”的传奇帝王缓缓转身,极具视觉震撼。

二、在网民善于挖掘的奇趣中,本剧的亮点也是人性中最复杂的一面简单粗暴地呈现出来:朱棣生前,兄弟三人还是搞笑向。朱棣死后,整部剧的氛围走向趋于悲剧。

三、以孙若微(汤唯 饰)的微观视角纵览明朝前中期由盛转衰的一段历史,这种角度很独特,她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本剧导演张挺也是个颇有才华的人物,2005年他担任电影《看车人的七月》的编剧;2013年自编自导了爱情剧《海上孟府》;2015年担任电影《道士下山》的编剧;2019年执导《大明风华》之后,他担任时代剧《风吹半夏》的编剧。

以上作品,无论编导,可看出张挺本人选择“讲故事”的角度和方式都很出人意料。

《大明风华》它改编自小说《六朝纪事》,在厚重的原著中张挺揪出了孙若微这个人物作为贯穿整部剧的角色就很合适。毕竟中国历史上能够占据“版面”的女性人物本就不多,同著名的武则天、孝庄、慈禧等相比,“孙若微”的人物塑造更能赋予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同时,这个人物经历了明朝五代帝王,纵览了靖难之役、迁都北京、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英宗复辟……

塑造人物的同时,让观众伴随一个女子的一生见证一个王朝的兴衰。


这种尝试在同类型历史剧中当然不是首创,但鉴于孙若微的特殊身份,使得观众近距离地看到了一个帝国上层结构的自我弥合与裂隙产生。

尤其是相较于《雍正王朝》里的九子夺嫡,《大明风华》让观众用更具通俗化的视角看待皇家成员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一点对一般(非历史学者)观众而言,可看性更佳。

何况表现的这段历史,是发生在出了名复杂的明朝。


如果说早前有人认为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过于通俗,不够“严谨”且十分“主观”的话,那就只能推荐去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九年》,足够严谨也足够客观,不过大多数人真的能看得下去那种“英转汉”的陈述式表达?

说回《大明风华》,朱家二代目和三代目之间的亲情纠葛必须是一大看点。

从一代目朱元璋开始,老朱家里就没和睦过。

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

朱棣夺位,同时许诺二皇子朱高煦“你哥哥身体不好,加油。”这句话险些导致了洪武年之后再次生灵涂炭。但朱棣在位之时,无论如何,兄弟三人始终保持高度默契——

明争暗斗可以有,但最好别出圈。

包括后来登上皇位的皇子朱瞻基,以及始终同朱家有着扯不清关系的孙若微。

把个人、派系、战争和爱情融入一段历史中,难得还能面面俱到,每个人物和每个历史事件都能讲得很清楚。所有矛盾的核心依旧是自朱棣开的坏头:

在朱高煦看来,既然老爹得国不正,他能当皇帝,为什么自己还要按照“规矩”办事?

这个心思是《大明风华》前半部分最主要的矛盾,其次是朱棣对三个儿子的位置摆放。


和康熙看上乾隆,让雍正即位(亦非正史)一样的动机,朱棣看上了皇长孙朱瞻基,允许太子朱高炽有较大的试错空间。

无论正史野史,都记载了朱棣对皇太子的态度转变和对二皇子的拿捏,无论靖难成功与否,皇位对于朱棣三子而言都是难解的矛盾。但历史,或者说《大明风华》解构的历史也给予了观众对这三兄弟的想象空间:

如果没有朱棣夺位、没有他对朱高煦说的那句话、没有他在太子和皇长孙问题上的暧昧不明,也许大家真的能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简单地说,《大明风华》把“遗憾”展现在观众面前,佐以“亲情”的猛料,让后面朱棣病逝、皇子兵变、朱高勋用计迫使朱瞻基杀掉自己这个二叔等的悲剧意味更加强烈。

相比之下,朱瞻基和孙若微之间,乃至其他男女之间的情爱氛围也未减弱多少,倒是残酷的生存之战让简单的爱情有着更厚重、更耐人寻味的意义。

在朱瞻基驾崩后,这位女子眼中的大明也随之黯然失色……


02
沟子?不卖

以明朝为背景创作的历史剧不少,但总体上能为人广泛熟知的较之其他朝代,尤其是清代的不多。

《大明王朝1566》以其犀利的台词在短视频时代为部分观众熟悉;《江山风雨情》则侧重于明朝末年崇祯面对的内忧外患,总体基调也是偏悲剧向,可惜年代有些久远,如今年轻观众看过的不多;《繁城之下》以一隅恶案为引,侧写了万历年间整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显微镜下的大明》则以江南士族的集体利益为背景,牵扯出张居正改革之下的民不聊生。

后两部作品脱离历史直接是“小作坊下猛料”,让故事和人物建立在真实的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如科举舞弊、田亩清算)中,让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众生相栩栩如生。

那么说到“改编”的问题,我觉得《大明风华》作为一部不那么“正”的历史剧,有一处特别让人喜欢的细节:

它用大量生活化的场景描述了朱棣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

在私下里,朱家这些皇帝、王爷、太子、公主之间“你、我、爹、儿子、咱们爷们……”等等互相称呼,放弃了一般观众以为的“朕、父皇、儿臣……”这些称谓,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像民间百姓人家的拌嘴吵架。

这种表现方式贴合历史吗?

我认为在朱明王朝前期,这种表达没有问题。尤其是朱元璋这位传奇帝王,从乞讨一路逆袭当上皇帝,倘若有心人查阅他生前的各种批阅尽都是大白话,十分接地气。

这个细节也是当年该剧颇受争议之处,但我觉得完全没必要纠结。

试问今天的所有人,有谁真的回到古时看到帝王之家,乃至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仅“阿爷”这个词就在唐宋元明之间更换了几次含义。


更罔论被人吐槽已久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出现在大部分古装剧中的现象。

初代目之间讲话直白,到了朱允炆、朱瞻基这一代开始文绉绉就变得合理了——

他们从小长在宫中,不似爷爷、父亲和叔叔那一辈人戎马一生,都是贵公子模样,在博学鸿儒的教诲中长大。“朕”到了朱瞻基这一代,终于固定了下来。


这类生活化的细节,赋予了该剧真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摆脱了简单的宫斗或大女主的标签。

因此今天看待《大明风华》,其在细节处存在的意义,不止是精美的服化道,还有剧中每个人物情感和情绪的变化,以及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必然经历的历史过程,还有最终还重要的——

如何让一个对历史没有太多研究和了解的观众,迅速接纳并喜欢上一段历史。

这是个深刻的问题。

也是涉及到历史剧如何合理改编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改编,有一个可以肯定:

朱元璋,乃至朱明王朝,不可以和“沟子文学”扯上关系。


03
你说,我懂

许多经典名场面让一部剧得到广泛认知(不是认可),想必这不是编导演员们的初衷。

比如一句“你那是喜欢她吗?你那是馋人家身子,你下贱!”


这个著名网梗出自2006年的电视剧《朱元璋》,遗憾的是,无论剧作质量如何,这句话在该剧播放N年后流行开来,还成了表情包。

认真地说,对于一部历史剧而言,难表喜怒。

这也是现今所有历史剧,乃至影视剧都在面对的一个问题:

所有主创其实都摸不透网民的喜好。

而网民,恰恰是现今影视剧消费(线上平台)的主流。

大多数能够犀利专业点评历史剧和其他题材影视剧的网民,始终处于少数群体。这不仅让历史剧存在如何“好看”和“耐看”的创作问题,还存在如何“快速传播”和“欣然接受”的普及问题。

如上文所述,既然九成九的历史已经被定格在史书中,对仅有的0.1部分进行改编,让历史散发应有的魅力,让观众迅速接受历史剧,其中就必须面对一个选择:

抛弃“杠精”and迎合大众。


同时不能过于流俗,直接把“穿越”和“宫斗”当成卖点,因为仅有的这0.1,无论如何发挥自由创作的意识,也还是要遵循历史的严肃性。是否能够达到这一自我要求,全看创作者是否能掌握“改编”的尺度。

毕竟现在正在手机上阅读此文的你我,也在面对大量“穿越+宫斗”微短剧的流量争夺。

但我对此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对于观众而言,无论历史剧或其他,只要故事足够精彩,角色足够丰满,就会有继续追剧的欲望。电视剧是打开历史的一种方式,好的作品确实能让观众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至少在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结果上,该剧都基本遵照了史实。

2019年,《大明风华》开播第一天就引起了网民们的关注。首播当天CSM59城收视率1.92%,同时段排名第1。电视剧网络播放灯塔热度排名第1,当日热度高达461077。


我相信其中不仅有演员阵容的关系,也有故事改编合理,不脱俗也不流俗的原因。

在《大明风华》里,朱棣对朱瞻基说自己是“万古不易的贼”,这必然是“野史”,但这句话牵动了所有矛盾的因果,也让观众对这位颇具争议的“永乐”产生了现实层面的理解。

让古人做回“现代人”,并不需要让台词直白到不忍直视的地步,那只是末流编剧缺乏文学素养的不得已。只有用巧妙的细节和触及心灵的台词,才能让观众产生“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共情。

明朝历经12世16位皇帝,国祚276年,有很多人物和故事仍未被挖掘和演绎。

置于浩瀚的中国历史中,也不过是惊鸿一瞥。


值得创作的题材太多了。

对于历史剧,或者影视剧如何在未来吸引观众的视线,无需太多“秘史”噱头,只要有“人味儿”即可。

“人味儿”就是简单的“你说了,我懂了”。

在精彩的历史中产生共情,无论是否是“正”剧,都很快乐。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商务合作:13671275210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
回顾

【演员】
王景春 | 张鲁一 黄晓明
王学兵 | 梁天 | 王劲松
潘粤明 | 郭京飞 | 周游
罗晋  | 周一围 黄轩
 高晓攀  | 王迅 丨于小彤
肖央刘钧MIKE
刘奕君曹炳琨许亚军
张颂文保剑锋常远
王耀庆大鹏朱泳腾
叶逢春 丨包贝尔侯勇
林雨申黄才伦杜淳
李晨 张光北 阎鹤祥
李易峰 | 郑恺 | 袁文康
李晨 | 小沈阳  霍青
杨皓宇 | 冯雷 谢君豪
林永健 马元  | 陈俊杰 
赵龙豪 刘端端 宋洋

 殷桃 | 田海蓉 | 王珞丹 
刘敏涛 | 郝蕾 | 谭卓
海清 | 池韵 佟丽娅 
 姚晨 | 迪丽热巴 
杨幂 唐嫣张天爱
柳岩陶红刘敏涛
咏梅江一燕宋佳
马伊琍王智梦丽
龚蓓苾黄璐邓莎
叶璇 黄圣依颜丙燕
李一桐颜丹晨朱媛媛
王茜 | 努雅 周显欣
马丽孙宁 | 左小青
甘婷婷 黄小蕾 | 张静初
赵露思 陈数

【导演】
冯小刚 | 陈凯歌 | 岩井俊二
郭靖宇 | 曹保平 | 赵宝刚
曹盾张永新杨文军
宁浩黄建新阿年
徐峥韦正田羽生
刘江毕志飞滕华涛
康洪雷李少红 丨 万玛才旦
刘雪松冯小宁刘一志
习辛陈思诚陈勋奇
叫兽易小星刘杰宋文
谢飞忻钰坤高群书
张杨天毅辛爽
刘誉曹慧生 黎志
唐季礼丁晟 文牧野
董润年 尹力王瑞
安建 丨诺兰吴宇森
郑晓龙 丨陆川 丨王晶
张艾嘉 丨贾樟柯 丨阚卫平
张歆艺 丨许诚毅 郑保瑞
伍仕贤 丨李杨 丨张立嘉
刘健 丨 姜伟 丨林妍
龚朝晖 丨王伟民路阳
田波 张险峰 | 潘相然 | 周楠 | 王小帅 | 余涛
姚晓峰 | 李路 | 王放放
孙海鹏 | 戴墨 白志强
张冀 奇道 林孝谦
吴群达  李霄峰 刘新
阎建钢 霍猛 吴有音
 郑亚旗

【编剧】
赵葆华 | 何冀平 | 王力扶
严歌苓 | 束焕 | 余飞
梁振华孟婕陈琼琼
杨劲松高璇任宝茹
兆民杨真鉴李潇
六六 | 钱小白、清闲丫头
倪骏 | 陈枰 | 宋静 | 邵艺辉
刘震云 王路 康春雷
梁振华徐安 范小青

【制片人】
尹香今 | 韩三平 | 王中磊
方励韩冰蔡佳
孟凡耀吴玉江郭现春
藤井树戴莹 | 郑亚旗
张书维 | 顿河 董维嘉
李莅樱 孙嵘 

【企业家】
任仲伦于冬汪小菲
王中磊刘朝晖 周浩

【歌手】
张靓颖卢庚戌吴克群
苏阳 谭维维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