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德哥尔摩地铁上...
文摘
生活
2024-04-24 02:41
瑞典
行知学堂学生习作系列
一列地铁缓缓地停下,我快速步入车厢,找个临窗的座位坐下。车厢内不算拥挤,除了广播里传来了报站的声音,一切都显得很安静。我想用愉悦的声音给耳朵彻底地放松一下,于是从书包里拿出耳机听起了喜欢的音乐。我漫不经心地到处张望,打量着车厢里的人们,感觉大家都无所事事。空气里,“忙碌、疲惫与愉悦”的气息迎面而来,此刻与我同行的人们,他们的状态在我面前自然地呈现……在听到了熟悉的旋律后,我的双耳意识仿佛瞬间被唤醒,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也似乎被激活。嘴角不禁上扬,目光却已投向窗外的景色中。眼前的景色虽已看了数次,百无聊赖,但这并不影响此刻我舒畅的心情。音乐的力量让我感受到这时间所有的事物都变得无比美好。我试着闭上双眼,尽情地去享受这种放空、逃离现实的短暂感觉。 一阵清脆的响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当下我的美妙感受。那是硬币在纸杯中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我再熟悉不过了。透过车窗玻璃的映射,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慢慢地朝我走来。他右手紧握一个破旧的纸杯,不时晃动几下,左手拄着拐杖,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地前行着。他保持着左一声右一声的节奏,而人们的无动于衷是他得到的必然结果。人们或对他微微一笑,或用冷漠的眼神与手势表示拒绝,有人甚至头也不抬。我观察着大多数人都是面相慈善,但却拒他千里之外。人们宁愿摆弄手里的机器,也不愿搭理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此情此景,让我的内心有些波澜不惊: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乞讨者,他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肯定是遇到了困难才会让他放下自己起码的自尊,而来进行乞讨生活。我的同行者们却无一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一枚小小的硬币也会让这位乞讨者能有动力继续下去。在那一瞬间里,我意识到在所谓民主文明,高度发达的瑞典,也会出现眼前的残酷现状。人们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的自私和虚伪?所谓好人的同理心去哪儿了?在我看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真正感受到开心和快乐的啊!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微微地皱紧了眉头。那个老人慢慢地来到了我的身边,说出了他需要帮助的原因。我心里很不好受,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我想抬头对他微笑给他一点鼓励,让他内心深处感到一些温暖,一丝被关心的感觉。但是我没有这个勇气。但若我只是和他四目相对摇头拒绝,他定会很失望,何况这种情况刚才上演了很多遍。我要不要给他一点帮助呢?比如一枚硬币?不行,我的社会学老师和我们讲过,很多乞讨者其实身体健康,只是本性懒惰,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只想利用人们善良的怜悯之心来博取同情、不劳而获。想到这里,我选择了沉默把头低下,并下意识地一直看着手机。用余光注视着他默默地从我的身边走过,他的身体仍旧保持着左右交替地运作着。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我又有些自责。或许我所遇到的这位老者的确需要帮助,可能因为身体日渐老去和蹉跎岁月让他别无选择,内心挣扎后他还是选择了放下了矜持的自尊,而屈服于现实生活得过且过。虽然想了很多,但我最终还是没能战胜自己的防备之心。那一刻我意识到,其他人也许和我的想法一样。这是常人的心态。因为一次又一次的错付让大家加强了自己的戒备心理。为什么在经济发达的瑞典还会有这么多乞讨者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专门做了些调查。我了解到,在一些经济状况更糟糕的欧盟国家,有的人利用欧盟公民可以在三个月内自由往返其它欧盟国家的政策规定,专门来瑞典乞讨,因为在瑞典这样的发达国家乞讨甚至比在本国努力工作赚的钱还要多。 “他们来瑞典乞讨,回自己国家生活,日子过得比我们还滋润”。据说这是很多瑞典人面对乞讨者的普遍心理。即便在瑞典这样的发达国家,不劳而获者也是大有人在。最近,瑞典政府作出决定,将全面停止引进难民进入瑞典。对于这个消息我开始很是不能理解,后来在网络和媒体上看到政府部门做此决定,也是情非得已。瑞典从1970年开始接收难民,难民除享受与瑞典本地人一样的国民待遇外,还可以获得专门的补助金和免费住房等待遇。也许是因为待遇太过优厚,很多难民完全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存状态,这让瑞典民众们和政府对他们失望至极。中国有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可能是对发生在瑞典这种现象的最好注解。有幸在我人生观即将形成时遇到了车厢里的这一幕,以及了解到它背后的复杂社会背景。它让我意识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有着不小的落差。我愿意与人为善,但也不希望这份善良被滥用;无论多辛苦,我也不愿意不劳而获,而要用勤奋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我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