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中学时代的我,抚摸着《乒乓世界》杂志的广告扉页,看着那些看不懂介绍的高颜值球拍,心想着:以后要是能打上这把就好了。
不曾想,后来沧海桑田,给《乒乓世界》当特约记者和特约编辑已经超过12年。这期间,自己也完完全全是一个发烧友的模样。打过的器材不说不计其数吧,也是不可计数。
终于有一天,面对本该心爱的球拍,很多连拿起来打一打,都没了兴致。这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错?今天,我们就来算一算这笔账。
同质化太严重
前脚刚打完混动DNA m,后脚打上了银V双驱,我就怎么打不出这种区别。至多是海绵染色了有点不同。染色剂确实可能引起微小差异。骄猛的碳素海绵就是加了碳黑色的染色剂,使得海绵打起来韧点脆点。但不可否认,这两款盲打,我究竟能不能打出区别,不好说。
时至今日,说好听点,微粘外套确实是趋势。说不好听,就是跟风。也有球友问我为什么不打D09c,说很全面、很好打。我真的打不出这套胶的犀利度。也能持球,但不够转;也能提速,但还是不够快。好歹现在我打的T05的弹弓效应更明显,冲起来还更快些。
由ESN出品的各大品牌的产品,也在相近的时段里,接踵而至地上市,带着相似的特点。也许就微调下海绵的软硬,甚至连海绵颜色都可以不用改。
底板方面更不用说了,Viscaria的外置蓝芳碳、狂飚龙5的内置黄芳碳简直通吃。你说三维75#、锐科特驭剑也就算了,先不说手感怎么不同,人家卖那个价格(100多),打出了一些味道和性能,咱也不能抱怨啥。
其它呢?某某的特制,用的跟某某碳王是同个板坯,连手柄弧线、球板板面和重心都不用改。某某PRO,其实就是某某,只是多印了一个PRO。偷懒到这种程度也不是不行,但价格高了太多,就有些不讲武德了。
2024年我就只做了一款新品底板:妖孽。因为实在不想换个纤维或面材,就做一款新品。年底有一款日本制造的会上市。妖孽的绿芳碳那面劲弹点,蓝芳碳那面吃球些,可以弥补反手或正手吃球能力的不足,比如适合反手比较水的我。连我这么懒的人,都在纤维和厚度上做文章。调了三种厚度。敢情市面很多产品就是Vis、龙5结构直接搬,反正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