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现在我们很多人说没有年味,然后怀念小时候,说小时候有年味。小时候有啥年味,那都是父母发愁的几天,我记得父母在年前出去买一大壶散酒,然后分别灌在以前用过的空酒瓶里,在正月里招待客人,也不至于显得那么寒碜。
至于出门走亲,不敢第一个带头走,若是你先跑一遍,这就等于礼物你得重新购买,那时候还眼巴巴地等别人先送礼,然后东家转西家、西家转东家,让大家看不出这是原样送回的,就这种紧巴巴、出门不敢抬头看天的日子,你跟我说有年味,无非是我们小时候不懂事而已,哪里晓得家里的艰难啊!
现在轮到我来走亲了,即使经济和他人相比,还是差的很远,但也没有那么拮据了,不用整天想着是先走亲戚还是后走亲戚,而且对自己的母亲说,若是别人送来的礼物,如果只剩下一个月保质期,就不要再转手送人了。也不要去埋怨别人,他不是故意去买临期的,很多人家平常只有老人在家,别人孝敬他的,他们不舍得吃了,转头到了节日,他拿着这些别人孝敬的礼物,又用作走亲戚的礼物了。
我们怀念小时候的年味,用东北人的话讲,叫“猫冬的季节”,虽然这是北方人常讲的专用术语,但是对于南方也同样适用,到了冬天确实没什么事情做,想在土地里刨出钱来,也没什么可刨的,集体资产里,可能从湖里、河里、水库里捞出一些鱼来,家家户户分一分;而个人呢,到了腊月,就自己准备过年的零食,比如炒花生,制作“冬米糖”,就是糯米混合红薯和麦芽糖浆,然后和炒好的米混成白色圆球;这些糖浆,万物可以组合,跟芝麻混在一起,就是芝麻糖;弄成方块或圆球,全部由自己随意,无需特殊的模具,竹筒剖成两半,可压制米球,长方形竹筐压成型,冷却切块;然后还有熬猪油,猪油渣子也是一道美味,常常被小孩子争相抢着吃。
那时候农村的年,几乎什么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做的,比如豆腐也是,压成豆腐之前,必定先要喝一碗豆腐脑,白豆腐用水浸养着,能用上一个月也不坏,再留一部分白豆腐切成小长条,然后油炸后膨胀,我们称之为“生腐”,生腐烧肉,味道绝美,也是烫火锅的好食材,这玩意在南方,就是被叫做豆腐泡的东西。
甚至连豆腐乳也是自己做的,竹筐里铺上树叶稻草,让豆腐发霉,还有豆瓣酱也是自己做,放在太阳下暴晒发酵,液体捞出就是酱油,固体就是豆酱,一方面可以炒菜用,一方面就是小孩子的零食蘸料,比如每天柴火煮饭产生的锅巴,撇一小块,蘸着豆酱吃,简直至美至纯。
所谓的年味,就是大人们忙忙碌碌准备年食的过程,小朋友并不懂这些,但是跟着后面吃的本事还是少不了的,碰上别人家杀年猪,那更是开心的不得了,就找主人家要那个猪尿sui泡,然后把猪尿泡吹成气球,能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玩上好几天,不亦乐乎!
然后到了走亲戚的时候,走亲戚分为两个时间,一个是年内走,就是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走,走早了不行,走太晚也不行,但是年前15天之内,别人总是挑不出理来的,还有一个时间就是正月里走,可以走到正月十五,超过正月十五,就不必走了。
一般正月初一不走亲戚,别人有忌讳,说是正月初一上门,对他家的运气不好,各地风俗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正月初二走亲戚的也少,如果亲戚家有嫁出的女儿,初二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其他亲戚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初三之后随便走亲戚,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了。
小时候被父母带着走亲戚,一般一天也走不了一两家,因为别人要留饭吃,你说你不想吃饭,那也不行,不留下吃饭,亲戚就会很不高兴,一方面认为你看不起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礼数不周,怎么能让人饿着肚子走呢。我们说的年味,就是怀念自己小时候,不用去想任何事情,跟着后面吃吃喝喝就可以了,如果亲戚家有玩的来的小孩子,那更是觉得过年很有意思了。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觉得没有年味,他们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觉得上班放假的天数太少了;二是觉得过年不放鞭炮了;三是感觉拜年没有啥意义,是一个精神负担;四是祭祖和祈福被说成是封建迷信了,四是岁数差不多的亲戚家的孩子,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一样了,聊不到一起去了,五是觉得自己没有钱,甚至负债,这个年不但不幸福,而且还让人难受。这些说的是很有道理,我认为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放假的天数其实是取决于自己,尤其是那种按天算工资或计件制的,你提前一个月回家也没人管你;放不放鞭炮也取决于你自己,农村是没人管的,城市里为了安全不放,可以理解;拜年其实都是拜长辈,圆父母的心愿,怎么会没意义呢;祭祖也没人拦着你,只是你自己觉得可能是糊弄鬼,觉得没意思而已;和亲戚家的孩子聊不到一块很正常,但我们是看他的父母,并不是为了去看平辈;至于负债和没钱,一时的困难不代表一直是这样,人还是要乐观点,过年都不想办法乐呵一下,年后怎么会有动力重新振作呢?
你小时候觉得很有年味,那是大人们为你制造的仪式感,大人们心里有多难,你也未必知道。现在轮到你为父母或孩子制造年味了,但是你却选择了拒绝,然后开始抱怨现在没有年味了,这并不是没有年味,而是你不想承担制造年味的责任而已。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仪式感,所谓年味,也不过是一种仪式感而已。
中年人如果觉得没有年味,那是你还没有认识到你是中年人,或许你的父母还在,你仍然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小孩子而已,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不一样了,你得角色已经转换了,你是制造年味的,并不是享受年味的,你得让父母和孩子知道什么叫年味了,这就是中年人的苦楚,但是你看到老人和孩子的笑脸,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快乐呢?
回家团圆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和父母分离的人,每年回去也就三四趟而已,看父母的兄弟姐妹们,一年顶多是过年一趟,每次回去,你都能感觉到父母是真的很开心,过年的时候,去一趟舅舅家、叔叔家,你发现他们也很开心。
有人说,我不开心,你开不开心不重要,你小时候开心了,等你老了的时候,有小辈来看你,你又开心了。你中年的时候,是让别人开心,而不是让自己开心,看到自己的亲人,因为你自己的到来而开心,这就是年味,轮也要轮到你来制造年味了,你不愿意制造年味,那就是不负责任,我们要敢于担当,让家人们过上一个有年味的年。
-END-
矩阵更多精彩文章
矩阵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