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有人讲一到过年,很多中国家庭就会上演一档节目,那就是吵架。那外国人过节吵不吵架呢,也会吵架的,甚至还伴随着家庭暴力,但是频率和数量没有中国的多,因为老外的节日没有赋予丰富的团圆概念,比如圣诞节,有的并不和父母一起过,再者老外法律意义上的家庭并不多,好多是同居的,男女经济上也是分开的,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的单位,在很多国家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引起吵架的导火索越来越少。
中国人的家庭平常也很少吵架,比如农村人,天南海北的务工,城市人,天还是黑的时候上班,天又黑了才回家,你想吵架,都抽不出空来去吵。因此吵架就留在了团圆的节日,尤其是过年这个时候,特别是大家庭,人越多,吵架的概率就越大。独生子女家庭要好一些,但是也不排除吵架,比如子女工作生活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往往就会引起吵架。
大家庭中,比如有三四个儿子的,通常以男方父母为中心过年的,往往吵架的最多,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几个儿子的家庭以及配偶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长辈以经济状况分尊卑,比如其中一个儿媳妇假如是体制内的,就被高看一等;有的长辈以情感状况分尊卑,比如小儿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却最受家庭疼爱,父母就希望其他兄弟去帮他,甚至要求直接给钱。有的长辈以孙子辈的状态分尊卑,比如有的家庭有儿有女,而有的家庭只有一个女儿,在爷爷奶奶心目中受重视程度就不一样。
在农村的大家庭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如果哪个儿媳妇勤快,帮忙准备年夜饭,吃完饭主动跳出来去洗几十个人的碗,那不得了了,全家族都会欺负这个儿媳妇,你越把老年人当人,越心疼老年人,老年人就会越把儿媳妇不当人,最后这个儿媳妇清醒了,就把双手捂在口袋里也不干活了,最后出现一个现象,老母亲在地上撒泼打滚,理由是全家人都不把她当人,没有一个人帮她干活。
引起吵架的往往是女人居多,有人说,那当然了,男人抽烟、喝酒、打牌、跟村里人闲聊天、甚至跑到河边钓鱼,他们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过年上,当然不用吵架了,这说的是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以前比较多,现在的男性不全是这样,男人做饭的多,而且比女的做的好吃。那女的为什么要吵架呢,就是兴趣太窄了,围绕着家庭转,还主动要当家庭里面的当家人,有了这样的思想后,自然控制欲就比较强,她一看这个也不听她的,那个也不听她的,一年之中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涌上心头,于是就在大年三十发飙了。
年纪最大的长辈只要吵架了,回头必然导致小家庭也会吵架,可能不是当场吵,而是回到小家庭里去吵,吵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给每家孙子辈的红包不一样了;餐桌上的鸡腿给大孙子吃了,没给自己女儿吃了;妯娌之间有的人干活了,有的人嗑瓜子等菜上桌了;给老年人过年费为什么要每家一样,他大儿子挣的是我们好几倍,理应多给;总而言之,各种小事都是吵架理由,这是大家庭的通病。
那小家庭吵不吵架呢,也吵,有的家庭满打满算四个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了,就是父母和两个未结婚的儿女,这个吵架的由头是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不找对象呢,为啥别人家孩子一个月挣七八千,而你只能一个月挣三四千呢,但是吵的时候,不会直接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而是吹毛求疵。
比如让你把门口垫子洗一下,你说这么冷的天洗这个干啥,洗感冒了看病几百块不划算,于是掏出手机说9块9包邮买一个,于是父母就跳脚了,开始讽刺你了,说,什么都扔掉重新买,你这样的大老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太委屈你了。好了,然后矛头一转骂自己的老公,说男人没良心没本事,家里没钱,家里要绝后了等等。男人一听,说大过年的不要吵,什么活我都包下来干了,于是男人开始搞大扫除,准备菜肴等等,女的又在后面指挥,说你这样干的不行,那样干的不行,最后自己亲自上阵,给自己累瘫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了。
还有很多家庭也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吵,完全是观念问题,自己在家做红薯糖果,自己在家做芝麻片,自己在家做豆腐,自己在家炸肉圆子,自己在家包饺子,甚至年前上坟的纸钱,他也要自己折,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个说,你没事费那个劲干啥,这些市场上都能买的到,你没苦为啥非要找苦吃呢?
这下好了,又要吵起来了,说外面买的都不能吃,外面买的纸钱没有自己折的诚心,像你这样黑良心的,你死了都没人烧纸钱给你。若是你回嘴,“我不用别人烧纸钱,我每年自己烧给自己,存在阎王那,以后死了去阴间银行去取就好了。”这下子完了,要吵的没完没了了,甚至夫妻双方开始互相诅咒,如果孩子在旁边,又要拿孩子出气了。
也有因为经济原因吵的,这里面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行业不景气,外出务工的确实没挣多少钱,那在家留守的就很委屈了,想起一年来照顾家,甚至照顾男方父母,年底就这点钱回家,气不打一处来。还有一种,挣了不少钱的,但都被乱花掉了,尤其现在有些男的,特别喜欢赌博,一夜能输完一年的钱,这种吵架的理由倒是正当的,喜欢赌博的男人迟早都是家破人亡的,还有些吵架也属于正常范畴,比如出轨的,找小三的等等。
正常范围内吵架的,或者由于经济原因吵架的,我都能理解,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嘛!但是很多吵架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如人们常常探讨,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在哪个家过年的话题,这个其实不用吵的,不用搞男权主义或女权主义,解决办法很多种,第一种一家一年;第二种各回各家;第三种把儿女留给一方老人陪过年,自己夫妻陪另一方老人过年,双方不都是兼顾了嘛,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第三种,但这也需要老年人配合着改变思想观念。
还有一种吵架就牵扯到食物极大地浪费了,现在大年初一超市里都能买到任何东西,但是有的家庭提前准备年货和菜肴,一堆一堆的,吃不完就反复热了吃,吃到年初二都臭了,为了探讨要不要把食物倒掉,又能吵起来,说不当家不知道油米柴盐贵,就只知道大手大脚的扔东西,然后把全家人吃生病,去医院挂水,大几千块没了,于是又开始互相埋怨。
还有的吵架就是走亲戚,现在好多年轻人不愿意出去,因为长辈喜欢问个人的私人话题,问干啥工作了,你要是如实回答,我干直播,我写公众号,结果第二天那个村子里人就会窃窃私语,说谁家的儿子过的好惨啊,在外面是要饭的呢!中国人把工作贵贱分的太清,导致在外送快递的、送外卖的孩子都不愿意走亲戚,怕被亲戚讽刺。我认为这种观念要改变,动不动就认为体制内是高收入,是人上人,这种思想是倒退到封建奴隶社会了,而且体制内并非是高收入,但是老百姓一口咬定他们都是高收入,说随便贪一点,一年几百万,咋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想的了?简直是思想毒瘤!
除开经济原因和感情不和的吵架之外,大部分吵架都是无厘头的,甚至是操心过度造成的,结果发起吵架的一方还不服,非要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认为不存在刀子嘴豆腐心,嘴毒的人就是作孽,很容易给家庭带来霉运,谁见到谁压抑!还有人讲“娶了媳妇忘了娘”、“女大不中留”的话,儿女不结婚,你要吵架;儿女结婚了,你把生活的不顺归结于儿女的配偶,简直就是脑子坏掉了,有事跟自己的儿女背后说说就好了,别人家养大的孩子,你非要按照你的规矩来,你不是没事找事嘛!
很多架吵的莫名其妙,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年的晚宴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一定要在家里做饭烧菜,就是一个电火锅就能解决的事情,但是这个也能吵起来,因为电火锅是1300瓦,说太浪费电了,然后烧了一桌子菜,下一个菜上桌子,上一个菜就冻住了,过了几天,一堆菜又倒掉,浪费的钱够交一个月电费了!
还有一些传统的仪式感也要取消,比如皖南有一个“送茶”的仪式,这可不是送茶叶,是送寿礼,过大寿,男女到50了,就要开始“送茶”,女送单数,男送双数,以此类推,60,70,80,一直送下去。我严正声明,我到了50,坚决不接受任何人“送茶”。但是亲戚家的我得送,风俗在此不得不办,过去人寿命短,49开始过寿,现在这个年龄都是年轻人,还来这一套,十分繁琐。我觉得,仪式感是给过得舒服的人锦上添花用的。如果原本就活得很累,这些繁琐的风俗只会成为负担。
现在结婚率越来越低,很多人怪国家,我觉得家庭中也要找找原因,一到过年,很多人家里就开始吵架,小孩子看在眼里,这样的婚姻谁不惧怕呢,穷的时候吵架,我认为是正常的,现在吃饱穿暖了也吵架,不就是吃饱了撑的缘故嘛!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国家把过年的假期放长一点,儿女或孙辈多陪陪最年长的长辈,也就是八九十岁的长辈,作为中年人,五六十岁的这种,夫妻俩脑子里不要整天鸡毛蒜皮,不要还搞什么吃饭谁先动筷子的老封建;条件次一点,把自己的家庭管好就行,夫家的事、娘家的事,你没有能力管,你吵架也不管用。如果你有余力帮助亲戚了,就大大方方去帮助,不要有什么求回报的思想。把日子过简单一点,过轻松一点,让过年真正成为亲情陪伴的日子,而不是变成一年一度的吵架综艺节目。
-END-
矩阵更多精彩文章
矩阵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