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营”在珠山
民生
2025-01-18 17:02
江西
作者 | 许若 叶景顺
题图 | 瓷源境文工旅特色产业园
近日,“景德镇珠山区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入选2024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2.4万余名“景漂”创客及300余家线下常驻商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万余件,陶溪川成为全省首个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的市场主体。连续三年市场主体总量和活跃度均位居景德镇市第一,“五上”企业达34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9.7%;文旅市场不断升温,高峰期持续霸榜江西省客流前三,成为最具中国特质的艺术疗愈目的地;120名国家级人才、230名省级人才和6万“景漂”缘聚于此、创新创业……这是珠山区近年来交出的发展答卷。这份答卷背后,珠山区是如何打造让投资者放心、企业家顺心、创业者安心、老百姓舒心的优质营商环境的?让我们一探究竟。当好企业贴心人
水美则鱼跃,林茂则鸟栖,优质贴心的服务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政策。珠山区精心推出招商引资政策“大礼包”。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和贷款支持,近三年为65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达2.6亿元;对符合政策条件的货车提供“上门服务”“无感办理”等事项16752件,帮助企业申请物流专项贷4833万元。针对重大投资项目,从洽谈阶段开始,组建由多部门专业人员构成的“一对一”服务专班,为投资者提供详尽的政策解读与项目规划建议。在落地阶段,选派“零号员工”,全程跟进,全链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2024年,珠山区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资金5.6亿元,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考察了国内多个地区后,我们最终决定在珠山区投资。这里不仅政策清晰透明,而且服务专班积极主动,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年产值过亿元的景德镇格晶先陶项目投资负责人万明说。凭借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贴心服务,2024年珠山区成功吸引新荣记、华光国瓷等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工业项目就有38个。市暖引商聚,风清助企飞。珠山区深化“万干入万企 党建促发展”活动,1600名干部常态挂点帮扶3.1万余户市场主体,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妥善办结248条市场主体反映的意见诉求。在得知余寅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后,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以余寅窑为试点,以保护原创性产品为目标,拿出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当日,校地双方知识产权负责同志就上门,为余寅窑上门讲解政策与流程,并为其“代办”,不到一个月便完成陶瓷专利注册和程序。2024年,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政企沟通平台,反映大型商超促销活动审批慢问题。珠山区经过调研论证后,在全省先行先试,以解决该诉求为试点,创新商贸企业门店外场促销“并联审批”“年度一次审批”。一日内对该企业的5家门店进行现场勘验,评估合格后予以全年临时占道促销活动合并审批。“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今年我们5家门店开展促销活动,都不用再去城管报批,节省了大量时间。”该公司董事长林浩飞由衷感叹道。“景漂”圆了创业梦
才聚引商繁,资足促企强。聚焦“景漂”人才,珠山区提供“零门槛”落户、子女入学优待等系列务实管用举措,让“景漂”放心安家。目前,已有54名“景漂”在人才公寓安家,167名人才和5964名外来创业就业人员子女通过“绿色通道”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基础教育。以“景漂之家”为核心,以瓷缘境文工商旅、雕塑瓷厂、陶艺街等特色产业园、孵化基地、文创街区为支点,珠山区构建起“一核多点全域”的创新创业产业集群,满足不同层次“景漂”人才的创业需求。同时,建设跨境电商、央视网·瓷、艺次元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覆盖抖音、小红书等“多园全网”电商矩阵,创造百亿级体量的电商经济,为怀揣梦想的“景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除了硬件支持,珠山区还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携手,共同谋划制定珠山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3-2030)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人才战略规划,全面实施涵盖师徒技艺传承、创业帮扶、职称申报等4大类10余项内容的人才培养计划。建设“百工百匠”非遗传承基地,一批“景漂”人才脱颖而出。65名“景漂”陶瓷艺术人才成功申报工艺美术师职称,34人被认定为江西省高层次人才,获评省“赣鄱英才”“赣鄱俊才”各2名。“我们‘景漂’能评到职称,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占绍林兴奋地说。在景德镇,大多数“景漂”工作、生活在珠山区,为服务“景漂”人才职称申报,珠山区出台只要在当地创新创业或缴纳社保的“景漂”,参加职称评审可不受户籍限制的政策,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职称申报相关流程、材料,畅通线上预约申报渠道。珠山区还为创业者配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套餐,解决他们创业初期的资金难题,帮助许多创业者圆了创业梦。老百姓得到真实惠
随着各类优质企业的入驻和发展,珠山区就业岗位呈现井喷式增长。无论是高端技术人才还是普通劳动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舞台。三年改造老旧小区54个、背街小巷264条,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先后完成4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增加3630个优质学位,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全区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使用率达100%,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1.94万人份,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2.56%,以“互联网+”“安全接种”为核心打造的数智化预防接种门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走进政务服务大厅,“珠事顺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珠山区引进第三方机构,在政务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便利化“五化”建设上持续发力的又一创新成果。通过系统整合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开户等68个高频服务事项,做到“一窗受理、后台审批,综合出件”,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为更好服务群众创新创业,珠山区还试点开展政务服务“进商圈”改革,为陶溪川的商户提供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企业年报网上申报等涉企服务,并针对急事难事指定专人开展“一对一”帮代办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受办事项800余件。“我是租的房子做生意,营业执照地址一直无法变更,愁死我了!”近日,珠山区梦园小区居民罗先生打“12345”热线进行求助。珠山区市监局工作人员研判后,决定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的办法,快速予以办理,解决了罗先生的心病。营商环境向好,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近年来,珠山区“12345”热线累计受理工单54638件,办结率和妥善解决率均达100%。“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只是走了一小步,还要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让珠山区真正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创业者创新创业的活力高地、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珠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解码东江源的水美密码
珠山公安
警务信息发布,治安形势通报,警方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