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次开展草类植物航天育种

文摘   2025-01-21 18:14   云南  



      2024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选送180克梅氏画眉草、白三叶等植物种子随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遨游太空”,首次开展云南草类植物航天育种。

据了解,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编号为YN-007的搭载货包随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1日10时39分,卫星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着陆回收。11月6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对从编号为YN-007的搭载货包中取出的申请人搭载的种子进行了查验,经查验确认为林科院选送搭载的梅氏画眉草、白三叶等植物种子。



种子回收后,将采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有较好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新品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云南生态安全和草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种源支撑。



航天育种是一种将传统的生物育种技术与现代航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育种方法。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因素,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和弱磁场等,对植物种子或微生物进行处理,从而诱发它们的基因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导致生物体产生一些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新性状,进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截至2020年,我国通过航天诱变育种培育的牧草新品种有5个,在甘肃、黑龙江、山东等地推广种植。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林科院   李园园
编辑:张正雪   王靖媛
校核:王佳纯
终审:彭杏资


森林云南
发布云南林草最新通知公告、解读林草政策、聚焦林草改革发展、服务市场主体、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