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楼市   2024-08-22 22:38   湖北  

公摊,买房人最大的痛点。

 

你满心欢喜地买下了一套心仪已久的房子,拿到房产证时却发现,实际居住面积远小于合同上标注的建筑面积。

 

这其中的差值,就是所谓的“公摊面积”。

 

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电梯井、楼梯间、公共门厅等等,加起来能占去房屋总面积的相当一部分,有时候甚至高达25%。

 

简直是血亏啊!

 

好好的房子,莫名其妙小了一圈。

 

这不,全国都开始对公摊动手了。

 

虽然是间接的:要么减少计入公摊的面积,要么鼓励开发商“送面积”。

 

这事儿对买房人有什么影响?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1

Grain Rain

 

先看看大家怎么做的。

 

今年5月,一线城市风向标深圳发布了2024版“建筑设计规则”,其中有两个条款:

 

避难层、机房等公共空间被列为“不计容面积”;在满足条件下可不计入建筑面积的凸窗,修订后进深也由0.6m增加至0.8m。



还有珠海,尺度更大。

 

满足开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观阳台可以不限制进深、配建设施不计入项目总计容建面等。

 

都是啥意思?

 

面积能送就送,提高得房率!

 

简单计算之后会发现,如果按照新规执行,有些城市的新建住房的得房率将普遍超过100%,甚至达到120%。

 

这不就是变相的取消了公摊!

 

把就连楼市管控最严的长沙,也出台了类似政策。



此前,封闭阳台需要全算面积,现在可以计算为半赠送;飘窗不计入面积,还可以与房间等宽,出挑宽度由不超过0.6米进深改为不超过0.8米进深;设备平台最多还能再赠送4平方米。

 

新规下,长沙房屋的累计赠送面积最大可以做到套内建筑面积30%左右。

 

新房得房率普遍可以达到100%!

 

虽然不是直接取消公摊,但这是当下房地产出现转变的信号,且不排除在未来全面取消公摊的政策会出台。

 

很明显,市场将全面向高品质住宅转型,鼓励改善和置换。

 


2

Grain Rain

 

这背后其实是房地产市场的大调整。

 

从解决住房“有没有”的问题,转向解决住房“好不好”的问题。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房子过剩”的说法,核心论点是:全国房屋总共有6.6亿栋,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5.9㎡。

 

这么看,好像没毛病。

 

真是这样吗?

 

我们先说关于房屋数量的问题。

 

6.6亿栋房屋是怎么来的?

 

超过90%是农村房屋,真正城镇地区的房屋大约是4700万栋。且这4700万栋房屋,还包括住宅和非住宅,里面有公共设施、写字楼、厂房等等。



就算是经济发达的浙江,自有住房率也仅仅64.71%。

 

其中,自建房占35.01%,自购房占28.63%,住房性质为租赁的家庭户比重为33.65%。


房子都是房子,也有天差地别!


即便是在农村,也有小洋楼和砖瓦房的差别;城市也一样,有的人住着大平层、别墅,有的人一家三口挤着50平。


房子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子在哪!


再看所谓的人均面积。


我实在搞不明白,为啥很多人每次看到人均工资的时候嚷嚷着自己被平均了。


结果到了人均住房面积这里,却坚定的认为人人都达标了,哭着喊着房子过剩了。


对比一下其它国家的人均面积——


美国62.4㎡,加拿大63.9㎡,德国46.6㎡,英国37.6㎡,法国36.5㎡,日本35.2㎡,韩国34㎡……


诶?


咱们35.9㎡,好像还真不低!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就算不考虑经济水平和人口基数不同,咱们连公摊这玩意都还没有解决。


人家算的是套内,我们算的是建面,怎么比?


按照25%的公摊来计算,那么我们的实际人均居住面积也就大约26.9㎡,不说跟欧美比了,连隔壁日韩都比不了。


大城市更极端。


深圳人均住房面积21.8㎡,扣除25%的公摊,只剩16.35㎡;


上海人均住房面积30㎡,扣除25%的公摊,只剩22.5㎡。


就算我们不跟外人比,就按这个人均标准来。


小两口买一套50多平的房子,听起来好像也还过得去,问题是等有孩子了,孩子长大了,50多平还够吗?


所以人均面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住的舒服!


你老家的房子,三五百都租不出去;


你打工的城市,租个单间都得1500。


同样是房子,区别咋就这么大呢?


只能说,抛开城市谈房子就是耍流氓。

 


3

Grain Rain

 

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房子过不过剩,因城而异。


数据显示,全国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一线城市平均7%,二线城市平均12%,三线城市平均16%。


四五线就不用说了,空置率保守估计超过30%。


不信的朋友可以回村看一看,一两个老人住一栋三层自建房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


算下来人均100平都打不住。


包括一二线城市辛苦搬砖的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谁在老家还没一套房?


从统计学的角度,这些人都是有房一族,而且人均住房面积还不低,说不定远超35.9㎡的平均线。


可现实生活中呢?


不还是租着大城市的单间配套,辛辛苦苦赚钱交房租。


那你说,他们算是有房?还是没房?


再说本地人,大城市的有房一族。


实际情况依然是,优质商品房占比偏少,老房子占比较高。


当前全国城镇住房存量中,商品房约占40%,自建房约占30%,还有30%为原公房、保障性住房或其它。


由此可见,真正的优质商品房占比,大概率不会超过20%。


而且哪怕是这20%,还包含了大量的老破小。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大约有20%已建成超过30年,到2040年前后,这个数值预计会达到80%。

 

虽然国家告诉你,产权是70年,有多少人真的住够70年?

 

数据显示,在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平均换房时间约5-8年。

 

在一个家庭购入第一套房子之后,一般五年之内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不论家庭成员结构还是个人的收入能力等,绝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换房。

 

如果住过8年,可能人生上升通路也终止了,收入结构也稳定了,也习惯这套房子的大小和区域了。

 

如果这个时候不换,很有可能凑合凑着就不换了。

 

不说别的,回到取消公摊这个事儿。

 

以后都是得房率超过100%,阳台更宽、层高更高、户型更好的产品,哪哪都碾压老房子,你会怎么选?

 

不管是出于居住的舒适性,还是投资的保值增值性,我们都需要不断地优化手上的资产。

 

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了,当下的楼市,一边是大肆减少供应,一边似乎轰轰烈烈的推广第四代住宅。

 

过个几年,涨价可以说水到渠成。

 

这也是城市价值、房产价值分化的必然结果。


你觉得呢?在评论区聊聊吧。


如觉有用,请点个在看,谢谢。

深悦会
11年财经老号。专注资产投资,发掘新兴财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