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气温回升,小麦将步入快速生长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分蘖成穗的关键时期。为了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我们必须格外重视小麦的水肥管理。
小麦返青至抽穗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除了氮肥,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同样不可或缺。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保障有效亩穗数和穗粒数,还能增强根系活力,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同时预防倒春寒和倒伏等问题。
然而,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肥料浪费和成本增加。部分农户在播种时大量施用复合肥(100-200 斤),但春季追肥仅使用 20 斤尿素,或者采用一次性施肥的方式,春季不再追肥。这种做法与小麦的吸氮量和干物质累积量变化不符。小麦在前期吸氮量较少,拔节期后吸氮量开始上升,尤其是在后期的孕穗灌浆时期,养分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小麦产量。正确做法是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苗情,合理进行追肥,如在返青期、拔节期等关键时期适量追施氮肥等肥料。现在部分麦苗可能会出现麦苗发黄的情况,要不要施肥呢,我们要根据苗情具体分析,现在小麦生长缓慢,施肥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苗黄不一定是缺肥,也可能是土壤缺水影响了养分的吸收利用。考虑到种植成本,很多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忽略有机肥的使用,或者使用量不足,认为有机肥效果不明显。但众多实验表明,在保证有机肥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将其与化肥配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小麦施肥需要适量,过量施肥尤其是过量施用氮肥,可能会导致前期麦苗旺长,后期遭受冻害、病害和倒伏等问题,从而影响产量。同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恶劣天气后的小麦倒伏率和赤霉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相反,氮肥施用量过少会导致分蘖减少,麦苗发黄,后期早熟。目前常用的肥料主要是以氮磷钾为主的复合肥,而小麦生长需要 16 种元素,铜、镁、锌、硫等中微量元素对小麦都有增产效果。营养供应充足,小麦才能生长得更好、更壮,充分发挥增产潜力。正确做法是在施肥时,除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外,还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多数人认为小麦苗发黄是肥料质量不好或施肥量不足所致,其实导致小麦苗发黄的原因很多,如虫害、干旱、药害、冻害、病害、耕作问题或者秸秆还田问题等。因此,当麦苗发黄时,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找出导致麦苗发黄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而不是盲目地认为是肥料问题并增加施肥量。综上所述,在小麦施肥过程中,要以氮为主,磷钾配合,同时注意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将速效肥料和缓效肥料相结合。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选择合适的肥料,并保证肥料的质量和用量,以保障小麦健康茁壮生长,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平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本平台的原创文章需要注明来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