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大放送! “农科大讲坛” 春节特别节目开播了!如何把握关键环节,助力小麦茁壮成长,请阅读全文→

时事   2025-01-28 10:21   河南  


祥龙贺岁辞旧去,金蛇纳福迎春来!在这喜庆的蛇年新春,先给大家送上最诚挚的新年祝福,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委会、农资宝典·一号直播间精心策划推出的 “农科大讲坛” 春节特别节目,已经与大家准时见面!
今天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李向东研究员来和大家分享小麦春季管理的那些关键事儿,让我们的麦田在蛇年里焕发生机,喜获丰收!

回顾过去:气象苗情大揭秘

自去年麦播(10 月 11 日 - 12 月 8 日),全省平均气温达 12.3°C,比常年同期偏高 2.1°C,平均积温比常年多 112.5°C・d,这使得麦苗快速生长但多地出现旺长;全省平均累计降水量 67.4 毫米,比常年同期多 3.4%,但降水分布不均,豫东、豫南部分地区干旱,影响麦苗生长;全省累计日照时数 277.1 小时,比常年同期多 7.5 小时,却比去年少 120.2 小时,11 月中旬的持续寡照让麦苗生长迟缓;越冬前全省一二类苗比例达 90.8%,苗情整体较好,但 4% 的旺长苗集中在鹤壁、安阳等地且不够壮实,晚播地块麦苗弱小,再加上春季极端天气多,倒春寒威胁大,苗情可谓喜忧参半、挑战重重。



春季管理:明确方向 精细操作


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巩固冬前壮苗、促进弱苗转壮、控制旺苗的关键阶段,对构建高质量群体结构、增加分蘖成穗、减少小花退化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依据当前小麦苗情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河南省将 “稳穗保粒增重” 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目标,遵循因地因苗施策的原则,实施分类精细管理,致力于扶弱抑旺、稳壮健长,构建高质量群体结构,推动穗花平衡发育。

春管是培育壮秆、多成穗、成大穗的关键时期,只有因苗因地制宜,做好抑旺促弱、稳壮健长工作,促进两极分化,平衡穗花发育,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才能真正实现小麦丰收。



把握关键环节,助力小麦茁壮成长

返青 - 起身期

调控与除草同步抓:在河南,南部地区二月上中旬、中北部二月下旬麦苗开始返青。这个阶段对调控成穗数至关重要,要根据苗情,该促则促,该控则控。同时,这也是化学除草的黄金时期,除掉杂草,麦苗就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健康生长。

拔节期

水肥管理的关键节点:全省从南到北,2 月末 - 3 月中下旬陆续进入拔节期,持续约 20 天。此阶段小麦分蘖两极分化加快,幼穗快速发育。充足的水肥能减少小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数。而且在拔节中后期浇水,还能预防倒春寒引发的晚霜冻害。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做好浇水追肥工作。


看苗施策,分类精细管理

三类弱苗麦田(≤50 万 / 亩):对于弱苗麦田,要以促进早发为主,尽早管理。在返青期 - 起身期,每亩追施 10 - 15 公斤尿素,若麦田干旱,结合追肥每亩灌水 35 - 40m³,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让弱苗尽快赶上大部队。

一、二类壮苗麦田:壮苗麦田要以稳壮健株为主。若墒情合适,麦苗生长正常,春季灌水追肥可推迟到拔节中期,每亩追施 10 公斤左右尿素,让麦苗稳扎稳打地生长。

旺长麦田(≥100 万 / 亩):旺长麦田要控旺转壮,可及时进行深中耕断根或镇压,也可使用化控剂。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中后期,每亩追尿素 10 - 15 公斤,让麦苗从 “疯长” 变得 “稳重”。



防范低温危害,为麦田保驾护航

晚霜冻害

倒春寒中的晚霜冻害,常发生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中旬,正值冬小麦拔节至孕穗期。一旦气温低于 0℃,就会形成低温冻害,严重影响幼穗分化,导致穗粒数减少,甚至整穗无粒。麦苗受害后,叶色会加深,若变成蓝绿色或墨绿色,说明幼穗可能已死亡或受重伤,抽穗后会出现半穗、残穗等情况,直接影响产量。

综合防控

预防低温危害,要从播种开始做好综合防控。控制好播期播量,合理进行肥水管理,适时中耕镇压,科学使用化学调控手段,培育壮苗,增强麦苗自身抵抗力。在低温来临前,及时灌水、喷洒化学抗冻剂,给麦苗穿上 “防寒服”。

冻害补救

晚霜冻害发生后,若田间冻伤率≥10%,要及时灌水,每亩追施 4 - 5kg 尿素,也可叶面喷施生长促进剂、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氢钾等,帮助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新的一年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

蛇年一定能迎来小麦的大丰收

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任何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再次祝大家蛇年行大运

生活甜如蜜

麦田丰收乐无边!


提示:农资宝典农业微信公众号首页-发消息-直播间-一号直播间,可直接观看直播视频!从今日起,每天上午9:00直播享不停,精彩不断更!


编辑:唐晓慧


扫码加入农技交流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平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本平台的原创文章需要注明来源出处!

农资宝典农业
洞察农业资讯,就看农资宝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