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看小麦返青分类管理,错过增产时机!

时事   2025-01-27 14:05   河南  

小麦返青期是小麦生长历程中极为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小麦从冬季的休眠状态中逐渐苏醒,植株内部生理活动日益活跃。

根系开始加速下扎,积极探寻土壤深处的养分与水分,为地上部分的茁壮生长奠定根基;叶片也由冬日里的蜷缩、暗沉,逐渐舒展、焕发出新绿,光合作用效率大幅提升,不断积累有机物质。抓好这一时期的春管工作,对后续产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看天行事

灵活应对气象变化




(一)气温波动应对

返青期气温尚不稳定,倒春寒时有发生。若天气预报显示将有大幅降温,提前 3 - 5 天给麦田浇一遍水,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稳定地温,减轻冻害。降温后,及时查看麦苗受冻情况,对受冻严重的地块,追施适量速效氮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若气温回升较快,高于小麦正常生长适宜温度,可适当浅锄,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和热量传导,避免麦苗徒长。

(二)降水调控管理

降水不足时,土壤墒情差,麦苗生长受影响。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0%,应立即灌溉,采用小水慢灌的方式,让水分均匀渗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若降水偏多,田间积水,需迅速清理排水渠道,确保积水在 24 小时内排净,防止根系长时间浸泡缺氧,引发病害。

看地施策

挖掘土壤最大潜力




(一)肥力差异管理

土壤肥力是小麦生长的物质基础。肥力较低的地块,土壤养分匮乏,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搭配过磷酸钙20-30公斤,为麦苗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肥力较高的地块,为防止麦苗疯长,减少氮肥用量,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适量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麦苗根系发育和茎秆健壮。

(二)质地不同对策
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差。返青期可适当深锄,深度在5-7厘米,打破土壤板结,增强透气性。砂土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应采用 “少量多次” 的施肥和灌溉方式,避免养分和水分流失。壤土各项性能较为均衡,正常管理即可,根据墒情和苗情适时追肥浇水

看苗情管理

满足麦苗生长需求




(一)弱苗促壮
播种过晚、基肥不足、病虫害影响等原因易造成弱苗。针对这类麦苗,先浅锄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然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配合5-8公斤磷酸二铵,分2-3次追施,每次间隔7-10天,同时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麦苗抗逆性。
(二)旺苗控长
播种过早、密度过大、施肥过量易导致旺苗。可通过镇压控制地上部分生长,镇压时选择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每隔3-5天镇压一次,连续镇压2-3次。也可进行深中耕,深度10-15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抑制生长。必要时,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说明书稀释后均匀喷雾。
(三)壮苗稳长
壮苗生长态势良好,管理重点在于维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返青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同时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提前预防病虫害发生。
想学习更多有关小麦春管方面的技巧,1月28日(腊月二十九)上午9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学会产业振兴专委会、农资宝典·一号直播间推出的 “农科大讲坛” 春节特别节目之《看天看地看苗情 分类精准抓春管》准时播出!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李向东将详细教授大家小麦春管怎么做,共同助力小麦增产增收!

编辑:王秋雨


扫码加入农技交流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平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本平台的原创文章需要注明来源出处!

农资宝典农业
洞察农业资讯,就看农资宝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