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今天的波动”是数据分析师最常听到的任务。也是最头疼,最纠结,最难搞清楚,还得天天搞的任务。
下降1%,算不算波动大
下降5%,算不算波动大
下降10%,算不算波动大
下降50%,算不算波动大
为啥有时候下降了50%,业务却没反应,可下降了1%业务急得吱哇乱叫!!! 今天我们系统看一下。
一、指标波动的本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体温37.4度VS体温36度,只有3.9%的波动,可真要在疫情测温点被发现体温37.4度,估计马上被保安请出去。为啥?因为人们怕的不是5.5%波动,而是怕病毒!体温37.4度表明:有可能有病毒!这才是人们真正怕的东西。
所以:指标波动不可怕,指标波动代表的业务含义才可怕!脱离业务含义谈指标波动就是耍流氓。理解这一点,才能继续讨论。
二、指标波动的含义
▌ 第一类:硬指标波动。
有一些指标是刚性考核业务部门的。比如
考核销售:业绩、回款
考核商品:库存、毛利
考核客服:接听、投诉
这些指标是刚性考核业务结果,意味着:必须达成指定数量,否则即使差1%都是问题。因此,常把它们称为:硬指标。这点在销售上表现最明显,定好的业绩目标,哪怕只差0.5%,没达标就是没达标,奖金一分没有!
背刚性指标的部门,对波动最敏感,并且锱铢必较的就是他们。硬指标不达标可能直接意味着挨骂、扣钱。所以硬指标波动特别受关注。
▌ 第二类:软指标波动。
诸如注册用户数、用户点击率、转化率一类指标。
这些指标往往是通往业务结果的过程,就像得先有注册用户,才有后边的浏览、加入购物车、消费一样。软指标上升下降不见得是问题,有可能是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如下图),有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变化。
因此,软指标的变化不会直接引发业务动作。人们更多关心: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会不会对硬指标有潜在的影响。这种纠结的情绪,会让分析格外麻烦。
注意:硬指标和软指标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会考察“用户增长”,这时候注册用户数就是个硬指标,逼着推广部门完成。因此区分硬指标和软指标,要看部门具体KPI要求。
▌ 第三类:边缘指标波动。
诸如满意度、知名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共同特点:
1、本身是抽样调查得来的,非全量统计。意味着抽样方法、问卷方法、调查时间等非业务动作,也可能影响到结果。它不能直接反应业务问题。
2、与硬指标、过程指标关系不大,或难以直接验证结果。比如满意度,满意度高是不是意味着100%购买,不见得;满意度低,是不是意味着不买?也不见得。
3、人为操作影响大。比如换一种抽样方式,立马结果变化。比如硬砸一波广告/优惠,数值立马提高。
三、判断波动大小的标准
比如周末、节假日、工作日之间的交易额区别。 比如产品上市、热销、退市的用户数变化。 比如公众号发文以后7天内阅读衰减。
比如做促销,拉一波销量 比如搞培训,加强工作能力 比如做清仓,把库存尽快甩出去
有!这个时候应首先定位波动发生点:
全局性波动,还是局部波动
持续性的,还是突发性的
波动数值,大还是小
判断问题大小的标准:
全局性>局部问题
持续性>短期问题
数字越大,问题越大
针对硬指标波动:只要硬指标未达标,就是重大问题。考虑采取措施,保住指标 针对软指标波动:只要关联的硬指标没崩,就不是重大问题。不纠结一朝一夕的波动,集中精力发现深层原因。 针对边缘指标波动:不用害怕!想扭过来分分钟的事。
四、为什么永远有人纠结波动
加入星球后,你可以:
1、添加我本人的微信,1对1提问,帮你解决问题。
2、学习20门数据分析课程,从基础分析方法到数据分析思路,从经营分析到用户、商品分析专题,还有统计学基础知识,涵盖了数据分析主要面试考点与工作内容,课时达100小时以上,配合练习题与我本人的答疑,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并且,课程还在以每个月一个专栏的速度增加,销售分析、渠道分析、财务分析等业务专题会持续更新。
3、找我本人一对一进行简历修改、面试辅导、职业规划等,次数不限!面试准备、疑难问题、谈薪策略都可以和我商量。
4、参加每月一次的训练营,在我的指导下,从0到1完成专题分析。包含了经营分析、运营分析、销售分析、用户分析等专题。通过亲自动手练+观摩其他同学+讲解,提高分析能力与报告技巧。
星球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为了帮您更好的学习数据分析、找到理想的工作。诚挚地欢迎您的加入,这可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也是最值得的一笔投资。长按扫码加入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