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随谁姓的啊?”
“我爸啊,大家不是都和爸爸一个姓氏吗?”
“还是有很多和妈妈姓的。”
“这种不多吧。”
“我感觉也是,普遍应该是大都随父姓。”
“为什么不随母姓呢?”
……
随父姓还是随母姓,这好像并不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似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一般来讲都是随父姓,只有极少数是随母姓的。
而随母姓,一般大多发生在入赘家庭,女方家庭要求孩子必须和自己一个姓氏,其他时候似乎大多数家庭都是随父姓,两个孩子的家庭,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
和谁姓好像就是谁的人,于是有的女性在吵架的时候会说,全家都是你们谁谁谁家的人,就我一个外人,她很自动的就将自己的孩子划分成了夫家的人,完全忘记了孩子也是自己的,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姓氏,因为孩子随父姓。
有的重男轻女家庭的出现,也是和孩子以后的姓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默认为随父姓,如果孩子是女儿,那么以后她嫁人了,她的孩子是随父姓的,这个孩子就不是自己家人了,就是外人。
同理自己家的女儿,日后长大也是需要面临嫁人的,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以后就不是自家人了,是别人家的了。
在四川这边嫁女儿,有一个发言叫做“打发”,假如谁家嫁女儿了,会说成“谁谁谁家打发女”,而这个打发和打发叫花子的打发,说法一致,本质上也有相似之处,而且这个词语并不好听。
仿佛女儿嫁出去,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说的一句话“长大以后的女孩子是没有家的”,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当中,女儿嫁人以后,他们拿到了想要的彩礼,女儿也成功出嫁了,对于他们来讲,女儿已经是卖给了男方家庭,现在女儿就是男方的人,不是自家人了。
有的家庭更过分,女儿出嫁以后,她自己原本的房间就已经没有了,女儿如果想要回家住,根本没有地方睡。
家庭主妇如果和自己老公吵架以后,想要离家出走根本没有地方去,尤其是远嫁的女孩子,她们在当地没有熟悉的朋友,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自己身上也没有钱,离家出走的最终归宿只能是流落街头,正因为如此,这也成了很多男人拿捏老婆的手段,他们知道自己老婆没有地方去,迟早会回来。
如果孩子随母姓,对于某些男方家庭来讲,这是耻辱,他们是无法接受的,当孩子随母姓以后,他们会觉得对方不重视自己。
但随母姓就真的随母姓了吗?
其实并不是的,随母姓只是随了另一个父姓,你无法保证这个女孩子的家庭永远都是随母姓,或许她自己本身就是随父姓。
所以随母姓的本质,还是随父姓,导致这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和父系社会有很大的关系。
父系社会到现在为止也有了五六千年,如果只是想用一个姓氏去改变父系氏族社会的一些不平衡,这是完全做不到的,而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应当尊重夫妻双方的意见,双方无异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