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大王郭炳旺:炸得爽!打得好!

时事   2024-09-21 00:03   广东  


1946年,著名小说家马烽、西戎合著的经典红色小说《吕梁英雄传》,一经面世便轰动边区。书中晋绥民兵自制“地雷”打击敌人的故事,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如今,在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几件藏品,一把生锈的铁锹,一个手工地雷模具,一组发黄的照片,就是书中主人公原型人物郭炳旺的遗物。

郭炳旺1917年出生于临县后甘泉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靠给人当佣工、短工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入临县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看到家里灶倒锅烂、衣物粮食被抢劫一空,郭炳旺从此决心练兵习武。1941年,23岁的郭炳旺加入了由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民兵队伍---岭南岐道村民兵分队,并担任小组长。1943年,25岁的郭炳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战胶着阶段,地雷曾是杀伤敌人的有力武器,但由于铁原料缺乏,铁雷无法满足需要。郭炳旺有点子、爱出招,他想把做爆竹的拿手活儿拿来造雷,他从山中采来石料,在石头中间凿出装药孔,把木炭、火硝、硫黄按比例搭配碾成面儿,在锅里炒匀后灌入孔中,再插上起爆管,这样一枚石雷就做好了!

当然,高手在民间,还有人脑洞大开,拿着瓶子、茶壶、瓦罐和洋油桶等制雷,用这种五花八门的土玩意儿,一招制敌,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地雷战,郭炳旺更是研发了拉线和拌线等地雷战法,被群众誉为“地雷大王”。

1943年秋,郭炳旺探听到日军又要开始“大扫荡”,便组织民兵大摆地雷阵,不见鬼子不拉弦!当“看家雷”“守门雷”“护村雷”“卫村雷”刚刚埋好,就见疯狂的日军已到了村边,只见走在前面的日伪军用长杆画圈圈、作标记,企图带着鬼子绕过地雷进村。然而还没走出几步,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几个鬼子丧了命,一个汉奸炸断腿,其余吓得抱头鼠窜。领队的日军气歪了鼻子,不服气的拿着刺刀逼着汉奸伪军进村,看到打谷场上晒着谷子,便命伪军抢劫。两个伪军拉来毛驴,颤颤巍巍地把两袋谷子往起一抱,又是“轰”的一声,伪军当场丢了小命,日军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炸得爽!打得好!神出鬼没、威力无穷的地雷战在全县遍地开花,仅1942年到1943年6月一年半中,郭炳旺和岐道民兵们就与日军连续作战30余次,击毙日伪军数60余名,军马、军犬数只,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和物品,一度让敌人闻风丧胆,龟缩在据点不敢“越雷池”半步。

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郭炳旺也成了边区有名的英模人物,前后荣立功7次,其中特等功两次、甲等功两次,荣获“朱总司令奖章”“劳务结合奖章”“特等民兵英雄”奖旗奖励等。得到西北考察团中外记者的高度赞扬。我们展区里所看到的几张照片,就是美国记者、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经贺龙师长的推荐,专程身临火线,对郭炳旺进行采访时拍摄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二级甲级残疾的郭炳旺主动退回了政府给他的200个工分补贴,政府每年下拨的伤残军人救济款,也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的家人对此也毫无怨言,甘于平凡的生活,甚至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是一代英雄的后人。

地雷战至今,几十年的时光悠悠而过。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吕梁山曾涌现出无数像郭炳旺这样的民兵英雄。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伟大不朽的功绩,而今,这些静默无声的红色遗物,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以往的传奇故事,呼唤着我们薪火相传,将英雄的精神血脉融入时代,成为这片土地上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砥砺前行,一往无前!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作者的辛勤付出。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更多精彩(点击下面的标题可看)


故宫文物搬迁始末:中国文物的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

了不起的姓氏!了不起的郭姓名人

笑谈天下事,郭论世上人

郭氏对联:每一副都是郭家的骄傲!

你若喜欢,点右下方【在看】

汾阳人家
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