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朝一日你穿越到中东,走在大马士革的街头,看到一辆满载着“俄罗斯战略目标”的大巴,那可就有点意思了。原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背后竟然有着一场翻天覆地的政治风暴。眼下,叙利亚的巴沙尔总统,曾经的“革命英雄”,现在却成了一个最让俄罗斯头疼的“难民”。想要搞定这位曾经的“老大”,俄罗斯提出了一个几乎让巴沙尔自愧不如的挑战:去乌克兰重建顿巴斯。
别以为俄罗斯是慈善家,真心喜欢帮巴沙尔。这其实不过是俄罗斯在给巴沙尔上一课,意思就是:如果你想继续站在俄罗斯的身后,给我好好表现,不然就给你送去大马士革的街头,看看你还能不能有生路。你要是问俄罗斯,巴沙尔去哪儿都行,能在乌克兰给我修个钢铁厂,重建顿巴斯,把经济搞起来,那俄罗斯就当他是“亲戚”。否则,巴沙尔只能去度过余生——带着心酸和无奈。
你要知道,顿巴斯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顿巴斯在整个苏联时期是重工业的“心脏”,哪里有矿产、钢铁、煤炭,哪里就是它的“富矿”。这儿曾是苏联最早的工业化区域,不说别的,就那一条连接东欧到俄罗斯的“钢铁之路”,就足以让人一头扎进经济大锅里泡个几十年。可现在,顿巴斯经过几年的战火洗礼,已经是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对于俄罗斯来说,巴沙尔的“任务”可比修个电厂更复杂,那就是要重新焕发这个工业区的生命力。
可不止是工业区,这次巴沙尔还得面对巨大的政治博弈。让巴沙尔重建顿巴斯,可不单单是为了提高俄罗斯的影响力,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治遗产”做点什么,毕竟他可不像其他那些“政治寿命”短的老大们,随便找个岛过日子。他必须在俄罗斯的“视线”下,做出点成绩,不然自己的未来,可能比那些从叙利亚流亡的难民还要黯淡。
说起来,巴沙尔当年从大马士革逃跑的故事,简直堪比电视剧的情节。美国媒体《彭博社》爆料,说巴沙尔在2011年的那次“最终撤退”前,竟然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没告诉。兄弟情深?别开玩笑,那是“心机”深得一塌糊涂。在俄罗斯的情报人员指引下,巴沙尔顺利登上了一架小型飞机,飞往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随后又转机飞往莫斯科。在他走的那天,叙利亚军方还在为他的“临时消失”大惊小怪,甚至一度下令全军“缴枪投降”。可见,巴沙尔的走法多么“高调”又低调。要知道,真到了这个地步,你再怎么藏都能藏不住,最后的结局就是,叙利亚政府的象征人物巴沙尔,最终离开了自己的总统府,成为了战乱中的“废墟之王”。
但别以为巴沙尔能这么轻松就“隐退”。对俄罗斯来说,巴沙尔不仅是“被指派”去重建顿巴斯的,他的身份象征着俄罗斯在中东的强硬立场和“政治脸面”。俄罗斯可不会让巴沙尔这么容易“消失”,像是放手一个“丢了的筹码”。一方面,俄罗斯需要巴沙尔继续出面撑场子,另一方面,这也是俄罗斯在处理其在叙利亚、在中东整体战略布局时的一个“小算盘”。
至于那些让人听了就头疼的政治谍战,巴沙尔的日子当然不好过了。以色列军队最近在叙利亚南部的活动,让这个地区变得更加复杂。尤记得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人,看到以色列的“热情”接待,早就心生异念。说什么“你能让我在这儿住得好,跟你混了也不亏”——这不就是正好给了以色列一个机会,逐步吞并叙利亚南部?你看,以色列早就开始上演“去占领”的戏码,不让巴沙尔喘口气。
有趣的是,德鲁兹人在以色列的“待遇”很不错,毕竟,德鲁兹人和以色列的关系可是比某些国家和邻国的关系要复杂且微妙得多。你要知道,德鲁兹人是中东地区的特殊民族,身上背负的宗教任务并不轻松,可偏偏这些人极有政治头脑,也习惯了“与世为敌”。在以色列,他们甚至能成群结队地参军,成为以色列军队中仅次于犹太人的“能打之人”。要是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也顺势加入了以色列,那可就不单单是民族的“合并”那么简单,恐怕整个中东的地图得重新画一画。
而巴沙尔,又在这个“棋局”中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面对各种政治和军事压力,他能做的,也许就是像个“无奈的逃亡者”,随时准备接受下一个“合作伙伴”的邀请。谁让他当初的政治资本,早就被俄罗斯一点一点“消耗殆尽”了呢?
总的来说,巴沙尔想要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在顿巴斯大展拳脚,重建一个新叙利亚,恐怕不是想象中的“捷径”那么简单。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巴沙尔不能在重建工作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他就真得告别中东的“重生”了。所以,巴沙尔的“重建使命”,不仅仅是修复一片废墟,而是向俄罗斯交出一张能过关的“政治答卷”。
最后,叙利亚的未来似乎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在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各方的角力下,巴沙尔早已不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独立领袖。如何站稳脚跟,如何从大马士革到顿巴斯“重生”,恐怕也仅仅是一个政治游戏中一个微小的棋子。
所以,巴沙尔啊,你还是好好想想,是去重建顿巴斯,还是找个岛屿去当一个“幕后大佬”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