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出生,
都是对生命的一场独特演绎。
那个看似普通的孩子,
其实只是在等待一对觉醒的父母,
能带他看见人生的旷野。
向阳而生 静待花开
谭立
大家好,我是谭籍康的爸爸,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关于陪伴孩子和怎样看待孩子学习的感悟。
因为多方面原因,谭籍康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从浙江转回了咱们老家红军小学就读,从那时候起,我和他妈妈就开始了浙江到野三关两地轮流跑的日子。
双手搬砖就无法抱你,放下砖就无法养你,赚钱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我们只能是在这之间求得一个平衡。
我其实一直很心酸于让我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虽然我尽可能的给予了他最大的物质满足,也尽管我和他妈妈已经很勤快的两地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陪伴依然不够。
逐渐的,我发现他长大了,因为他再也不会掰着手指计算我和他妈妈回来的日子,只是和我们视频的时候顺口问你们忙吗?能回来吗?不会在妈妈回浙江的时候抱着她哭泣,而是虽然不舍但依然平静的说妈妈再见。
随着他小学毕业进入初中,成长阶段进入青春期,我深知在这个阶段,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很难建立正确的三观,非常容易误入歧途,而他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等他三年初中读完,或许他再也不需要我们的陪伴了。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缺失,即使你事业做的再成功,也无法再弥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不能重来。
所以从他进入初中,我和他妈妈商量,认为男孩子成长到现阶段,更需要父亲的教育和陪伴,所以我调整了在浙江的工作,开始了每个星期从浙江回野三关的行程。每个星期一,我送他到学校后,马不停蹄奔向浙江,到浙江后拼命的赶工作进度,压缩时间,以便于能在星期五下午从浙江出发赶回野三关。
星期六星期天完全陪伴他,放下手机,跟他一起写作业,其实他的作业我已经没有办法辅导,所以我在作业帮上开会员学习,然后给他讲解,让他感受到,他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不是在孤军奋战,在学习上,父母与他之间,没有对立。他妈妈视频给他讲解古诗词,带他体会鉴赏意境之美;我给他做美食,让他打下手;带他打一场篮球,比一下父子投篮谁更厉害;时常和他下象棋,在不放水的情况下,三局他也能赢我一局;带他回乡下老家,捡板栗,挖红薯.......
一星期一趟的行程的确很辛苦,忙碌奔波也时常让我焦躁,但每次看到他雀跃着奔向我兴奋地大叫老爸时,我内心变得无比平静和幸福。我好不容易挤出的时间,就为了这两天的陪伴,我无比的珍惜。
他显而易见的改变了,变的懂事了,他会心疼我的奔忙,会亲昵的和我开玩笑,也愿意和我分享在学校的事情了,会主动的承担一些家务,学习自主性也增加了,在学校的表现开始有了正向的反馈,这一切的改变,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我相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实在这过程中,他能感受到他的父母是一个努力的、奋斗的、拼搏的、上进的人,自然而然,他也会形成一个好的人格,心智健康。
另外再就是关于孩子的学习,用他自己的形容就是,他是学渣,不好意思哈老师和同学们,拖咱们班的后腿了,但我依然相信他以后能成材。
他心理素质好,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也很淡定,老师要求他们分析自我不足时跟我还能侃侃而谈;
他有顽强的意志力,他学习不好,但还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屡败屡战,但还是信心满满的跟我说,我下次一定要注意这个类型的题目,不能再错了。
他有开阔的胸怀,例如他经常回家与我说到,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同学的鄙视,我问他那你生气记恨吗?他说别人说的是事实,我为什么要生气记恨呢?
他只是学习不好,不是人品不好,只要道德品质没有问题就是好孩子。
在各科老师的辛苦教育之下,他期中考试的排名比进入镇中时提前了,我认为只要在进步就可以了,不要和学神比,和自己比,要求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沙法丽•萨巴瑞在《家庭的觉醒》中说过:
“我们每个人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
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些憧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些空泛的幻想。
然而,
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
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养育,
就是从山顶跌落,
又自我重建的过程。
愿每位父母在养育之路中,
都能早日觉醒。
挣开过度的期待,
探寻孩子的本我,
努力修炼自己。
哪怕暂时跌落绝望之谷,
也能在爱和希望中,
引领孩子拨开迷雾,
重返山巅。
来源|谭 立
编辑|万华琳
审核|覃宗清
点开上方二维码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