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家谈论的对象,也陆续见到一些行动起来,从国内过来探寻的朋友。
在印尼生活四个月了,这个时长,不多不少,应该算是对它刚刚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认识吧。这部分,我会在后续慢慢讲。
而对于我自己最切身的影响,我想先说说。先说结果,原因后续也会逐渐慢慢呈现。
目前我常住雅加达,它并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也不是一个适合旅游的目的地,满足不了任何带着常规期待和想象过来的人。
也是有机会换个国家的,但最终还是选择继续留下来。是直觉还是理性考量?分不清。我只知道,它是为我带来了切实改变的,就冲这一点,对当下的我,价值非凡。
对于游客来说,它几乎像是一个完全不懂规矩和不会提供情绪价值的家伙,你想从这里得到的任何可以用来在社交网络上打卡和标榜之物,它都不去研究,不去提供,不去贩卖。而如果你在金钱花费和预期收获不对等的愤懑下,再对它要求些什么用作补偿,它会用无声的茫然给你最后一记深深的尴尬。
如果再年轻几岁,我对此类存在吐槽“什么鬼地方”,而现在的我,则觉得还蛮好,似乎还能治点病。
这四个月,回顾起来,我本人,以及我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我的内心变得简单和清明,就像一个房间,原本被各种多年来硬塞的,来不及消化和辨别的「物品」堆满,如今逐渐被清理、归类、筛除,最后浮现出那些最能发挥原始作用的东西。
于是,一眼望去,每一件还留存的“物品”从面目模糊到心里有数了,你知道它们从哪来,为什么还在,将来要孕育出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那个“认识自己”的课题,进展得更加清晰、有序了。因为自然浮现的,才是最真实的。
在这个过程中,最刺激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每当我意识到曾经的自己的一些错误,那些身处当下,必须经历,从而无法看见和解决,或者说,还无法被定义为“错”的错误时,内心便会有一股充满羞愧,但又伴随慈悲的泉流经过。我静静听着它淙淙的水流声,这时一道圣洁的晨光出现,轻柔地抚向它,不远处的密林也瘴气消散,蹊径浮现,你双手合十,充满感激,你以身殉道,又觉这是赐予。
我一次次牵着曾经的自己,向那缕圣光做着忏悔,并意识到一切都不会就此结束,我将继续穿戴这身皮囊走下去,心甘情愿地为下一次忏悔创造罪证。
再比如,我的生活习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更加回归到一个正常人原始的自然状态。
睡眠上,晚上到点就有困意,入睡很快,质量也很好,早上按时醒来,精神很足。
而午睡的习惯,也回归了。在大学毕业之前,我可是有着多年午睡习惯的人,工作后,午睡需求自然就被按压下去了。类似的还有很多,工作后没有条件保持,需要阉割的东西——一些习惯,一些感知。
运动上,身体已经形成了每日运动的需求,以及最好要能出点汗。满足了需求,身体便会很明确地告诉你,它很高兴,这一天很愿意有活力地陪伴你,让你精神愉悦,头脑清楚。
饮食上,肠胃也会说话了,能告诉你,吃什么是身体感到舒服的,吃到什么程度停下来是没有负担的。于是饮食清淡、每顿吃到七八分饱的习惯也养成了。
以及,几乎再也没有吃过宵夜,对零食和饮料的欲望也几乎消失。因为身体习惯了清淡和干净后,会对进食垃圾食品后产生的身体负担,有非常明显的感知,那种对不舒服感的厌恶,能远远超过你对垃圾食品的欲望。
而在输入,比如阅读上,方向转向了真正的经典,因为只有在阅读这些框架扎实,构建成熟的经典时,我的心才像是系着根,而不至于飘荡的。相应的,很多喜好和品味也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还有一点,就是感知的回归。那些曾被迫阉割的感知,也被渐渐召唤回来,但并不以原来的幼稚的形态。
一切都不是靠苦修般的自律,而是顺应,顺应你身体本来的声音和意愿。因为人为规戒和压抑下的一切努力,终将回弹。
而能做到顺应,首先要清理,把那些杂乱,那些臃肿都清除,而后在清爽简洁的土壤上,一点点种植好的习惯,哪怕是很小的良好习惯。最后这些好的习惯,自己便会互相联结、蔓延、交织成一个井井有条又生机盎然的园林。
我不能说印尼是好是坏,就像我如今认为不能评价任何一项事物是好是坏一样。只是促成以上这些变化的因缘,是在印尼发生,所以对它的深入了解,我还是充满了兴趣。
好久没更新「印尼日记」,因为我有段时间不想写,就没更。如今想写了,于是继续。后续会如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