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缸第995期
文/孙宇凡
编辑/董雨昕
最近几年,很多朋友开始对人工智能、算法、数字化、平台化、社交媒体等议题感兴趣。确实,中国的数字平台发展令人瞩目,引发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外卖骑手、网络直播等议题。
我最近参加学术会议时,旁边一位中国学者调侃地说:“现在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只有两种:一种是和‘数字社会’有关的研究,一种是和‘数字社会’还没有沾上边的研究。”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数字化研究的火热程度。
如果你也对数字社会研究感兴趣,我特别推荐你申请我们学校的爱丁堡未来研究所(Edinburgh Futures Institute, EFI)访学项目,把你的研究、把中国的故事带到全世界!作为爱丁堡大学斥巨资新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该研究所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数据社会、数字治理等前沿领域,涵盖了艺术、教育、社会、政治、金融等多个维度。这几年,爱丁堡大学投资了至少6亿人民币来建设这个研究所,不惜翻新了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型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和基地。
我特别推荐这个访学项目,不仅因为这是我的学校,更因为它是实打实的前沿和大方!这4个理由,让你无法拒绝!
给你10万人民币奖学金!大多访学都要自费,甚至要给学校交钱。但是爱大这个项目还给你提供资助!
6个月访学时间!不少访学项目都是3个月。越是名校,给的访学时间越短。但是爱大这个项目的时限更长。
不限学历、欢迎在职社会人士!大多访学都是学术交流,但爱大这个项目考虑到人工智能等研究都是新兴行业,非常需要在职行业经验,非常需要考虑学术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就算你不是教授、只是相关行业从业者,也可以申请!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优先考虑!大多访学项目很容易成为欧美名校老师学术休假期间的交流项目,但这个项目却优先考虑我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还是老规矩!接下来,我会先介绍这个项目的基本信息,然后分享2000+字的申请建议,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商科等方面的针对性指导,帮你匹配最合适的访学导师和选题。
我之前也分享过一些访学机会和研究计划写作技巧,并见证了一些同学成功拿到访学机会——从哈佛到牛津,再到项飙老师所在的普朗克研究所。相信只要努力尝试,机会总会属于那些准备好的人!
访学最重要的就是写好研究计划!不管是研究选题、综述、理论对话等都有很多策略和技巧。大缸学苑/宇凡老师在本月开讲的《寒假论文写作和发表训练营》会系统讲授,也会涉及使用AI工具协助论文写作。这个训练营,还会带你拆解优秀论文、快速仿写出自己的论文。
>> 想写出让导师和审稿人心动的论文?点击了解👇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爱丁堡未来研究所(Edinburgh Futures Institute,EFI)现已启动2025/26学年访问学者项目的申请。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中,访问学者将有机会与其他学者、未来研究所研究人员、商业和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以及学生互动。学者们可以参与研讨会和活动,并有机会参加培训课程,获得丰富的体验。
爱丁堡未来研究所致力于通过汇聚各领域的人才和学科,激发意想不到的创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推动跨学科、数据驱动的合作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六个关键领域:
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
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
未来基础设施
公共部门:预防、数据公民学、参与式民主、治理
旅游与节庆
申请资格
申请者应在计划访问期间于学术机构担任正式职位(相关工作经验和同等专业资格也将被考虑),且必须来自爱丁堡大学以外的机构。我们特别鼓励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或其他在爱丁堡未来研究所代表性不足的少数群体的申请者。我们寻找以下人士:
正在从事与上述关键研究领域相关的项目或想法;
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专业知识或曾领导相关项目,并且在爱丁堡访学期间将有助于推进该研究或项目;
正在计划撰写研究资助申请报告,并且在爱丁堡访学期间有助于完善该申请报告。
评估标准
在现有或先前项目中展现研究与参与领导能力(与职业阶段相称);
与访学接收导师人的联系;
访学研究计划的研究影响潜力及其社会相关性;
与爱丁堡大学以及更广泛学术社区的互动和贡献。
访学期限及条件
访学预计持续3至6个月,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成功的申请者需通过客座讲座或研讨会、合作申请资助或教学等方式为当地研究社区做出贡献。如获选,您将每月获得最高1500英镑的生活津贴,以补贴搬迁费用,并报销旅行和签证费用(如需)。对于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成功申请者,可提供额外支持。
访学期间导师
申请者需联系爱丁堡大学的教职员工担任访学接收导师,因为他们将作为访问学者的学术联系人,并在访学期间与其定期交流。接收导师将在申请过程中提供支持声明,因此必须在提交前确定。
申请截止日期
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3日午夜(英国时间),成功申请者将在2月底前收到通知。
项目解读和申请建议
以下,我会从三个方面解读和提供申请建议:
第一是找接收导师:选对人,是成功的第一步。这应该是你最关心的问题了。实际上,只要是爱丁堡大学的老师,都可以成为你的接收导师!即便你想申请的导师并不属于爱丁堡未来研究所,也完全没问题。换句话说,这个研究所只负责给你资助——就是这么大方,这么有钱!
第二是学历要求。这应该是你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我没有博士学历行不行?从往期的访学人员判断是可以的!这个研究所的大楼从我几年前来爱丁堡就在修建了,现已修好两年时间。这两年,已经办了很多活动,其中好些都是访学人士参与的。比如,我见过一些访学者,有在巴西民间智库(人工智能伦理方面)工作的人士,也有非洲民间倡议组织(数字包容领域)的从业者,还有作家等不同身份群体。
为什么不是博士、不是那么“纯科研”也一样欢迎?!这就要说到英国的“学科评估制度”了。我们国内有五年一次的学科评估,由教育部主导。其实英国也有。英国政府也会搞几年一次的评估,成为各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最近一年改革的最大调整,就是增强“学术的社会影响力”这方面的指标。所以,有些学校还会招从事学术知识公共化的研究助理和博士后。同样的,爱大未来研究所在这方面也是希望促进学术的社会影响力,多和从业者之间建立沟通,这样才能在今后写学科评估报告时候记上一笔!
*(图源:网络)
第三是“选题”。找访学接收导师,最重要的是选题要相关、要吸引人。申请这个访学资助,也一样要求你和它的六大选题领域相关——包括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未来基础设施、公共部门的数据与参与治理、旅游与节庆。无论哪个选题,都要与“未来”这个基础视角有关:未来的金融服务是什么样、未来的人工智能伦理是什么样、未来的数据治理是什么样?
选题是访学申请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申请这个访学资助,选题必须与这个研究所的六大研究领域之一相关。
我在本周六(1月18日)开班的《寒假论文写作与发表训练营》,会教你用AI工具帮你通过3步法快速形成有细节的学术提问、扎实的文献脉络、和贡献明确的开题报告摘要!我会带你用GPT辅助写作论文的选题、综述、理论、方法材料等各大部分!
>> 想写出让接收导师心动的研究?点击了解👇
结合我对这个研究所的了解以及爱丁堡大学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我为以下四大学科(社会学与人类学、传播学、商科和教育学)提供了具体建议,希望帮助你找到合适的导师,申上访学资助!在申请上有疑惑的话,也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在社会学与人类学方面,我建议重点考虑健康与社会关怀中的数据伦理。爱丁堡未来研究所下设了“批判数据研究中心”,和这方面密切相关。同时,爱大的强项是科技与社会研究,也有自己单独的研究部门。如果你做这个领域,就会知道以前学界有个著名的“爱丁堡学派”。大家虽然不再提这个学派,但这方面的研究团队依然非常强,而且非常有钱。他们办的活动、请的大佬、给的资助都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之所以特别建议健康与社会关怀领域的数据伦理,是因为近年来爱丁堡的科技研究团队对这些内容特别关注(比如健康产业与科学中的数据议题)。像我们院最近接收了一位博士后Benedetta Catanzariti,就是做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在医疗保健中的影响。同时,这种社会关怀的数据伦理,也意味着你要关注健康或其它和数据有关的领域,尤其是关于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缺乏代表性的群体(如女性)如何面对“数据不正义”问题。比如,我们院有位老师就刚发表一篇论文,评估苏格兰如何使用算法自动分配扶贫救济金问题。
*Dr Benedetta Catanzariti(图源:网络)
在传播学方面,建议研究艺术和创意产业议题。爱丁堡大学没有独立的传播学系,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合理——因为英国的社会学本来就和文化研究传统(如,伯明翰学派)密不可分,很多社会学系的学者都会研究传播学。但另一方面,很多学校的传播学都独立出来了,毕竟自己发的期刊和研究资助也会和社会学有所不同。如果你想从这方面切入未来研究所的申请,那么尤其建议你关注艺术和创意产业。该所下属几个研究中心都和此有关,比如“数字文化遗产”、“数字经济与社会”和“游戏世界”研究中心。在各个艺术文化形式中,音乐和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我们院还有一位教授,常年研究初音未来!同时,围绕这些议题,你也可以关注爱大信息学院的导师,因为TA们同样在关注文化创意工作者与数字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商科领域,我特别推荐两位老师。一个是我之前活动认识的、一位非常优雅(又有点严肃)的老师:Piera Morlacchi教授。她在商学院任教,刚拿到了项目,主持了“想象力实验室”。她的项目会探索我们面向未来的技术与创业议题,深受实用主义哲学詹姆斯等人的影响。我们一起阅读文本的时候,都在忍不住感叹詹姆斯的文笔太优美了。同时,我们院的Liz McFall教授也同样关注金融市场、金融科技与道德议题。之前开会的时候,Liz教授对我的方法论研究挺感兴趣,还拍了张我分享时的照片。
在教育学方面,也有非常多值得一说的建议。限于篇幅,我简单提一下。关于教育学领域,该研究所也下设了相关研究中心,同时经常办这方面的活动,你可以参考往期活动来了解。同时,爱大教育学院有数字教育集群,尤其专注于探索“后数字教育”。教育学和传播学、社会学不同。教育学其实是文科里最早接受“元宇宙”等技术概念的学科,所以他们已经不认为数字是一种新兴趋势,而是认为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了,所以要考虑的是“后数字教育”问题。如果你关注基础教育,可以了解Judy Robertson教授;如果你关注高等教育,可以关注Sian Bayne教授。
当然,还有政治学、哲学、法学等方面,也有对于人工智能/数字/未来等议题的探索,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Kevin Donovan教授对监视与政治的研究、Shannon Vallor教授对机器人伦理与责任议题的研究
相关课程
>> 想写出让导师和审稿人一眼心动的论文?点击了解👇
>> 也可以直接扫码海报报名
最后2天报名!扫码报名👇
* 从选题到成稿、发表,助你一口气通关论文写作和发表全流程。
相关推送
奖学金丨牛津大学招募中国研究博士生,100万奖金!学科不限!